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板的“中秋震动”余波不见了,造车新势力不见了。“反腐风暴”忽然而至。
近日,“小鹏汽车副总裁李丰因涉及内部反腐调查而被停职”消息突然传出,小鹏汽车成为中国第一支利用警方力量推动内部管理升级的新型汽车制造力量。
李峰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反腐败的对象。今年年初,在小鹏汽车“内部抓虫”在行动中,员工喜欢在上班途中提银手镯。
马化腾痛斥内部腐败“看完吓死人”,到刘强东批管理层“用假大空词来愚弄自己”,再到小鹏汽车“反腐风暴”,过去粗放式发展、飙升的时代已经结束,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时代已经到来。
公安战线上有一句名言,“抓人不是目的”,小鹏车内部“大地震”,其实已经开始了。
01
反腐风暴的来源
回到去年9月,小鹏老G9刚亮相时,何小鹏为这款产品设定了一个小目标——月销万辆。
当时,小鹏汽车的累计交付量刚刚超过20万辆。何小鹏雄心勃勃,希望通过G9影响高端市场,提高毛利率,并在今年内影响30万辆大关,继续巩固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地位。
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有信心拥有800V超充、激光雷达顶级智能驾驶、双Orin-X芯片、威巴克双腔空悬、丹拿音响……小鹏G9是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的合适集成者,似乎很难不受欢迎。在新闻发布会上,何小鹏无法控制内心的兴奋,毫不掩饰地展现了自己的野心,“保时捷超越奥迪”。
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遥遥领先”,相反,恶评如潮,“30万元只能买乞丐版”“混乱的SKU迫使强迫症患者死亡”“跑车没有4C,没有激光雷达,没有双Orin,即使是最容易触及的音乐驾驶舱,也必须选装才能拥有”。
从31万元的570乞丐版到47万元的650顶配,消费者似乎很难找到合适的版本。这种情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常见。理想汽车的负责人李翔曾经说过,SKU主要是由传统汽车工厂完成的,理想的ONE只是一种配置,都是顶级配置。
何小鹏看着事情朝着与自己意愿相反的方向发展,在参加了媒体会议和晚宴后,立即宣布,“两天内,重新定价”。
从上市到改配价,小鹏汽车这一系列的迷人操作,也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后所未有的,可惜老G9的销量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2022年10月至12月,小鹏G9的销量分别为623辆、1546辆、4020辆,2023年1月下降至2249辆。
高管何小鹏会怒道,“为什么比亚迪卖得这么好,小鹏卖不出去?”产品部门做过研究吗?你知道用户的需求吗?”
产品定位模糊,定价策略无序,内部管理混乱,会以这种不堪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何小鹏自己也没想到,老G9会成为小鹏汽车“滑铁卢”,新势力失去了冠军,他也进入了黑暗的一年。面对如此好的机会,朋友们自然很高兴,大力抓住机会,发布了威来ES6等旗舰SUV产品、理想L7、极氪001、阿维塔11、问界M7等。
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旧G9的胯部拉动,小鹏汽车只实现了销售目标的一半。直到今年G6的发布,小鹏汽车的月销量才恢复到1万辆大关。在外界看来,它终于穿越了生与死的界河。
回顾过去的一年,何小鹏自己也自嘲道:“一些民营企业家,如果你觉得难,看看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就不难了。”
和何小鹏的处境非常相似,还有他的导师雷军,小米11、小米12先后崩溃沉沙,实现了DXO世界第一的小米11 Ultra上市被疯狂吐槽,内部有激烈的讨论:“做高端手机太难了。你想做高端手机吗?”
