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同质化,你做我做,你有我,这已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新熔财经

作者|一城

中国电动两轮车拥有量超过3.7亿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交通工具。电动两轮车“国民级产品”当之无愧。

但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该行业面临着一些问题:

渠道和门店之间的竞争依然悲惨,销量依赖于数千家和数万家门店,价格战依然严重;

广告模式越来越多,代言人越来越先进,营销成本投入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在产品方面,有些“时髦”噱头的概念已经成为电动两轮车制造商一遍又一遍地讨论的同一个话题,严重同质化,你做我做,你有我,这已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种怎么破局?“同质化”,也许从问题的起源开始。

严重同质化,你做我做,你有我,这已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同质化的本质是缺乏创新和思考“做容易的事”

就使用寿命而言,使用寿命仍然只有三四年;

在电池寿命方面,电池仍然是“怕冷”、必须更换一两年的衰减;

在核心部件上,电机仍然是“怕热”、易退磁损耗……

十年过去了,可以说电动两轮车的产品没有根本的变化,消费者对当前电动两轮车产品的感知与十年前没有根本的不同。

十年,几乎是创新停滞的十年,很少有玩家选择在这些基础创新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消费大繁荣时代兴起,“炫技式”创新 强大的营销共同作用,短期投资,迅速引爆,迅速崛起,时代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做“容易的事”。

后来,电动两轮车和许多其它消费品在概念和噱头上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因为,那些“时髦”电动两轮车的概念从来都不是专属的,而是当今时代几乎所有消费品行业都在引导和追求的东西。

最后,缺乏创新导致了同质化。

与此同时,电动两轮车成熟的配套产业链使这一产业链成熟“容易的事”变得更容易做。

虽然电动两轮车品牌多,产品型号多,但制造商显然不主要依靠零部件供应和生产的自给自足,拥有庞大的配套产业链体系。

该系统出现在一些城市,形成了天津、无锡等区域产业集群。

成熟的集聚使电动两轮车的生产更加高效,但其潜在性也使得许多品牌和产品从根本上来自同一个产业链。此外,制造商输入了相同的产品设计概念,最终更容易产生同质化产品。

破局的唯一途径就是回归消费者需求的本质

如何解决电动两轮车同质化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进行创新。

艾瑞《2023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白皮书》得出结论,目前消费者对购车的关注度最高的因素仍然是电池和电池寿命、制动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与外观设计等因素有很大差距:

严重同质化,你做我做,你有我,这已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即使在营销热潮下,电动两轮车也会被抓住“培养”出了一大堆“需求”,但无论何时,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主观上的“出行”耐久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不衰减的过程中,他们想要的是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是两轮电动汽车“第一性”,无论各种营销广告如何席卷。

在市场消费研究机构勤策研究的《电动两轮车消费趋势报告》中,给出了这样一幅消费者画像:

26-35上班族在年龄上占据绝对主力;

严重同质化,你做我做,你有我,这已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场景中,通勤、买菜、接孩子等出行需求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严重同质化,你做我做,你有我,这已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低收入人群占收入最大比例,超过50%的人收入低于5000元;

一群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应该给予最基本的出行能力,长期耐用,安全可靠,使用简单,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寿命长,故障率低,使用简单……只有不断创新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电动两轮车才能真正走出同质化模式,迎来行业本质的变化。

现有厂商围绕消费者需求创新,探索了整体推广的技术道路

目前,许多电动两轮车制造商已经意识到回归消费者需求的必要性。

例如,在耐久性方面,一些制造商在铅酸电池的基础上引入石墨烯技术(超导电浆),以提高充电速度、耐久性和循环寿命。然而,消费者需要额外的1000元来享受配备石墨烯电池的产品。

此外,一些玩家开始关注生产线的质量控制和控制能力,特别是实现核心部件(如电机)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以确保车辆产品交付给消费者,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电动两轮车在寿命、耐久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消费者需求之间存在系统关系。例如,影响电动两轮车耐久性的不仅仅是电池(毕竟,电池会继续衰减),电机技术本身也非常重要。

从单一维度来看,不能完全实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只有从整体产品出发,全面推进各维度的技术创新,才能创造出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这方面,该行业一直坚持制造商,典型的绿色源头,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技术企业,消费者需求的实施非常彻底。

近日,绿源集团提交招股说明书,启动港股上市程序,预计2023年10月1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显示,绿源集团2020年至2022年持续营利双增——营业收入分别为23.78亿元、34.18亿元和47.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8%;净利润分别为4028.1万元、5926.0万元和11803.0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2%。

绿源的增长成果离不开对消费者需求的本质把握和深入满足。

2022年,绿源以液冷技术为支撑,提出“一部车骑10年”品牌口号。

这个口号震动了行业——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消费品制造商愿意花费大量精力来提高产品寿命。他们经常关注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刺激更频繁的购买。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绿源并不是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而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从行业赢得消费者真正信任的角度来看。

目前,绿源已开始推动“第二代电动汽车”迭代被定义为理论寿命长、耐用、故障率低、使用简单等。

在此背后,绿源也经历了长期的基础技术投资——据绿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倪杰介绍,他是公司首席科学家,每天80%与R&D员工开会,20%与供应商技术负责人开会。

“一部车骑10年”自信首先来自液冷电机的核心技术突破,使电动两轮车的心脏“电机”高温不退磁,不生锈,长时间“跳动”百公里不衰减。

在此基础上,绿源仍在逐步推进“心脏”其他部件“器官”控制器、仪器、灯具等全线固态化进化,增强耐腐蚀性和密封性,不仅抗液体,而且抗气体,大大降低故障率。

特别是绿色源陶瓷制动创造了耐磨无调制制动系统和钢丝轮胎的创新使用,大大保证了驾驶的安全可靠性,三种电力技术的优化将更换周期从不到两年提高到四五年,大大降低了消费者成本。

在各种复杂的场景中,确保和验证自己的产品是否足够“抗造”,绿源振动台架试验应进行50万次左右,并施加不同的荷载,以不同的速度完成,相应地,国家标准为15万次。

严重同质化,你做我做,你有我,这已经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只有这些专注于旅游的技术创新“本”做得真实,那些外观,智能等等“末”因素可以更好地创造附属价值。

倪杰认为,无论电动两轮车行业有多卷,“在东西完全做好之前,最好少卖一点”,努力销售有问题的东西,只追求商业成功,牺牲自己的声誉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对产品和消费者负责。

当然,专注于产品主义并不意味着不做营销,甚至更复杂、更困难。

在一个注重快速输出和快餐的营销时代,产品主义意味着更具挑战性“科技营销”路线必须首先让整个团队和导购员在企业内部理解和理解,并能够向消费者传播更加困难的产品和技术优势。

这成为摆在“科学家型企业家”倪捷面前的话题,让巷外更多的人闻到酒香。

结语

电动两轮车行业、家电、手机等行业都走过了道路。经过激烈的价格战和噱头营销行为,行业将不可避免地回归理性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创新型企业绿源越多,未来的发展空间就越大。最终,这类企业的突出将进一步推动电动两轮车轨道回归理性、成熟,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十年,电动两轮车行业将与过去十年完全不同。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原创文章,作者:熔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11012631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