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在新闻发布会

导语

Introduction

大众集团作为燃油时代的领导者,在电气化席卷的时代,以实际行动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作者李思佳

李思佳,李思佳

编辑朱锦斌

三月是汽车公司年度新闻发布会和媒体交流会聚集的日子。

在新闻发布会上,汽车公司过去和未来的前景将完全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行业形势、产业链、投资者、消费者和分析师方面……它们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们参与其中,批评企业事件,批评或赞扬或观望,活跃程度就像汽车市场“春晚”。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大众集团”)在2023年媒体交流会上,总结了2022年的收入,并公布了未来五年的投资计划,成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无论是惊人的体积还是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公众通常都有很高的存在感,更不用说在一年一度的沟通会议上,从去年的财务数据报告到新年的产品布局,到品牌战略,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行业脉搏,影响每个汽车行业从业者的心。

至于大众集团发布相关内容后的感受,我认为最合适的词是“头铁”。

头铁第一:不在乎销量下降

近年来,大众集团的销量并不乐观。

2021年,在半导体短缺和疫情冲击的束缚下,大众集团销量同比下降4.5%至88.2万辆。当时黑天鹅频繁飞行,整个行业都处于下行环境。

2022年,虽然疫情影响正在消退,半导体短缺正在缓解,但俄乌冲突造成的原材料堆积和运输损坏,导致2022年大众旗下多个品牌全球销量呈下降趋势,全球销量约830万辆,同比下降7%,创11年来新低。与此同时,丰田再次超越了其全球销量。

从市场上看,大众在欧洲的交付量下降了10.4%到315.3万辆,西欧的主要市场交付了271.1万辆新车,同比下降了5.2%。受俄乌局势影响,大众在中欧和东欧的销量暴跌32.9%至44.19万辆。

在北美,大众全年交付84.3万辆新车,同比下降7.2%;在南美市场,大众销量也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8.0%至47.4万辆。 

2022年,大众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累计销量318.5万辆,同比下降3.6%,总销量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从品牌上看,除兰博基尼外,大众、奥迪、斯柯达、保时捷、宾利等大众集团在中国的销量均为负增长。其中,大众品牌(含捷达)销量为239.71万辆,同比下降1.3%;奥迪销量64.3万辆,同比下降8.4%;斯柯达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37.4%;保时捷销量9.3万辆,同比下降2%;宾利销量3655辆,同比下降9%。

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在新闻发布会

至于2022年的销售业绩,大众表示,2022年下半年供应链问题有所改善,下半年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12%,但仍无法抵消上半年交付量同比下降22%的损失。

然而,大众集团似乎并不关心销量的下降。

一方面,虽然销量没有达到预期,但收入却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大众集团销售额为2790亿欧元,同比增长11.6%;特殊项目营业利润为225亿欧元,同比增长12.5%;不包括在特殊项目中的营业利润率增加到8.1%。不难看出,自行车价格的上涨和保时捷的成功上市给大众集团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和利润率。

另一个原因是公众长期推广电气化转型的成果已经显露出来。

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在新闻发布会

2022年,大众集团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增长26%,占总交付量的7%。在中国市场,纯电动车型的交付量同比增长68%。考虑到中国市场新能源竞争的激励,虽然68%的增长远低于许多主流新能源汽车公司,但大众集团的电气化比传统巨头领先半步。

鉴于电气化转型的阶段性成功,大众集团计划今年推出新的ID.3、ID.7、ID. buzz长轴距版,CUPRA Tavascan和奥迪Q8 e-tron等车型将2023年财年目标为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占总交付量的10%左右,2030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占总销量的50%。

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

在新闻发布会上,大众集团表示,公司及其内部电池子公司Powerco将选择加拿大在欧洲以外建立第一家电池工厂,致力于本地化该地区的电动汽车生产链。与此同时,在与之签署谅解备忘录以确保获得电池关键原材料六个月后,大众公司于12月证实,它正在为加拿大工厂寻找位置。

对于加拿大来说,作为锂、镍、钴等矿产的大型采矿场所,加拿大正试图通过数十亿美元的绿色技术基金吸引参与电动汽车供应链各个层面的公司。

加拿大联邦创新部长表示,大众电池工厂是“加拿大本垒打”,并表示这是“加拿大历史上汽车行业最大的单笔投资”。

对大众集团而言,加入新的合资企业,在加拿大建立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是有利可图的。

由于欧洲汽车制造商可以寻求从美国气候法案中受益,该法案要求50%的电动汽车电池组件在北方制造美国汽车,并有资格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一年前,化学巨头巴斯夫还在加拿大获得了计划中的电池材料厂的土地,为美国和墨西哥的电动汽车市场服务。

从巴斯夫到公众,从巴斯夫到公众“落户”北美也反映了欧洲公司为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所做的努力,他们都希望利用美国去年推出的降低通胀的法案。

