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立不到五年的新能源,为什么能逆流而上?

2022年,全球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

在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组件出货量清单中,老企业仍占据主流,但许多“新面孔”开始崭露头角。其中,新能源是新一代光伏企业的代表,2022年组件出货量为8.5GW,在中国光伏企业中排名第九。

数据显示,一项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8月,恰逢“531新政”后期。中国光伏产业再次进入“寒冬”。大量光伏企业在进退、攻防之间犹豫不决,行业面临深度调整。一个成立不到五年的新能源,为什么能逆流而上?短短六年,就在一群人身上 “光伏强企”脱颖而出?

近日,OFweek太阳能光伏网编辑专门采访了新能源集团招聘经理李晓龙先生,分享了新能源在雾中乘风破浪的“秘诀”。

聚焦高效电池技术,打造核心优势

后PERC时代,TOPCon和异质结(HJT)电池是最引人注目的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公司成立之初,一支新能源核心团队在N型电池技术的大规模生产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奠定了N型产品和技术的先发优势。

2019年,新能源建立了第一条TOPCon电池生产线,继续加强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研发,不断提高转换效率,优化生产工艺,引领N型电池技术的发展。

截至目前,新能N型电池技术已迭代三次,转换效率屡创新高。根据2023年2月28日新能N型产品价格公示数据,182双面N型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25.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优秀产品的支持下,一种新能源也得到了下游客户的认可。从官方渠道了解到,近两年来,一种新能源已进入三峡集团、招商局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光伏领域的“五大六小”供应商名单。2022年,一种新能源在中央企业组件供应商中排名前五。

在生产能力方面,截至2022年底,一个新能源已在国内多个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并拥有20GW电池 20GW组件产能。但这只是一个起点,李小龙说,2023年制定了新能源 “双30” 发展战略是指30GW高效电池和30GW高效组件的产能,即在2022年的基础上扩大50%的产能。实现这一目标后,预计2022年新能源将在行业扩产浪潮下继续保持竞争力,甚至更进一步。

此外,李小龙还提到,2023年也是新能源上市规划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需要优秀人才的加入,推动企业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以人才为本,铸就发展基础

人才永远是任何行业的第一资源。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和优秀人才的发展基础。

2018年8月,公司董事长刘勇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创造了新能源。随着公司的发展,大量优秀人才加入,在短短四年内形成了一支由5000多人组成的优秀团队。

李小龙从“局内人”的角度揭示了一个新能源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众多优秀人才的原因。

“一个新能源有两点特别吸引年轻人。一是发展迅速。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8月,已建立20GW电池四年多 20GW组件产能。在建立N型Topcon电池后发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了便携式组件、轻质组件、水漂系统、大跨度柔性系统等特色产品;第二,年轻有活力。目前,新能源人员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干部的平均年龄约为33岁,为年轻人创业创造了土壤。”

2022年,在全球“双碳目标”的指导下,海外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飙升,新能源也开辟了“出海之路”,向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高效部件产品,帮助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

当然,当地企业“出海”也对人力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海外选拔人才不仅要考虑法律、法规、文化和习俗的差异,还要面临其他光伏企业的竞争。在这方面,李小龙还分享了他在海外吸引人才的一些做法。

一是注重为人才发展提供土壤,共同努力;二是强调职业平台,让人才与公司一起成长;三是打造年轻人向往的公司。

通过以上三点,新能源成功吸引了海外优秀人才,不仅形成了更强的团队凝聚力,而且提高了海外市场新能源的品牌意识。

全球本土化是迈向新征程的关键

毫无疑问,新能源在过去四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对于致力于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国际新能源企业来说,它还需要实现全球本土化,甚至在全球建设光伏生态,这也与人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目前,海外新能源人员主要是中国人。随着生产能力和业务覆盖范围的增加,需要建立本土化的公司和员工,进一步加快出海。

李小龙还分享了如何在快速发展下考虑到准确的人才引进。首先,人力资源部门应参与产品展览和品牌推广,丰富人才选择的资源和渠道,区域领导也应充分了解当地人才市场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吸引人才;二是结合业务和品牌宣传实现招聘目标,提高海外项目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为后续人才引进奠定基础。

此外,新能源还非常重视人才引进渠道的扩大,考虑公司人才的长期发展,真正实现人才从选拔、使用、教育到未来的发展。

然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节奏和光伏市场的“内部卷”仍然给人力资源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李晓龙表示,“国际人才如何融入当地企业,外部人才如何快速适应光伏产业”作为一个主题,在一些优秀的跨国平台的帮助下,支持这些问题和项目的实施,这种海上人才需求,是英国平台的优势。

作为全球职场社交平台,凌英目前在全球200多个国家拥有9亿人才库,在高效准确招聘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它帮助许多新能源企业实现了准确的人才引进,使企业能够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领英新能源行业高管采访案例集也将聚焦“高效引才” 赢在海上“主题,从国际人才和商业战略两个方面,旨在与优秀的新能源企业和有洞察力的优秀高管访谈合作,与行业基准企业形成行业品牌传播案例,帮助更多的新能源企业实现国际业务增长和人才战略授权。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4116276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