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销量超86万辆,洞察力源于做事的方法论

长城汽车销量超86万辆,洞察力源于做事的方法论

作者:文雨,编辑:小市妹妹

长城汽车走向复苏是意料之中的,但反弹如此之快却出乎意料。

[全面开花]

根据最新的生产和销售数据,今年1月至9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86万辆。在这些数据背后,还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内容。

首先是趋势,长城汽车呈现出逐季上升的阶梯状态。第一季度销量21968辆,第二季度销量29258辆,环比增长36.05%,第三季度销量344819辆,环比增长15.22%。可见公司已进入上升通道。

具体到每一个细分类别,都是一种遍地开花的局面。

以9月份的销售数据为例,哈弗品牌每月销售73766辆,同比增长37%;欧拉销量10021辆,同比增长31.77%;坦克销量18054辆,同比增长43.15%;皮卡一如既往的强大,其中9月份长城炮销量12200辆,累计37个月销量超过1万辆。到目前为止,中国每卖两辆皮卡,其中一辆来自长城。

经过深入研究,长城汽车今年在出海、新能源转型、高端升级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前三季度,公司总出口量达到211696辆,同比增长89.45%,第一、第二、第三季度海外销售额分别占23.63%、24.04%、25.45%,全球化战略稳步有效推进。

品牌升级也在同步进行。前三季度,公司15万多款车型销量达到17965辆,几乎是去年的两倍。

最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行业。前三季度,长城汽车销售的新能源车型数量为170346辆,同比增长75.77%。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从今年第一季度的12.64%迅速上升到22.37%,转型速度出乎意料。

仅仅一年前,长城汽车就面临着整体销售和新能源转型停滞甚至倒车的局面,当时也引起了质疑和担忧。现在看来,这些负面情绪是不必要的,外界显然低估了这家老汽车公司的韧性和实力。

【厚积薄发】

长城造车的能力已经被历史和现实反复印证,直接证据是爆款单品层出不穷。

早年,哈弗H6在100个月内赢得了中国紧凑型SUV市场的冠军。2016年12月,它以月销量超过8万辆创下了中国自行车型的月销量纪录。它是SUV领域无可争议的国家神车。

今年第三季度,长城炮品牌成为中国第一个超过50万辆的高端皮卡品牌,欧拉品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过40万辆的女性新能源汽车品牌;坦克品牌仅33个月就销售了30万辆,创下了中国越野品牌的最快销售纪录。

持久的高效输出离不开两种能力,一种是洞察力,另一种是技术能力。

洞察力源于做事的方法论。长城擅长调查研究。它既不教条也不主观,而是分析具体问题,这在长城汽车发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尤为明显。每当进入新的市场或新的细分领域时,公司都会根据时间、地点和人员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

据长城汽车海外市场负责人介绍,在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家,由于道路条件相对较好,大家都养成了快速加速的习惯。主干道上的速度很快,基本上不看匝道。因此,当你从匝道进入主干道时,你必须用一只脚冲出油门,否则会有很大的碰撞风险。许多外国品牌在进入这些国家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微妙但重要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品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长城汽车在产品设计上充分尊重了当地人的行为习惯,使当地版本的车型能在短时间内轰上油门。

能够洞察需求,满足需求,需要匹配的技术能力。

长城汽车从燃油车到电动车,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从软件到硬件,几乎没有缺点。以智能电气化为例,长城拥有各种技术储备——有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在纯电领域,HEV和PEV也适用于混合动力HEV柠檬DHT技术,氢能领域有潜在能源,智能领域有潜在能源“咖啡智能”等等。

技术沉淀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快速迭代的。

例如,自去年以来,混合动力领域的竞争主题是成本效益。今年上半年,长城立即推出了更具成本效益优势的新型智能四轮驱动电动混合技术Hi4,以及越野超级混合动力架构Hi4-T、新一代咖啡智能驾驶舱系统CofeeeoS2等一系列前瞻性技术。

既了解市场,又有能力响应市场,让企业在任何时代都不差。

在过去的几年里,长城汽车专注于研发,并试图在技术的顶峰上插上一面旗帜。今年,公司专注于开拓市场,积累了很多头发,手里拿着一张好牌、大牌甚至王牌。

4月,魏牌推出6座SUV蓝山DHT-PHEV,采用“1.5T DHT 130 P4”动力组合,最大能爆发380kW综合功率,933N·最大扭矩为m,00加速时间仅为4.9秒,综合续航时间超过1200公里,馈电油耗仅为6.7L/100km。根据官方数据,该车上市首个完整销售月销售5136辆。

5月底,魏牌推出了一款定位为五座旗舰电动SUV的新摩卡车。该车配备了混合动力混合动力系统。馈电油耗仅为5.55L/100公里,7天内订单超过1万辆。坦克400Hi4-T于9月25日上市。自预售开始以来,订单量已超过8500辆。

此后,魏牌高山、哈弗猛龙等一批新产品将陆续上市,未来将是长城汽车技术兑现期。

短期好,长期好。

【方兴未艾】

就在今年,世界汽车工业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

一方面,经过长期烧钱,中国广大造车新势力逐渐无能为力,甚至在弩的尽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今已有近10家新势力汽车企业破产倒闭,相当一部分也处于生存状态。

另一方面,德国、美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巨头正面临着国内品牌的强劲影响。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车展上,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占所有参展商的41%。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6.9%至234.1万辆,成功超过日本,跃居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我们一直认为,从燃料汽车到电动汽车的过渡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一场速决战。在这场革命中,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传统本土汽车公司的地位相当有利。

虽然西方汽车实力雄厚,但历史包袱沉重,很容易落入功劳簿上睡觉的陷阱。就在两年前,丰田前领导丰田章男还在喋喋不休地炮轰电动车,认为这将降低汽车公司的价值。大众集团前CEO马蒂亚斯·穆勒(Matthias Muller)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嘲笑特斯拉,就像微软负责人鲍尔默鄙视苹果一样。正因为如此,面对当前的智能电动转型,这些汽车巨头表现出了明显的英雄迟暮感。

国内汽车制造新力量处于另一个极端。他们有先进的概念、宏大的愿景和勇气不顾一切地前进。但是,没有造血能力,没有大规模制造能力,没有品牌市场,没有经验积累,需要从零开始,在空旷的地面上建一座摩天大楼。短期内,它可以依靠资本的输血来维持运行。一旦战线拉长,这是最大的死穴。目前公认的电动车盈亏平衡点是50万辆。目前国内能做到哪些新势力?

纵观全局,只有长城汽车这样的地方传统力量,不仅有转型的意识和动力,还有燃油汽车的基本板块,可以不断提供弹药供应。只要思想不衰退,机会总是比风险更多。

早在2021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宣布将在5年内投入1000亿元,重点吸引软件人才加入,提高智能电气化能力,力争到2025年将智能电动汽车的比例达到80%。从那以后,公司一直在有节奏地前进。到今年为止,飞轮已经完全转动,公司的战略转型计划已经全面展开。预计这一过程将在未来加速。

过去的篇章都是序曲。直到今天,新能源汽车才真正进入决定性阶段。关键不是走得快,而是走得远,走得稳,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未来,中国将诞生一家世界级的汽车公司,长城将成为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候选人。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内容,作者根据上市公司的法律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进行个人分析和判断;本文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场价值观察不对本文所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原创文章,作者:市值观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31412676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