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赛力斯的成功让华为看到了智能选择模式的“甜头”,也将以此为模板,打造新的“汽车帝国”。
作者邓勇拓
崔力文负责编辑
编辑朱锦斌
旺季卖车,淡季换帅,已成为一种规律。
近日,汽车圈高层换人的消息频频曝光。丰田章男卸任总统前,王凤英成为小鹏第三任总裁后,引起轩然大波。此外,一直声称“不造车”的华为也在汽车业务部门进行了人员调整。这一次,震荡也不小。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汽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已被停职。据报道,华为BU正在进行多次人事调整,其中被认为是余承东最强对手的王军首当其冲。
对此,像“列文虎克”这样的网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成功发现了一些线索。
就在几天前,一张照片在互联网上流传。照片中,华为汽车 BU CEO 余承东和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出现在阿维塔的内部活动中,包括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 CEO 还有一些人,包括谭本宏,也进了镜子,但只有王军的身影不见了。而在此之前,经常为阿维塔站台的是王军。
这无疑增加了谣言的真实性。如果余承东真的赢得了华为汽车制造理念的“内部PK”,将深刻影响华为未来智能汽车三大业务的模式布局。
将结束华为HI模式?
春冬换律吕,天地换星霜。今年立春刚过,王军被停职的消息众说纷纭,这可能与其领导的华为HI模式发展不佳有关。
长期以来,主张不制造汽车的华为一直在努力扩大汽车圈的影响力,帮助汽车公司制造好汽车。目前,华为有三种方式可以帮助汽车公司“制造好汽车”:
一是传统的Tier1、Tier2身份供应汽车零部件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它主要为汽车公司提供电机、电气控制等单一部件。目前,大多数与华为合作的汽车公司都采用这种模式。
二是华为HI模式,即Huaweii Inside。华为将与合作汽车公司共同开发车型,并将配备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它包括三个计算平台和三个操作系统。北汽极狐和阿维塔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第三,是智能选择模式。华为将深入参与正常汽车公司将涉及的多个产品推广过程,如产品定义、车辆设计、销售渠道和品牌运营。现在,赛利斯与华为高度捆绑,共同打造AITO品牌,采用了这种模式。
诚然,第一种供应商模式只是在细分领域对汽车行业进行点对点的运输,这使得坚持“不制造汽车”的华为很难深刻感受到制造汽车的魅力。因此,后两种方式已成为华为更倾向的合作方向,并不断扩大其社交圈和影响力。
然而,华为HI和华为的智能选择似乎是他们的兄弟。为此,这种情况也让公司高层保持警惕。2021年,华为调任余承东为汽车BU CEO,此后,王军不仅被“明升暗降”
关于汽车业务,华为内部有一个公开秘密——华为HI和华为智能选择并行发展,华为HI toB,华为智选toC,两者可互补,共同依托华为强大的研发能力,帮助企业“造好车”。
这是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最初想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谁认为这已经成为华为未来在汽车领域发展的“竞争”。现在,当王军被停职时,这意味着华为的人工智能模式将难以继续前进。
极狐和阿维塔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华为HI和华为智能选择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选择两种模式的汽车公司代表在销售上形成了相当大的对比。
2022年,采用华为智选模式的赛力斯,凭借与华为共同打造的AITO问界,年销量突破7.5万辆,连续几个月月月销量突破1万辆。此外,AITO的第一款M5从3月份开始交付,显然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最大的黑马。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去年,虽然极狐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但年交付量不超过1.2万辆。特别是华为HI模式联合开发的阿尔法S全新HI版,从亮相到交付相隔一年,2022年销量只有100台,产品形象一落千丈。
另一方面,华为HI模式的第二款阿维塔11相对较好,但并不令人满意。华为、长安、宁德时代有三方“认可”,阿维塔直到2022年倒数第二天才开始交付。根据官方数据,截至今年2月5日,阿维塔11共交付了2000多辆新车。
因此,王军的暂停很可能与华为人工智能模式难以被市场接受有关。此外,在智能选择模式下,华为在技术和销售渠道方面有相当可观的利润,这就是为什么华为在这场战斗中更倾向于智能选择模式。
毕竟,余承东已经在去年的内部会议上发表了言论:汽车BU将在2025年盈利。
然而,选择人工智能模式的汽车公司和华为之间似乎有一些怨恨。极狐和阿维塔都试图把他们的车型放在华为的商店里,但更新的“进入中国”时间表一再推迟,这让汽车公司感到焦虑。然而,难以提高销售的表现使他们更渴望华为的销售网络和服务系统。
“按照他们(传统汽车公司)的模式制定产品计划,汽车卖不出去,反过来又骂我们,用华为的零部件,卖得很差。”在去年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余承东在许多合作伙伴面前说了这些话。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模式在汽车公司方面也受到了质疑。
事实上,华为HI和华为智能选择的本质区别在于“含华量”的区别。AITO问世界诞生后,四处可见的HUAWEI标志似乎让赛力斯失去了灵魂。但对赛力斯来说,灵魂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生存。
现在,当AITO问世界的交付结果公布时,无疑会让那些喝彩的人“打脸”。随着AITO越来越成为市场名人,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期待加入华为智能选择模式的行列。奇瑞和江淮是未来的新合作伙伴。
有趣的是,据奇瑞相关人员介绍,奇瑞与华为基于智能选择模式的合作将在奇瑞新的智能电动平台下建立,最终将利用“边界”品牌发布。该产品预计将与奇瑞新高端品牌的新车同时上市。此外,华为智能选择模式与江淮的合作也将在边界品牌下进行。
通过这种方式,极狐和阿维塔显然陷入了困境。北汽和长安支持的两个高端新能源品牌显然不会给太多的“华为”基因来提升自己的形象。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模式的“失宠”,两家汽车公司也需要重新审视合作形式。
在之前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名单中,极狐的第二款SUV车型阿尔法T5已经出现。根据申报信息,这款新车还将推出华为HI版,并将配备3款激光雷达和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预计将于今年正式发布并上市。
然而,北汽似乎正在探索新模式,并计划在智能选择模式下与华为合作。新车的内部代码是X80,它将基于极狐平台,但不会使用极狐品牌。该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届时将在华为的商店销售。作为人工智能模式下的另一个品牌,阿维塔的第二款车型阿维塔12也可能采用余承东主导的智能汽车选择模式进行新的探索。
毫无疑问,坚称“不造车”的华为在造车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汽车公司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4204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