目前,公众透露,该工厂位于圣托马斯,并没有具体说明投资规模或产能。但董事会成员Thomas Schmall此前曾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大众第一家实现20GWh产能的北美工厂。

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在新闻发布会

长期以来,大众集团一直表示,鉴于运输物流成本高、供应链风险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高,正在努力在欧洲、北美和中国建立区域供应链,生产电动汽车。

以上只是大众集团电气化的冰山一角。大众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计划,大众集团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1800亿欧元(约13265亿元)用于电池生产、中国市场软件和数字化,并扩大其在北美的业务。

与此同时,未来五年,大众集团将投资70%的电气化和数字化软件。其中,电池厂和原材料采用150亿欧元(约1106亿元)。

在新闻发布会上,大众集团还表示,豪华品牌的布局,推出了基于SSP平台定位在卡宴车型上的保时捷纯电动SUV,代码“K1”,扩大其产品组合,并将于2027年上市。

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在新闻发布会

据报道,这款电动SUV提供了7个座位,这将不同于任何以前的保时捷大规模生产汽车。该车将在继续保时捷经典飞线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车辆性能、自动驾驶功能和驾驶舱体验。

大众集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被拉入价格战漩涡后,开始加快电气化转型,成为电气化转型“激进派”代表汽车公司之一,所以这一举动也是意料之中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电气化的公众行动。

头铁第三:坚持燃油&沉迷上市

虽然大众汽车已经大步走向电动轨道,但它并没有放弃对燃油汽车的投资。大众汽车表示,对内燃机技术的投资将在2025年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减少。

欧洲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发源地,“禁燃”时间表的确定标志着这条庞大而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加速了转型过程。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必须接受的现实,传统汽车巨头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

然而,在产业转型中,技术升级和模式重塑都影响着全球产业集群的调整。因此,许多享受燃料时代红利的传统汽车巨头不愿轻易放弃成熟的燃料汽车产业链和品牌红利。在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同时,他们也在探索减少内燃动力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前,奥迪宣布实施e-fuel再生燃料计划,试图通过使用碳中性燃料或可再生合成燃料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70%至95%;保时捷和兰博基尼也在开发合成燃料技术,旨在通过合成燃料保持内燃机汽车的竞争力,从而延长内燃机车型的销售时间。

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在新闻发布会

毕竟,电气化转型是一种长期的转型“烧钱”公众的销售是不可避免的。在转型过程中,由于供应链和物流问题,大众汽车业务部门的现金流下降到48亿欧元,远低于往年同期。换句话说,大众汽车集团的总现金压力也非常紧张。

延迟燃油车投资是投资燃油的有效方法之一,旨在转型。

增加现金流和收入利润的另一种方法是上市。

正如上述,尽管大众集团的销售额逐年下降,但其收入和利润却大幅增长。除了电动转型和自行车价格的变化外,保时捷的成功上市也是一个更直观的原因。

去年,保时捷在德国历史上第二大IPO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欧洲历史上第三大IPO使保时捷成为法拉利和阿斯顿·在马丁之后,第三个登陆资本市场的超级豪华品牌。最终,大众将保时捷上市价格定为每股82.5欧元,上市后保时捷品牌估值达到750亿欧元。

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在新闻发布会

根据大众集团的报告,2022年的利润率处于预测的8.1%上限。尽管供应链动荡拖累了其净现金流,但销售和利润仍超过2021年的水平。可以看出,保时捷的成功上市给大众集团带来了相当大的现金流和利润空间。

因此,在首席执行官Oliver中,尝到甜头的大众集团 在Blume的领导下,发起了对各品牌的模拟上市演习,预计将于6月21日在资本市场分享结果。事实上,保时捷的上市为大众集团各品牌的上市打开了机遇之门,上市演习作为培训活动,也是为了提高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电池部门PowerCo最有可能成为股市候选人。毕竟,路透社此前曾报道称,大众集团正在与投资者谈判,以便在可能上市之前购买该部门。

纵观这次年度新闻发布会,大众集团向外传达的无非是深化电气化转型,坚持短期内不放手的燃油车红利。虽然压力很大,但大众集团还是“头铁”向前。

头铁二:1800亿欧元加码电动化在新闻发布会

作为燃油时代的领导者,在电气化时代,大众集团以实际行动向电气化方向转变。与此同时,大众集团也在电气化的道路上不断与中国建立合作。中国市场将成为大众电气化转型的重要试验场和锻造场所。

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大众集团众多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因此,近年来,大众集团不断向中国市场投放ID.CARIAD中国软件公司在数字化上成立,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落地。

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大众集团再次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表示将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以追求中国本土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大众的衰落,背景在于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抓住了新能源、智能网络转型的机遇,推动汽车电气化、智能化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公众知道,追赶当地电动汽车的品牌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决心继续下去的公众仍然决定“头铁”向前。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0126118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