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能设施的建设作为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解决用户出行焦虑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如今,除了新的电力品牌外,许多传统汽车公司也意识到新能源能源补充建设迫在眉睫,继续加快充电站建设,为更多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能源补充服务。
7月3日,大众(中国)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增资仪式正式举行。大众(中国)宣布将与一汽-大众合作,共同增资8亿元,加快中国市场的充电网络布局。与此同时,还将与开迈斯合作,在京津冀地区进行有序充电(V1G)探索可持续、更灵活的充电解决方案,降低客户充电成本。
4年充电终端布局突破万万
在这个阶段,汽车公司布局能源补充设施并不新鲜。除新力量品牌外,特斯拉自2014年建设中国第一个超级充电站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已在中国布局了1600多个超级充电站、1万多个超级充电桩、700多个目的地充电站和20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全面覆盖了中国所有省会和直辖市。
今年上海广汽埃安车展也发布了“快速补电 V2G”两个行动计划已建成运营400多个充电站和2500个充电桩,同时以每年150%以上的增速推进建设。目前,极氪自建充电站的数量也达到了全国110个城市的600个网站。
同时,除了满足品牌自用外,开放共享也已成为汽车公司自建能源补充设施的未来发展方向。除了向第三方品牌开放充电网络外,特斯拉今年还宣布正式向中国大陆一些非特斯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试点开放充电站,以进一步促进“充电网络开放试点计划”落地。
对于由公众领导的开迈斯来说,它自诞生以来一直坚持开放和共享的商业战略。自成立以来,已在全国建立了1250个公共充电站,推出了10950个充电终端,覆盖了180多个城市,服务于200多万注册用户。到 2025 年,开迈斯计划在全国建设 17000 快速充电终端。
数据显示,2022年,大众汽车在华新能源汽车交付量达到206500辆,同比增长37.1%,其中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68.2%。根据计划,大众汽车将在未来几年推出至少40款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将超过40%。
由此可见,面对需求更强的中国用户,大众已经在了“充电时长”、“充电便利性”为了在未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技术和用户体验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布局。
有序充电抢占市场机遇
“大众集团(中国)正在推进全面的电气化战略。我们不仅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电动汽车产品,而且最大限度地确保电动旅行的便利性。”
正如大众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所说,在开迈斯增资的同时,他还将与开迈斯合作,在京津冀地区开展有序充电(V1)G)试点项目。那么什么是有序充电呢?但是大多数用户都不知道。
事实上,有序充电(V1)G)可以看作是汽车网络协作的一部分。而且汽车网络协作又涵盖了 V0G、V1G、V2G 和 VGI 四个阶段。V0G 指无序充电,即电动汽车车主根据个人汽车习惯充电。如今,中国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互动场景仍然停留在无序充电中 V0G 阶段。
V1G代表V1G有序充电 ,在统一调度下,电动汽车同时充电,实时调整充电速度,目标是电网负荷稳定。也就是说,在保证居民生活用电的前提下,有序充电可以动态调整充电时间和输出功率,解决补能设施与电力设施矛盾的方案。目前,在欧洲和北美新能源占比较高的国家/地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已形成初步的商业模式,参与电力系统调整。
另外,有序充电“协助”下面,一旦社区用电负荷过大,充电桩将根据主站控制策略调整充电顺序或自动降低输出功率,优先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同时,充电桩也可以根据智能充电策略在低电价时段独立充电,降低充电成本,节省等待时间。
在与国家电网汽车网络公司的V1G试点项目中,大众和凯迈斯将根据电网负荷调节的要求,通过智能远程控制技术控制充电墙盒的功率,促进电网“削峰填谷”,平衡电力供需,帮助保持电网稳定性。与此同时,相关用户还可以享受较低的充电成本。
根据该计划,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将从2023年7月持续到2024年6月,计划在京津冀地区招募2400名电动汽车用户。
可以看出,对于大众或开迈斯来说,加快补能设施的布局不仅是对充电网络的补充,也是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生态的发展和延伸,值得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参考和学习。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06129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