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于2023年7月5日至7日在上海嘉定举行。本次论坛以“新时代”为基础 新使命 以新动能-帮助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主题,设立“一闭门峰会” 1个大会论坛 16个主题论坛 “N场发布”共有18场会议和多项发布、展示、推广等活动,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共识,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贡献汽车产业的智慧和力量。其中,在7月6日下午举行 在第五届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领袖峰会上,“主题论坛一:第五届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领袖峰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记录: 

中国汽车论坛|倪光南:“以产带研”大力发展以RISC-V架构为核心的基础软件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倪光南。很荣幸被邀请参加中国汽车论坛。 

目前,汽车行业最大的变化是向新能源和智能网络汽车发展。未来,这两个领域的竞争将重塑该行业的新模式。智能网络汽车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传统汽车发展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目前,它已成为国家关注的新兴产业,也是各汽车制造商的关键研发方向。 

CPU(中央处理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结构是芯片产业链和芯片生态的领导者。CPU架构不仅决定了CPU芯片本身的性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整个芯片行业和工业生态,特别是设计人才培训和设计工具(EDA)、芯片IP库、芯片应用生态等方面有重大影响。此外,芯片的结构也会影响芯片的生产、测试、包装等环节。近年来,含微处理器的SOC产品在芯片产品中的比例已达到70%以上,这表明芯片应用与CPU架构的相关性正在增强。历史上,X86架构芯片在PC和互联网时期占据优势,而ARM架构芯片在移动互联网时期占据优势。未来,在智能互联网时期,CPU架构格局也将发生变化。我们应该顺应潮流,提前计划。

近年来,中国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开源RISC-V架构,认为中国可以专注于RISC-V开发“主流CPU”(即CPU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到目前为止,在CPU领域,X86和ARM架构一直处于这个市场的垄断地位,未来可能会参与开源RISC-V架构的竞争。这是图灵奖得主,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Davidid Patterson教授的团队于2010年发布,至今已得到世界芯片行业的广泛认可,在中国RISC-V也很受欢迎。RISC-V架构采用开源模式,结构简单、移植方便、可扩展、模块化,特别适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需求定义软件、软件定义硬件”“定制”趋势,中国具有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可为RISC-V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历史经验表明,芯片在市场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生态系统。RISC-V在未来能否跻身世界主流CPU的关键也取决于其生态系统。

从国外发达的技术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基础技术的发展规律是基础软件的稳定性和操作系统的孕育,以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在中国,相反,过去,基础软件和操作系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他们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适应国内芯片,导致技术供应不足,这也是中国基础软件一直是不足的根本原因。

开源RISC-V的出现,让我们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支持RISC-V生态的基本软件基本上是空白的。RV基础软件的舞台有望成为中国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场所。要抓住机遇,从全球角度妥善规划部署,与世界同行合作创新,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开发RISC-V基础软件,迎来国内基础软件的崛起,解决该领域的不足。

我在这里关注人才。中国是世界上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1076万人。中国科技研发的人才结构是金字塔结构。基于庞大的技术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具有国内外高等教育背景和成熟专业经验的研发人员是顶尖的。

中国正成为全球高科技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支庞大的技术团队能够与开源模式相结合,中国的人才数量优势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建议系统推进高校开源教育,从全球视野规划人才培训模式,激活国家创新动力,规划建立完善的综合开源人才培训体系,针对国家科技发展产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源人才培训,支持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方向,通过促进开源创新加快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化。

总之,要大力发展以RISC-V架构为核心的基础软件,通过行业,特别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汽车行业,帮助国家基础软件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工作者愿意与世界同行合作创新,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直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51610277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