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呢?

导语

Introduction

如果说成长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激烈碰撞。那么小米汽车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呢?

作者张之栋

李思佳,李思佳

金鹏辉编辑

每当小米、雷军、小米车放在一起,总会引起很多遐想。但恐怕没有人能想到,在以“成长”为主题的年度演讲中,随后的手机新闻发布会,甚至是最后的one more little 雷军从未在thing中提到过小米汽车。

在这次为期三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只有两点与小米汽车有关:一是雷军在介绍小艾的人工智能能力时提到了自动驾驶;另一个是雷军描述了铁蛋2传感器的应用,说它和智能电动汽车一样复杂。

年轻人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被小米冷落搁浅了吗?

小米汽车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不然。

也许在雷军看来,狗蛋2比小米更像赛博朋克?还是ChatGPT更迫切?还是主营业务的小米手机更重要?有很多猜测,但最终不能改变小米的战略优先级。

事实上,自2021年9月小米汽车正式成立以来,雷军高呼“为小米汽车而战”,属于小米汽车的命运齿轮已经开始旋转。雷军也没有回头路。他赌上了所有的名声,成为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创业。

“为了伟大的梦想,我们什么都做。”

“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咬紧牙关做高端。”

正如雷军在今年的演讲中所说,虽然每句话都没有提到小米汽车,但所有的句子都用在小米汽车上并不过分。退一步说,当“为小米汽车而战”的口号仍然在人们心中回响时,小米汽车怎么能在过去的两年里不成长呢?

小米车,不神秘

毫不夸张地说,也许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即将大规模生产和上市的小米汽车总是充满了神秘。但就像搭乐高一样,现在小米汽车的外观有了最初和清晰的轮廓。

首先是之前晚点的消息。据说小米的第一辆新车是中型滑背车,内部代码是“Modena “摩德纳”,分为两个版本。高配置、低配置车型价格相差10万,智能驾驶、电池、平台配置不同。

其中,低配置车型价格为26万~30万元,基于主流400V平台,配备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在智能驾驶方面,供应商大陆集团采用5R1V(5 毫米波雷达,1 多传感器集成方案(摄像头)。

高配置车型价格超过35万元,基于800V高压平台,配备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预计充电15分钟 80%;在智能驾驶方面,搭载英伟达Orin 配备激光雷达的X芯片,算法由小米自行开发。

可以证明的是,一张疑似小米汽车电池规格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800V、披露100度电、三元锂等参数信息,不可避免地引起猜测,小米汽车可能真的不便宜。

事实上,关于小米汽车的性价比,还是高端,市场早已争论不休。但各种信息表明,小米汽车确实有自己的高端梦想。

雷军在年度演讲中透露,小米历史上有两个最激烈的争议:第一,做高端太难了。我们能不做吗?第二,我们能用小米品牌做高端吗?

在连续的上下文背景下,小米手机等消费电子业务的概率很高。但同样的问题仍然适用于小米汽车。不得不积极的事实是,小鹏800V的车已经卖到了20万辆。小米26万辆车卖给谁?

小米汽车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呢?

毫无疑问,人们对小米汽车最大的期望仍然足够划算。现在至少有三个朋友和商人阻止了他们面前的实力——小鹏、比亚迪和特斯拉。

相比之下,如果后来的小米汽车想要突出包围,恐怕它真的需要采取一些非主流的“手段”。例如,知名数字博客曝光的自主研发芯片和汽车系统架构;或者最终实施成本效益标签;或者,用足够的堆叠材料支持高端道路。

只有“成长”,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人们因为梦想而伟大,因为坚持梦想而成长。一个全新的小米正在驶向梦想的星海。在这条路上,小米将与所有勇敢的梦想家一起前进。”

雷军一路创业多次,这些经验总结真的很珍贵。尤其是这句话“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找互补的朋友一起工作更容易成功”,放在小米车头上,一点也不突兀。

小米汽车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小米造车,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且在汽车行业,最忌讳的就是单打独斗,闭门造车。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米试图找到一些“内部人士”来支持这个领域,所以“邀请”来到周。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周离开了小米,回到了五菱,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小米汽车,开始有目标。

不难发现,小米汽车行业的老兵越来越多,包括前北汽极狐总裁于立国、负责吉利广阔平台开发前吉利研究院院长胡正南

至于小米汽车的“成长”,不仅仅是内部组织结构的建设,更是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厂、供应链投资等诸多必要硬件的布局。此外,2024年上半年小米汽车正式批量生产的伪装谍照也不是空话。

小米汽车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呢?

但回顾过去,雷军也夸下了海口。

去年10月,雷军在国外社交平台上提出了对电动汽车的看法,并首次提到了小米汽车的“宏伟目标”:年销量1000万辆汽车,世界前五。

雷军认为,电动汽车的制造门槛正在大大降低。不仅3万个部件高度模块化,制造难度也降低;在过去的十年里,电池成本也下降了80%,未来至少有50%的成本降低空间。

“因此,我认为电动汽车是一种以智能、软件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形式。汽车工业的本质将从机械发展到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份额将高度集中在顶级玩家手中。”

小米汽车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呢?

雷军一定发扬了“敢想敢做”的精神,进一步得出结论:

”我相信,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前五名之一,每年运输1000多万辆汽车,竞争将是残酷的。”

从功能性能和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动汽车、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的娱乐属性确实趋同;理想的销售爆发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此外,就电动汽车行业而言,今天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多地归因于龙头汽车公司。特斯拉和比亚迪就是两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当其他人快要死的时候,他们已经赚了很多钱。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雷军的分析并没有太大的偏差。至于世界前5名、年销售1000万辆汽车的宏伟目标,个人在这里想说的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事实上,只要我们坚持梦想,小米汽车就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成长”,成为朋友,遥遥领先。不是吗?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51411357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