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近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成都新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津时代”)获得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颁发的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正式跻身零碳工厂行列,成为宁德时代第四家获得认证的零碳工厂。
10月2日,宁德时代表示,新津时代升级为“零碳工厂”,宁德时代向“核心运营碳中和于202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于2035年实现”进一步实现零碳战略目标。今年3月,四川时代宜宾工厂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电池零碳工厂后,在短短6个月内,宁德时代共有4家工厂进入零碳工厂,新能源行业的数量和速度遥遥领先。
欧洲是中国电力电池出海的主要战场。在欧盟日益严格的碳管理政策要求下,宁德时代对电力电池企业的应对做出了积极的示范。
01
什么是真正的零碳工厂?
零碳工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在温室气体排放会计边界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独立减排和会计边界外的减排项目,或通过相应数量的碳信用抵消,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工厂。本概念的评价标准规定在《零碳工厂评价规范》中T/CECA-G 0171-2022中。
真正的“零碳工厂”最大限度地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负碳技术“应减尽减”,还应明确减少碳排放的成就和努力。与绿色工厂相比“实现工厂集约化、原材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以生产过程绿化为重点,“零碳工厂”可视为绿色工厂的升级版,意味着二氧化碳“零排放”。
零碳工厂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目前,最权威、最著名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是瑞士通用公证银行SGS。SGS是世界知名的专业从事碳盘点和碳审计的公司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参与产品碳足迹业务的第三方组织之一。宁德时代零碳工厂的头衔由SGS认证。
此外,还有德国莱茵TüV、Bureau Veritas(必维集团)、3Keel、中国节能协会等第三方认证机构。
目前,在中国“能耗双控”、在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建设“零碳工厂”成为工业企业必备的战略选择。
零碳工厂的建立对企业和整个行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企业对环境的责任和承诺。通过将“碳中和”融入长期战略,企业可以引领行业向低碳转型,树立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
02
宁德时代是碳管理的先驱
宁德时代是业内较早开始在零碳方面发力的企业,形成了从战略到路径的全面系统布局,具有丰富的降碳成果。
自2021年起,宁德时代开始发布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报告。而2022年,可以说是宁德时代全面开展碳管理的一年。据宁德时代2022年ESG报道,公司全年推进节能减排项目400多个,累计减碳447230吨;绿色电力使用比例上升到26.60%;每KWh电池产品排放量下降24.89%,单位收入排放量下降40.25%。
2022年8月,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玉群“全面电气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主论坛表示,进入全面电气化时代,动力电池不仅要先进,还要绿色;纯电动汽车对燃料周期减碳的贡献非常明显。同时,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比例高达40%。因此,全面电气化实现后,动力电池本身的减碳也尤为重要。
今年4月18日,宁德时代在上海车展第一天召开零碳战略新闻发布会,宣布核心运营碳中和将于2025年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这意味着到2025年,宁德时代的所有电池工厂都将成为零碳工厂,率先在制造业中实现碳中和。到2035年,宁德时代生产的所有电池都将是零碳电池,从矿产资源到电池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为实现零碳战略,宁德时代在矿山、大宗原材料、电池材料、电池制造、电池系统五个关键节点实现了降碳。不仅如此,CREDIT项目还在供应链端广泛开展,可以通过大数据综合评价形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数,帮助产业链企业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参与电池护照的研究和设计,促进行业供应链的透明度、电池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性管理和回收。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四川时代宜宾工厂于2022年3月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电池零碳工厂。四川时代节能约8%,采用CFMS管理系统,每年节约18973吨标煤,减少碳排放19792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设备的定量运行和节能排放,可以有效减少设备开启的冗余,每年可以节约12373吨标准煤,减少15020吨二氧化碳的碳排放。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共有4家工厂被列入零碳工厂,其数量和速度在新能源行业遥遥领先。此外,宁德时代还参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联盟“电池护照”试点,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参与这项工作的企业。
根据公开信息,新津时代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成立于2021年2月1日,2021年7月开始量产,注册资本10亿元。工厂拥有10GWH的电力/储能生产基地,并于2021年7月开始量产。未来,西南运营总部和成都研究院将在这里成立。
据宁德时代介绍,数字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工厂碳减排的整个环节是新津时代的核心措施之一。新津时代建立了CFMS智能工厂管理系统,为绿色能源系统提供智能大脑,实时检测设备状态,协调优化系统总能耗和各子设备状态,保护能源安全稳定。
随着新津时代升级为零碳工厂,宁德时代向前发展“核心运营碳中和于202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于2035年实现”进一步实现零碳战略目标。
03
应对贸易壁垒的策略
虽然新能源汽车是绿色和低碳的,但动力电池生产是大型碳排放。根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的数据,动力电池的碳排放范围为每千瓦时61—二氧化碳当量为106kg。其中,电池生产的上游部分(采矿、精炼等)为每千瓦时59公斤二氧化碳,而电池生产和组装的碳排放量为每千瓦时2公斤—四十七公斤二氧化碳当量。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锂电池等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性管理平台的建立,开展电池碳足迹会计标准和方法研究,探索电池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了应对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仅在宁德时代,亿威锂能源、愿景电力、新旺达、蜂巢能源等电力电池企业都在积极部署零碳转型战略,探索电池碳足迹、数字电池护照、回收材料和可追溯性等解决方案。
随着动力电池企业的出海,在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日益明显的背景下,迫不及待地要对工厂进行绿色改造。
欧盟最近实施的《新电池法》被认为是电力电池发展史上最严格的碳管理政策,也是中国电力电池出海的新障碍。
根据该法案,自2024年7月起,进入欧盟市场的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并提供电池制造商信息、电池型号和原材料(包括可再生部件)、电池碳足迹总量、不同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碳足迹等信息。
自2027年以来,电力电池必须出口到欧洲才能满足要求“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材料、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同时,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应在2027年7月满足。
该法案以电池为基础“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的治理理念始于电池商品原材料的开采和运输,涵盖生产制造,直至以回收利用为重点的全环节碳排放监管。
宁德时代董事会秘书蒋理曾说过,“在宁德时代的战略中,零碳是责任、能力和机遇”。欧洲是中国动力电池出海的主战场。在如此严格的碳管理政策要求下,宁德时报在降碳方面的成就、经验和领先的碳竞争力将有助于其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获得更多青睐,并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END——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72312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