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运行情况。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继续增长。根据行业规范公布的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上半年锂电池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43%以上,上半年锂电池行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
锂电池环节,上半年储能电池产量超过75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载量约152GWh。锂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9%。
上半年,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100万吨,67万吨,68亿平方米,44万吨。
在二级材料环节,上半年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产量分别达到20.5万吨和14万吨。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33.2万元/吨和36.4万元/吨。
从锂电池的生产和销售类型来看,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的累计销量达到了256.5GWh,累计同比增长17.5%。三元电池累计销量为99.8GWh,占总销量的38.9%,累计同比增长10.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156.33GWh,占总销量的60.9%,累计同比增长22.0%。
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52.1GWh,累计同比增长38.1%。三元电池累计装载量为48.0GWh,占总装车量的31.5%,同比累计增长5.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载量103.9.9GWh,占总装车量的68.3%,累计同比增长61.5%。
在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力电池企业的电池累计出口达到56.7GWh。三元电池累计出口39.4GWh,占总出口69.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17.22GWh,占总出口的30.3%。
储能方面,上半年我国储能电池累计销量达到31.5GWh,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31.22GWh;我国储能电池累计出口6.3GWh,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6.3GWh。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当新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时,平均储能时间为2.1小时。今年上半年,当新投入运行的装机规模约为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时,相当于历年累计装机规模的总和。
可以看出,2023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产业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应成为两条重要发展道路。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出海战略的不断加大支持政策,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直接与日韩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
维科锂电池注意到,出海确实是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主旋律”之一,具有“呼朋引伴”的趋势。
就汽车公司而言,上汽、比亚迪、吉利、长城、哪吒和长安德国的许多汽车公司可能已经在海外建厂。特别是比亚迪今年的出海势头非常强劲,为世界开辟了一个大网络。
在电池企业方面,自2023年以来,亿威锂能、国轩高科技、豪鹏科技、富能科技、派能科技、蜂巢能源、愿景动力等企业相继发布/更新海外基地筹建动态。
材料企业主要是“跟随”电池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天赐材料、龙盘科技、海亮股份、格林美、长期锂科、比亚迪、华友钴业、普泰来、诺德股份、厦钨新能、道氏科技、新宙邦、中伟股份等13家材料企业公布/更新海外项目规划或进展。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410110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