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于2023年7月5日至7日在上海嘉定举行。本次论坛以“新时代”为基础 新使命 以新动能-帮助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主题,设立“一闭门峰会” 1个大会论坛 16个主题论坛 “N场发布”共有18场会议和多项发布、展示、推广等活动,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共识,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贡献汽车产业的智慧和力量。在7月6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一:第五届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领袖峰会”上,洪涛,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做主题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记录:
我很荣幸能参加中国汽车论坛,感谢傅总统给我这个机会。刚才,专家们对智能提出了很多专业建议。曹博士刚才还提到,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年是电动的,下半年是智能的。
智能驾驶舱是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智能驾驶舱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子驾驶舱阶段,主要是信息系统的初步整合,将一些多媒体和导航放在汽车上。第二阶段是智能助理阶段。通过助理的方式和手段,人们在驾驶过程中逐渐减少一些需要手动操作的东西,并提供汽车与人之间的主动互动。例如,一些导航是通过语音控制的。第三阶段也是人机共驾的流行阶段。通过语音控制和手势,提供更准确的场景服务,在辅助驾驶、多模型交互和多屏幕交互方面有更好的体验。目前,每个人都在努力进入智能移动空间(即第三生活空间)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强调舒适和更智能,更人性化,更符合各种生活场景的情感体验。从整体趋势来看,汽车不再仅仅是驾驶工具,而是向生活空间的概念转变。
基于整体发展,技术也有相应的转型和改进。从过去的单一显示到现在的多屏载体,智能驾驶舱的电子电气架构。就像刚才Dr一样.Thomas Meurers博士还表示,芯片将越来越集中,降低硬件成本和底层硬件适应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软件可以完全解耦,软件原本面向硬件的单一模式可以转化为通用服务。上层从单一功能转变为独立组件。整体软件架构向SOA转变,提出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
SOA转型降低了新功能开发的难度,因为底层采用通用硬件接口。通用化后,上层软件可以减少对底层硬件的依赖,形成重用组件。基于这种模式,软件开发效率将大大提高,但由于当前整体需求的变化和场景的复杂性,智能驾驶的研发将带来新的挑战,在研发过程中将有更多的新需求、新场景和新模式应用。
整个智能驾驶舱的软件架构分为五个层次:(1)硬件平台;(2)系统层;(3)中间件层。目前,主机制造商正在定制自己的操作系统,并适应更多芯片;(4)对于应用服务层,基本上所有主机制造商和Tier1制造商都在开发组件化软件,并提取高度可重用和可组件化的模块,如车辆设置和多媒体,形成可重用组件,降低开发复杂性,提高开发效率;(5)云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实现多场景定义数据传输和人工智能应用。
未来,软件研发的角度将成为模块化设计,使许多功能得到更多的重用。这种模块化设计将导致更多的跨域数据共享和通信。同时,芯片计算能力的数倍增加。在未来,芯片的计算能力需要在软件层面有效分配,包括舱口驾驶集成和泊位集成。同时,在汽车云集成服务方面,还应形成更合理的整体架构设计。
基于前面的介绍,汽车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当前市场竞争压力对汽车研发周期带来的持续挑战。起初,传统汽车的研发周期是48个月。现在主机制造商不断压缩自己的研发周期。在这个过程中,智能驾驶舱的研发周期也需要同时缩短。同样,包括电子电气架构集中设计,导致软硬件解耦和组件设计,如李博士刚才提出,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工具形成基本平台,基于平台基础可以在后续过程中形成组件、模型和资产,降低整体开发成本。
目前,各大主机制造商在智能驾驶舱的研发方向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上汽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大规模智能算法和智能场景体验的用户出行;基于地平线双征程5的零束芯片实现了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华为鸿蒙3.0更注重无缝连接,包括多设备集成和多场景协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
中国电子公司中电金信智能汽车业务部承担汽车软件业务。通过自主研发,发布了一套智能驾驶舱平台,可以为主机制造商和1号供应商提供智能驾驶舱的整体架构。在这个架构上,它可以实现多平台的兼容性,适应主流SOC平台,包括高通、恩智浦和新驰,支持通过多模控制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以及V2X、通用基本功能,如数字钥匙。在多模式交互层面,有多个应用程序的沉淀,支持华为Hicar等多生态访问,并在智能场景引擎和多屏幕维度上相应积累。目前,它已为许多头部主机制造商提供驾驶舱平台的软件服务。
基于这个智能驾驶舱平台,我们还拥有自主研发的套装工具,包括底层的数字研发管理平台。从项目管理、产品管理到整个研发过程管理,我们还集成了静态代码扫描工具、驾驶舱自动化测试工具和HIMI自动生成的套件,可以帮助主机制造商和Tier供应商更好地支持组件研发,提高智能驾驶舱整体研发效率。
中电金信智能汽车希望与您建立合作,共同致力于为智能汽车行业提供力量。非常感谢。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直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51610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