图片来源:2023年4月,度哥在上海车展上拍摄
20年前的7月16日是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的日子。20年来,东风本田成为合资汽车公司的样本,但在时代的洪流下逐渐迷失了自我。
从最直观的销量来看,2015年至2017年,东风本田年产销规模从30万辆跃升至70万辆,实现了职业发展“三级跳”。2020年,即使受口罩影响,东风本田仍实现终端累计销量超过82万辆,创下年度销量最高纪录。
但到去年,东风本田的销量已经下降到65.24万辆,回到了67年前的水平。今年上半年,销量22.7万辆,同比下降32.8%,是日本主流合资阵营中下降幅度最大的。
东风本田正处于销量下滑的困境中。为了通过全面的新能源重塑增长,官方宣布2025年前电气化比例将达到50%以上,2027年后将不再推出新的燃油汽车。这让人们质疑它的战略过于激进。毕竟,今年上半年,东风本田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不足7000辆。
“河东30年,河西30年”,只有20岁的东风本田已经感受到了顶峰“跌落”感觉,再用“全面电动化”能改写衰退的命运吗?
1
神话失灵
在新能源浪潮下,曾经创造销售神话的日本汽车正逐渐走下祭坛。即使在过去,它也被网民称为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人性化的价格“买发动机送车”本田,也越来越无能为力。而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中,东风本田的下滑趋势更令人担忧。
东风本田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出资的50%、本田技术研究产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0%、成立于2003年7月16日,日本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有限公司出资40%的整车生产经营企业成立。
自2004年第一辆CRV正式下线以来,东风本田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第一辆100万辆下线8年;第二辆100万辆需要3年;第三辆100万辆需要2年;第四辆100万辆需要1年半;第五辆100万辆只需要1年零2个月。
2020年,东风本田年终端累计销量为82.04万辆,同比增长104.0%,创年度销量最高纪录。基于此,2021年,信心十足的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春楷下定决心“东风本田冲击100万辆车辆”年销售目标。
然而,东风本田“美梦崩塌”它来得很快。2021年,东风本田最终年销量仅为79.33万辆;2022年情况更糟,下降至65.24万辆;今年上半年,销量仅为22.7万辆,同比下降32.8%。在这种情况下,郑纯楷的百万销售梦想再也没有提到过。
翻开过去,思域,XR-V和CR-V作为东风本田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曾在销量榜上占据榜首,收获了无数粉丝,但现在有了一些“熄火”。
其中,本田CR-V是本田最受欢迎的SUV车型,也是第一款进入中国市场的SUV车型。连续四年获得国内SUV市场年度销售冠军,月销售额超过3万辆。虽然东风本田仍然负责销售,但平均月销售额超过1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本田CR-V也有涨价取车的历史。在今年3月东风汽车掀起的价格大战中,即使东风本田全系列车型最高补贴6.8万元,也未能刺激销量。
东风本田创造的东风本田从不担心卖到难止跌。“神话”似乎变成了过去式。
2
错失时代
《车圆能见度之前已经分析过,不仅东风本田,包括广汽本田,目前都处于困难阶段,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芯片短缺、自主品牌攻击激烈等环境因素外,从自身角度来看,一是质量问题频繁,导致声誉下降;二是难以放弃燃油汽车的巨大利润,新能源转型过程缓慢。
在过去的两年里,本田的许多车型都暴露出了质量问题。其中,东风本田的CR-V陷入了各种问题“门”,一是轰动一时“机油门”,然后卷入由电气安装问题引起的燃油泵“失速门”,以及“刹车门”等。
无论有多少汽车品牌拥护者无法承受安全威胁,在各种方面“门”在这种情况下,声誉和销售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本田无法跟上电气化时代的浪潮,新车型缺乏吸引力。
据了解,2017年,本田前首席执行官隆弘提出“2030愿景”,到2030年,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占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二。
只是八乡隆弘赌错了宝,他把重点放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曾公开表示:“电动汽车不会在短时间内成为主流,混合动力汽车仍将成为本田的重要方向。”
这也让本田错过了纯电领域的先发机会。直到2021年4月,新领导三部敏宏上任。他的首要任务是加快本田的电气化转型。他计划在5年内推出10辆电动汽车。到2030年,全球将推出30辆电动汽车。到2040年,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的销售比例将达到100%,碳中和将于2050年正式实现。
2021年10月,本田中国正式发布了一个新的纯电动汽车品牌“e:N”。与此同时,“e:N“东风本田ee系列量产车:全球首次推出NS1特装版。
然而,本田在中国的第一辆纯电动汽车e:NS1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销量一直不乐观。根据乘客联合会的数据,该车型在过去六个月只销售了2882辆,其中今年6月只销售了155辆,这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没有“能打”纯电动车型,只躺在过去的燃油车功劳簿上吃旧书,显然在电气化时代是行不通的。
3
追赶决心
对于东风本田来说,电气化转型必须尽快完成。只是不做就想做大事,大概就是东风本田。
在东风本田20周年主题活动上,东风本田直接宣布2025年前电气化比例达到50%以上,2027年后不再推出燃油新车,2030年前推出了10多款纯电动车型。其中“2027年后,燃油新车将不再投放”引起广泛讨论。
这是为了对抗比亚迪吗?然而,从网民的反馈来看,它似乎并不乐观。有些人认为,本田在没有发动机优势的情况下,是电动汽车“杂牌”。有些人甚至认为东风本田有很大的决心,但根据目前的下降趋势,恐怕东风本田很难等到电气化发展的那一天。
网友之所以产生这些质疑,是因为上面提到的东风本田的电气化基础非常普遍,不仅纯电没有“能打”今年上半年,东风本田的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不足7000辆。
另一方面,整个本田品牌在与电气化相辅相成的智能化方面略显保守。要知道“定义汽车的软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表示,比亚迪被认为是汽车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电气化上半场后,下半场的竞争是智能化”。
但东风本田智能系统的技术积累不仅不如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自主品牌,甚至不如“蔚小理”等新势力。就拿e:NS1虽然是基于本田最新的e:N Architecture前驱纯电平台建成,但还是被吐槽得像是“油改电”内饰设计保守,没有先进的智能体验。
今天的年轻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汽车时,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安全、动力、空间,对智能技术也有很多要求,品牌选择也更喜欢BBA或独立品牌,这对东风本田和其他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当然,本田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弥补智能的不足,去年4月,本田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8万亿日元,其中电气化和软件技术约5万亿日元;今年3月,东风本田正式发布了强大的电子智能混合技术品牌,并同时推出了新一代 CR-V e:PHEV。
有追赶的决心总是好的,能否改变新生活,赌赢未来,只能等时间给出答案。
作者|刘媛媛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02110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