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
作者:大众侃车 张娜
排版:橘子洲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千城数智(效果营销智能机构)生产
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正在缓慢减弱。
最近,苹果放弃了长达10年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苹果怂了”言论满天飞。
此事公布后,苹果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取消了电动汽车项目,部分员工被调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部门,这意味着苹果未来可能会转向人工智能。
“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是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时间点合适。”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翔说。
事实上,苹果已经放弃了公司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这反映出电动汽车不是一个好职业,其未来市场仍有待评估。
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外汽车公司开始分道扬镳。
2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继续生产和更新内燃机产品线,推迟电动汽车生产。电动汽车销量达到总销量50%的目标从原计划的2025年推迟到2030年。
汽车公司推迟电气化并非个案。1月12日,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公开表示“重新推进内燃机发展”。
再往前走,2023年12月,奥迪还表示,将缩小电动汽车的推广规模,未来电动汽车的产量不会最大化,而是将继续推广燃油版、插混版和电动汽车。
同年10月,福特宣布北美消费者不愿以高溢价购买电动汽车,集团将推迟总投资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在早期阶段,它将2024年电动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降至60万辆。
此外,捷豹路虎还表示,该公司将延长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周期,加快更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
他们开始意识到,电动汽车的激进转型不再适用于当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制造商面临着更犹豫的消费者群体。与其去卷渗透率,不如保持常年积累的盈利和品牌实力。
01
市场需求放缓,利润非常困难
与中国消费者不同,外国消费者因为太贵而拒绝电动汽车。
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CNBC)根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近一半的美国成年人不考虑购买电动汽车作为下一辆汽车,主要是因为缺乏充电设施和昂贵的成本。
当地充电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动汽车价格高、激励补贴政策退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外国政府已经重新考虑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
例如,英国正在考虑将禁止销售新汽油和柴油汽车的日期从2030年推迟到2035年。另一个例子是,保时捷首席财务官梅施克表示,2035年欧洲逐步停止销售新燃油汽车的计划可能会推迟。
为什么曾经高举电气化旗帜的外国汽车公司开始暂停电动汽车的推出?电气化不再是未来的出路吗?
究其原因,视线要回归中国汽车市场,中国品牌要以中国品牌为目标“价格战”实现快速扩张和全球布局,使外国品牌的电气生活空间更加压抑,损失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
“下一代福特电动汽车,只有在盈利的情况下才能推出。”福特首席执行官法利强调。
原因是福特电动汽车的损失高于预期。根据福特汽车2023年的财务报告,公司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开发资本支出损失高达47亿美元,略高于之前的45亿美元。
梅赛德斯-奔驰并不容易。即使是高举电气化,2023年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也只占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年总销量的11%。
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首席执行官(Ola Kaellenius)曾无奈地说:“即使在电动汽车市场相对成熟的欧洲,到2030年,全电动汽车的销量也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当然,自身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是影响其电气化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企业增收不增利“弯道超车”让他们看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如果你太渴望成功,追求渗透率、市场,忽视理性利润率,这个行业就不会持续下去。
放大中国品牌的发展,有趣的是,电气化走得太快的中国品牌利润不如走得慢的外资品牌。
众所周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品牌很少盈利,即使盈利,其盈利之和也无法与奔驰相媲美。财务报告显示,2023年奔驰利润143亿欧元(约1115亿元),同期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的利润只有300亿元左右,奔驰一年的利润相当于三个比亚迪。
也就是说,中国品牌电气化的高渗透率并没有转化为高利润。频繁“价格战”这是中国品牌以牺牲盈利能力抢占市场的表现。
“过早结束燃油车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丰田章男曾经说过他对电气化的看法。这不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反对,而是对整个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提醒。
看一个有趣的现象,2024年初,中国品牌“价格战”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的价格越来越高,达到了7.98万元。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车数量逐渐增加,但渗透率增长正在放缓。
业内分析师表示,中国整个电气市场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虽然中国品牌现在非常活跃,市场份额也在飙升,但五年后会出现变量。这就是为什么外国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02
变化还在继续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外国汽车公司暂停电动汽车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电气化是一条错误的路线,但这条路线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与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日益强大相比,外资品牌在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中并不具备优势。中国汽车之所以能依靠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正是因为它拥有一套成熟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才一举推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此外,中国汽车公司还汇集了世界上最丰富、最顶尖的技术人才资源。而这些都是外资车企所缺乏的。
▲另一方面,电气化的指标、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达到标准,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进来,他们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和风险。中国品牌有很大的电气化决心实现今天的成就。显然,外国汽车公司的巨头没有“壮士扼腕”放弃利润发展电动汽车的毅力。
传统外资汽车企业要想在新能源领域分一杯羹,就必须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学习,寻求中国汽车企业的帮助。
虽然外国汽车公司选择推迟电动汽车计划,但显然他们不想放弃未来的发展路线,但与中国汽车公司合作利用后者的技术和供应链优势是一种方式。
例如,2月29日,大众与小鹏签署了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并制定了联合采购计划,利用小鹏在智能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优势,提高大众电动汽车的智能研发能力。
再比如奥迪和上汽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利用上汽智己平台打造中国消费者喜爱的电动车型。
再比如丰田bZ3车型采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是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的首款落地车型。
外国汽车公司推迟电动化是因为电动汽车不受欢迎吗?从这方面来看,其选择推迟燃料汽车更像是不可接受的市场模式已经改变,在新能源汽车的新轨道上,其原有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中国品牌的发展将严重抑制,需要破坏约定的规则才能生存。
也许这也是原因之一,但回到整个新能源动力路线,新能源路线不等于纯电化,PHEV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好路线。
此外,氢能和固态电池的发展也影响着新能源的发展。也就是说,目前国外汽车公司推迟电动汽车只是基于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变化仍在继续,最终路线尚未确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和技术基础,面对未来的价格战,汽车将成为下一个脱钩行业。”一位业内人士说。
原创文章,作者:大众侃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3/062315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