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电池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诞生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巨头。在强劲的需求下,锂电池的“大蛋糕”被各行各业的企业盯上,跨境瓜分。笔者发现,近年来服装企业的跨界尤其多。服装和锂电池是两个无关的行业,服装企业的不断加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原因是大多数大型服装企业已经达到了发展瓶颈期,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毛利率的下降迫使他们冒着风险转向蓬勃发展的锂电池行业。
那些跨境锂电池服装企业
5月10日,服装巨头报喜鸟发布公告,报喜鸟全资子公司浙江报喜鸟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计划与平阳源泉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平阳俊泉养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其有限合伙人,从而投资新的储能解决方案和锂电池检测领域。
巧合的是,4月23日,浪莎针织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发生变化,电池零部件生产增加;电池零部件销售;电池销售;电池制造等。这意味着浪莎针织即将进入电池制造和销售。
2022年7月,红豆宣布控股子公司红日风能计划与超一电力签订合作协议,与超一电力、乌兰察布市济宁区政府签订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投资协议,投资项目公司(红超能源)负责项目建设的实施。根据协议,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项目公司拟注册资本3亿元,其中红日风能认缴出资2.7亿元,持股比例90%,超过一动力认缴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10%。
2022年6月28日,森马服装全资子公司与上海永信企业管理合伙(有限合伙)签订合伙协议。森马投资1000万元投资上海祥和永军,成为其有限合伙人。祥和永军主要投资于未上市公司的股权,重点关注先进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光伏、风电、新材料、消费电子等行业。
2021年11月20日,羊绒纺织巨头中银绒业宣布计划收购新瑞恒100%股权,建设年产8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上述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建设周期预计4年,其中一期计划建设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预计开工后12个月内完成。2022年6月,新瑞恒锂可获得项目建设环评批准。
富日新能源,家用纺织巨头,成立于2021年,据悉已产生订单,宣威汽车涂料也已开始批量供应。
杉杉股份是服装企业跨界最成功的股份。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a股上市于1996年,是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就在势头强劲的时候,公司开始规划转型,布局新能源产业。上海杉杉科技成立于1999年,正式进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随后,杉杉能源于2003年进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东莞杉杉于2005年进入电解液行业。杉金光电成功并购LG化学偏光片,成立于2021年。目前已成为国内负极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经营,杉杉股份终于迎来了质的飞跃,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飙升。根据杉杉股份发布的2022年年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217.02亿元,同比增长4.84%;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91亿元,同比下降19.42%。扣除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23.53%。其中,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收入80.58亿元,同比增长94.63%;净利润9.20亿元,同比增长53.25%;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13亿元,同比增长54.95%。
也许是杉杉股份的主导作用推动了服装巨头纷纷效仿。然而,杉杉股份花了20年时间才取得这一成就。一旦头热,想冲进来的同行能坚持这么久吗?
热点还是发展
服装行业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使用周期短,社会需求大,但竞争也很大。目前,已进入稳定放缓阶段,进入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品牌和设计的限制,许多服装品牌在此期间找不到方向,难以完成转型升级,导致严重同质化,只能在日益增长的库存面前重复。
服装业越来越不赚钱了。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2022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219家,累计营业收入14539亿元,同比下降4.6%;利润总额764亿元,同比下降6.3%;利润率为5.3%,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行业亏损19.4%,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服装产量232亿件,同比下降3.4%。业内平均用工人数为233万人,比去年同期下降7.4%。
以“袜业大王”浪莎股份为例,自2010年以来,浪莎股份的收入增长开始放缓,波动明显。
自2010年浪莎实现3.41亿元,同比增长57.09%以来,2011年至2013年浪莎股份收入增长率下降至20.25%、1.27%、5.51%。此后,2014年收入开始下降。到2015年,浪莎股份收入仅为2.05亿元,同比下降37.94%。
2016年至2018年,浪莎股份业绩短期增长。2016年至2018年,浪莎股份收入分别为2.69亿元、3.43亿元和3.88亿元,同比增长31.14%、27.63%、12.86%。
2019年,浪莎股份业绩因涉嫌传销而再次大幅下滑,随后进入“慢爬”阶段。2019年至2022年,浪莎股份收入分别为3.31亿元、3.47亿元、4.02亿元和3.27亿元,同比增长-14.59%、4.67%、16.15%、-18.82%。
2023年第一季度,浪莎股份收入6278.94万元,同比下降3.27%,净利润28.08万元,同比下降34.66%。
报喜鸟也遭遇了业绩双降。2022年业财报显示,报喜鸟2022年收入43.13亿元,去年同期收入44.51亿元,同比下降3.1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88亿元,去年同期为4.644亿元,同比下降1.2%。与此同时,由于2022年报喜鸟的销量未达到预期,公司库存较期初同比增长7170.5万元,面临着去库存的经营挑战。
饱和的市场和日益增长的竞争对手导致了服装行业的严重卷和低毛利率。如果我们继续下去,很可能会因为库存压力而导致资本链断裂。近年来,艾格、真维斯、拉夏贝尔、CRZ等大量服装品牌破产消失。在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尝试更多的发展道路是许多服装企业的无奈之举。
然而,一些服装企业利用锂噱头实现股价上涨。5月22日,服装股日播时尚收到7个涨停板,成为目前连续板块最高的公司。
由于资产重组的消息,日播时尚的大幅上涨赶上了锂电池概念快车。上海金源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将借壳日播时尚上市,但公司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业务尚未盈利。
2017年5月,日播时尚在沪市主板上市。其主营业务是设计创意、材料及工艺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客户服务,专注于中高端时尚女装领域。
受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17年至2020年,日播时尚收入分别为10.73亿元、11.32亿元、11.14亿元、8.23亿元,同比变化13.12%、5.46%、-1.57%、-26.19%;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363.57万元、3836.43万元、881.31万元、-4752.21万元,同比变化10.59%、-54.13%、-77.03%、-639.22%。2021年日播时尚扭亏为盈,净利润8123.44万元,但2022年净利润仅1657.25万元,同比下降79.6%。2021年,日播时尚扭亏为盈,净利润8123.44万元,但2022年净利润仅1657.25万元,同比下降79.6%。日播时尚跨境重组是切换热门轨道,提升公司业绩。
虽然跨界锂电池带来了热度甚至股价上涨,但跨界“新贵”必须面对跨界带来的三个严酷现实:
1、如何打破技术壁垒?锂电池设备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集机械制造、电子电气、新材料、金属化工、信息技术、自动化管理等技术于一体。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没有技术积累的服装企业如何实现既定产能是一个问题。
二、钱从何而来?锂电池行业的技术更新迭代迅速,需要巨大的研发投资来推动其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为例,2022年宁德时代总投资155.10亿元,同比增长101.66%,而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投资46.5亿元,同比增长81.2%。服装行业连年亏损的情况能拿出巨额资金投入新轨道吗?而且,企业能否承受投资大、回报慢的锂电池行业属性也是一个问题。
三、客户有吗?锂电池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基本上被前十大企业占据。今年1月至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为91.0GWh,累计同比增长41.0%。前三、前五、前十家动力电池企业的动力电池装载量分别为74.7GWh、82.3GWh和89.1GWh,总装车比例分别为82.1%、90.5%和98.0%。小型锂电池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不易生存。白纸跨界服装企业短期内无法挤进龙头企业,即使产能达标,客户也很难找到。
如果没有杉杉股份的远见和20年低谷的坚持,这个服装行业的“跨界潮”注定只是昙花一现,有可能“失去妻子,失去士兵”。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09229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