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

BAC

本期预览

本文以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BAC-420A大型电池保温仪为例,简要说明了各步骤的操作要点和合格判断方法,确保用户最终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

前言

为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使用,需要获取电池热失控特性参数作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输入,实现电池热失控的预防和早期预警。

目前,锂电池热失控的测试主要依赖于电池绝热热计(ARC)。该仪器可以测量电池自放热绝缘温升曲线,并获得电池自放热的起始温度(Tonset)、热失控的起始温度(TTR)、最高温度(Tmax)、泄压温度(TV)、最大温升率((dT/dt)max)和最大压升速率((dP/dt)max)等特征参数。

锂电池热失控绝缘热试验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或规范,国内外仪器制造商推荐的试验过程大致相同,但样品准备、参数选择、操作规范等因素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以杭州仰仪科技有限公司BAC-420A大型电池保温仪为例,简要说明了各步骤的操作要点和合格判断方法,确保用户最终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

BAC

图1  (a)BAC-420A大型电池绝热热量仪(b)电池绝热失控典型数据

测试流程

电池热失控绝缘试验的关键步骤如下图所示,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是基于每一步的正确操作。

BAC

图2 电池热失控测试的关键步骤

操作要点

1. 样品准备

准备包括电池表面处理、SOC调整和信息记录。本步骤的实验要点如下:

(1) 电池表面处理:充分清洁表面;同时,对于硬壳电池,表面导热性差的PET蓝膜可以撕掉,热电偶可以更贴近电池表面;

(2) 电池以规定的方式激活和SOC控制,防止充放电过程中的虚接或短路;

(3) 注册基本数据,包括电池质量和电压,并保留图像数据。

2. 校准温差基线

由于量热腔内温度分布较小,为了防止样品在绝缘跟踪阶段过热或不加热,保证腔内精确的绝缘环境,应使用与电池尺寸相同的铝标准块作为电池等容器,并使用仪器的“温差基线”模式校准炉壁-样品温差的温度依赖;本步骤的实验要点如下:

(1) 试样安装

1) 样品热电偶无特殊要求粘贴在样品大面中心点;

2) 采用样品支架或悬挂方式安装样品,炉腔内铝块与电池样品的相对位置应尽可能保持一致。

(2)设置实验参数

1) 建议实验温度范围覆盖50℃~200℃,尽量保证Tonset检出值在此范围内,避免误检;

2) 台阶升温步长控制在25℃及以下,增加恒温台阶数量有利于提高校准精度;

3) 恒温时间根据铝块尺寸选择,恒温时间不足,样品温度不能稳定,会影响温差基线校准的有效性。恒温时间(min)一般推荐为50 40×铝块质量(kg)。

BAC

图3 界面设置为“温差基线”模式参数

3. 验证温差基线

将温差基线校准文件发送到软件后台,然后再次使用铝块HWS“在模式下进行实验。测热系统的绝缘特性是通过温度平衡阶段铝块的温升来判断的,从而验证校准文件的有效性。本步骤的实验要点如下:

对校准文件的合格性进行判断

统计每个步骤达到温度平衡阶段后铝块的温升率。如图4a所示,如果每个步骤的温升率远小于检测阈值,校准文件可以确定合格,说明样品处于相对严格的绝缘环境中,在0.02℃/min的检测阈值下可以准确确定电池tonset点,误判或明显偏差的可能性较低。

如图4b和图4c所示,均为不合格。图4b铝块各步温升率过高,说明墙面对样品加热过多。在电池实验过程中,Tonset点可能会在电池自放热阶段提前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延长恒温时间来重新校准温差基线;图4c对应的样品尺寸小,热惯性低。因此,炉腔内微弱的温度场干扰导致样品温升率剧烈波动,电池实验中Tonset误检概率高。建议更换适合小电池检测的仪器进行检测。

BAC

BAC

BAC

图4  校准文件(a)合格与(b,c)铝块HWS实验结果不合格

4. 电池热失控实验的操作要点

完成前置实验后,可以在“HWS电池热失控试验在模式下进行。本步骤的实验要点如下:

(1) 试样安装

1) 电池和样品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与温差基线实验一致;

2) 附加热电偶、导线等部件应紧密连接,防止虚接脱落;

3) 注意不要将电池安全阀对准传感器和导线,防止喷阀过程中零件损坏;

4) 用低Phi值的夹具固定和压紧样品热电偶。目前常用的夹具有金属肋(图5a)和云母板(如图5b)。云母板对电池的应力更均匀,但导热性差,需要设置更长的恒温时间来平衡样品温度。

BAC

图5  (a) 金属肋条和(b)云母板夹具装样照片

5) 如果不固定热电偶,可能会导致热电偶与电池表面接触不良,甚至在测试过程中提前脱落,直接导致温度无法有效检测、数据曲线畸变、实验提前终止等异常现象。

BAC

图6  热电偶未固定导致的实验异常-Tmax无法有效检测

(2) 判断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如图7a所示,理想的电池绝热失控曲线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第一步和前几步温度低,电池没有开始自放热,温度平衡后样品等待搜索(W-S)阶段升温率相对稳定,均小于设定的自放热检测阈值;

2) 电池开始自放热,W-S阶段温升率逐渐上升(曲线上翘程度逐渐上升),直至达到0.02℃/min阈值,开始进入绝热跟踪;

3) 只有一个Tonset温度。

图7b中有两个Tonset,可能与SEI膜分解和再生的动态平衡有关,但更有可能是校准文件不理想的结果;图7c使用图4c的校准文件进行测试,相邻步骤的温升速率不规则波动,可能会多次检测到Tonset的异常结果。

BAC

BAC

BAC

图7  (a)合理和(b,c)电池绝热失控曲线异常,台阶温升速率变化

总结

在理解测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实验操作规范是确保实验成功率和数据质量的关键。仰仪科技愿与用户讨论和改进锂电池安全管理技术,以准确可靠的数据真正促进锂电池安全管理技术。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4116276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