最后,雷军一锤定音,做高端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生死之战。如今,小米手机已经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站稳了脚跟。后来,雷军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受。没有所谓的惊喜胜利。困难必须来自于基本技能的问题:保持正比出人意料地重要得多。那么,小鹏汽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
02
成长之痛
从你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在新G9发布会的开幕白中,何小鹏回顾了去年的滑铁卢。他说,G9的滑铁卢是顶级的智能、优秀的产品和失败的营销。
他数了数旧车型“七宗罪”:
在产品层面,智能驾驶不是标准;
在用户层面,低感知配置堆积过多;
在价格方面,脱离用户预期;
在营销方面,节奏拖延,沟通不集中;
在渠道方面,管理混乱,内耗严重;
在组织方面,营销服务缺乏有效沟通;
交付方面,交付不及时,退款严重。
事实上,问题由来已久,何小鹏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人员冗杂,条线复杂,利益众多,内部管理失控等等,但他认为,“快跑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
只要你跑得快,保持速度,问题就会在快跑中得到解决。在旧G9上市之前,小鹏仍然遥遥领先,经常赢得汽车制造新力量的销售冠军。在过去高增长红利的掩护下,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平稳定。一旦发展失败,危机就会出现,问题就会更加复杂和严重。老G9失败的失败终于让何小鹏意识到,公司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就像新G9新闻发布会上的大屏幕上有八个字一样——自我颠覆,重新创业。
幸福依赖于灾难,灾难依赖于灾难。在过去的一年里,何小鹏一直在思考公司的基本问题在哪里,过去的团队思维和方法都失败了,一切都需要重新梳理。
《成长之痛》是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之一,认为组织发展与其规模和复杂性不匹配的问题称为成长之痛。
“成长之痛”将企业成长分为七个阶段:创新期、成长期、专业化期、巩固期、多元化期、整合期和衰退/复兴期。
目前,小鹏汽车正在经历成长的痛苦——从创业企业向专业管理企业的转变,组织结构已经进入了生命周期的新阶段,必须发展新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系统体系来支持公司的规模。何小鹏终于意识到了公司的基本问题——核心是组织、结构和管理,更核心的是人。这些问题不仅是改革的关键,也是改革的对象。
曾经给予无限信任和权力的高管已经成为优先改革的对象。去年财务报告中的12名高管现在只剩下2名了。
前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加入英伟达,前小鹏汽车(北京)算法研发总监刘兰加入安克,前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转到阿维塔等。
与此同时,何小鹏开始每天花一些时间与员工面对面交流。从组长到副总监,再到高管,他计划今年找100人好好聊聊。即使是基层员工也应该“听30分钟”。
组织结构的变化是一种系统的行动,不能自然发生,需要高瞻远瞩的设计。何小鹏成立了五个虚拟委员会,即生产规则、战略、技术规划、生产营销平衡和OTA,并建立了三个产品矩阵组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何小鹏将供应链服务部、营销服务采购部、零部件采购部整合为采购部,并统一移交给李峰。因此,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越来越严重。
2023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综合毛利率和毛利率分别下降到-1.4%、-5.9%,不仅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而且基本回到2020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
负责解决问题的人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就会杀死负责解决问题的人。因此,李峰并不意外“进局子”了。
马化腾在去年的腾讯会议上得出了内部腐败的结论,“这真的很令人震惊,但你没有机会看到它,看完后就吓死了。许多业务不能做,不是因为经理问题,也不是因为业务方向问题,而是因为腐败漏洞太大,业务被掏空。”
由于这个原因,小鹏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价格普遍高于同行。里面的水太深了,大多数人根本无法想象。
在小鹏汽车与大众合作之前,大众CEO在吃饭时告诉何小鹏G9车很好,但是有点贵,贵了25%。
王凤英曾提醒何小鹏,光是一个座位就比同行贵1200元,成本虚高的问题非常严重。瑞银拆解比亚迪海豹时发现,与同级竞争产品相比,其整体成本高于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比欧洲大众生产的类似规格车型低15%,成本低35%。由此可见,小鹏汽车还有很大的降本增效空间。改革是痛苦的,不改革是痛苦的。正在“成长之痛”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仅仅依靠内部改革是无法完成自我颠覆的。借助警察的力量反腐是个好办法。如果说反腐是被动止血,那么小鹏汽车就主动抓好组织结构,提高绩效考核,引进王凤英“造血治病”。
03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小鹏汽车经历了快速扩张阶段,开始进入专业化阶段。何小鹏需要带领小鹏汽车实现“游击队”向“正规军”变化。随着规模熵的增加,经过快速扩张,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组织结构过于复杂,会出现人浮于事、相互争吵、效率低下的情况。
创业之初,小鹏汽车只是三个人的核心团队——何小鹏、何涛、杨春雷在短短7年内就达到了2万人的规模。初创企业打破传统经营模式越来越困难,需要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型。
何小鹏曾说过,“汽车和互联网行业有很大的不同。互联网从 0 到 1 很难,但在一定规模下会形成裂变效应,然后相对顺利。汽车公司从 0 到 1 再到 公司越大,压力就越大。汽车比互联网更烦人。”
小鹏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件事:市场部想在活动中向R&D部门借一辆工程车,结果“拉了一个40多人的微信群,还是没借车”,最后,我不得不打电话给研发副总裁寻求帮助,这也是典型的“帕金森现象”。
帕金森定律是指管理水平将像金字塔一样增加,相关人员将继续扩大,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这条法律也被称为“金字塔上升”这种现象,与墨菲定律、彼得原则并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一般来说,帕金森法则源于失去权力的危机感。在退位让贤和建立强敌之间,领导往往选择两个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助手,以此类推。 人越来越多,组织效率越来越低。
而小鹏的车“规模熵增”和“帕金森现象”这更多地源于何小鹏所谓的赛马机制。最初,他希望通过内部竞争实现良性发展。因此,他忙于内部消费、阴谋和瘴气。最典型的例子是自营系统和授权系统商店之间的恶性竞争。
小鹏汽车采用直销和授权经销商的混合渠道模式。何小鹏最初认为红军和蓝军应该良性竞争,但结果很好。两个高级管理层,两个团队,两套逻辑,管理内部消费,资源分配不均匀,彼此都非常擅长为彼此制造工作。
在小鹏汽车贸易公司实体下,联合创始人何涛负责直销模式,2017年何小鹏招聘的人事负责人廖清红负责小鹏UDS(用户开发服务中心)下授权经销商。
授权商店最多卖一辆车有近2万元的回扣,拿出五分之一的补贴用户,送一张京东卡,送一个垫子,但直销系统不支持,所以一些直销商被迫把展览车的充电枪作为礼物送给车主。当竞争激烈时,直营店也得到了一笔钱“市场净化基金”,这笔钱的一个无形用途是寻找授权系统的问题和漏洞,“消除授权,统一渠道。”
其他新力量都在努力抢夺燃油车或竞争对手的市场,而这两支小鹏汽车队正忙着抢夺自己的客户。
现在两座山的战斗问题终于调整了。在王凤英的推动下,两个渠道团队完成了合并。在销售体系方面,全国两大渠道的销售区域被拆除,25个销售区域被重新划分。每个社区的直销店和授权经销商由社区负责人负责。小鹏P7后出现车型混乱、销售不力、山头林立、负面频发等问题。“不务正业”何小鹏难辞其咎。
自从小鹏P7成为爆款车后,何小鹏作为掌舵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他基本上不在老G9的大型开发节点,只有整车项目负责人在跟进,这在造车新势力中是难以想象的。
理想汽车,李翔想参加大量的产品评审会议,威来汽车、李斌、周欣、沈峰等高管也以产品委员会的形式关注和参与关键的产品开发节点。
何小鹏是最终决定的人,全程参与很少有老G9的开发过程,没有问题才奇怪?
如果你想创造一个受欢迎的产品,你需要综合考虑用户、市场、渠道、技术等方面,然后才能做出决定。在整个过程中,小鹏将产品规划部称为产品规划部“产品规划部”,嘲笑他缺乏决策能力。
曾被誉为小鹏汽车的小鹏汽车“中国特斯拉”,而何小鹏似乎是这样“中国马斯克”自居。
马斯克不仅造车,还主导了Spacee X的成功让何小鹏觉得自己还可以,于是他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了小鹏飞机等业务上。幸运的是,老G9的失败终于把何小鹏和他的小鹏汽车吵醒了。现在还不算太晚。
小鹏汽车发展进入成长痛期,治理“大企业病”成为突破瓶颈的重要选择,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反腐只是一种手段。在小鹏汽车回归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巅峰之前,何小鹏的风暴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为凤凰涅盘重生。
成长的痛苦不仅是小鹏汽车面临的命题,也是其他汽车制造新力量必须面临的挑战。前提是要活下去才能体验到这一切。任正非说,华为的战略是生存,而小鹏汽车经历了成长的痛苦,生活得更好。
原创文章,作者:电动大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11912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