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如果与其他企业和谐,如果作为供应商与其他存在,那么有点危险,就像今天的宁德时代,是动力电池当之无愧的霸主,只要汽车公司生产新能源汽车,就需要到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
然而,在统治动力电池市场的“漫长岁月”中,宁德时代虽然越来越强大,但却让下游汽车企业产生了“怨恨”。现在每个人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善良,但背后却有暗流。
暗流涌动
在去年的世界动力电池会议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说:“动力电池的成本已经占电动汽车成本的近60%。我们现在不是在为宁德时代工作吗?”
看似普通的调侃,其实把新能源汽车盈利的矛头指向了宁都时代。面对这样的调侃,宁德时代一笑置之,说自己也是“农民工”!作为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也在为上游原材料厂工作。但真的是这样吗?
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2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为294.6GWh,同比增长90.7%,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载量110.4GWh,总装车量为37.5%,累计同比增长48.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83.8GWh,占总装车量的62.4%,累计同比增长130.2%。
宁德时代去年的累计装载量为142.02GWh,占48.20%,几乎占去年电力电池市场份额的一半。今年1月,宁德时代宣布去年年度业绩预测,净利润高达300亿元。
嗯,宁德时代真的“不赚钱”,只是一个为上游原材料努力的“普通农民工”。去年的净利润是“1亿点”,生活“不好”。
虽然去年电池原材料上涨,但宁德时代影响不大,因为宁德时代不需要独自承担原材料上涨的风险。它可以将大部分压力转移给下游汽车公司,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风险。
承担风险的新能源企业苦不堪言,摆脱不了“卖一个亏一个”的诅咒,导致他们经常因为盈利而头疼,深夜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今年1月,许多汽车公司宣布了2022年的“预亏损”公告。几乎所有的新势力品牌都处于亏损状态,宁德时代的利润来源是新势力。换句话说,新势力“卖一辆就亏一辆”,而宁德时代则是“卖一辆就赚一辆”。
除了新力量,传统汽车公司也担心新能源汽车的利润,目前依靠燃料汽车利润支持新能源产品,如最赚钱的吉利,仍担心新能源汽车的利润,同时希望新能源品牌能够分割独立上市,以减轻其负担。
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动力电池的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实现利润的问题。“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传统汽车公司转型电气化缓慢的原因。只要解决动力电池的成本问题,利润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去宁”计划
因此,为了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尽快实现盈利,许多汽车公司应该摆脱宁德时代,选择开发自己的电池,以实现自给自足。
这里插一些题外话,汽车公司坚决摆脱宁德时代的导火索不是因为电力电池的成本,而是因为宁德时代越来越强大,赚钱没有错,但使用霸王条款,离谱的就业竞争协议,挤压上游供应链,是压垮骆驼的稻草之一。
在汽车品牌中,除了比亚迪,长城汽车在动力电池领域做得最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其蜂窝电池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以从中取得突破,开发出新的电池技术,开发出“无火”果冻电池,既满足了自给自足,又成为了动力电池供应商,从中获利。
威来汽车作为中国新势力巨头之一,在动力电池方面也做得很好。目前,动力电池自主研发团队的成立已经完成,自主研发电池将于2024年下半年大规模生产并上车。小鹏汽车也跟上了步伐,成立了“鹏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大多数其他品牌选择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合作,如理想、威莱、广汽、上汽等。;埃安选择与中国创新航空公司合作;大众与国轩高科技公司携手合作;即使是特斯拉的供应商也选择加入比亚迪,LG新能源、松下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专利因素,与埃安合作的中国创新航空公司被持有“专利棒”的宁王殴打。目前,中国创新航空公司正在继续上诉。一旦宁德时代在诉讼中获胜,中国创新航空公司将面临赔偿,涉及专利侵权的埃安产品也将被禁止销售。
埃安也知道利弊。如果你想依靠别人,你最好依靠自己。因此,埃安投资109亿元成为因派电池,将全面开放电池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链;计划在2024年3月前完成第一阶段6GWh2025年底批量生产线导入完成所有36条GWh导入生产线可满足60万辆车的装机需求,年产值将超过210亿元。
“宁王”也有焦虑
随着各大龙头汽车公司加入了自主研发电池的行列,宁德时代产生了一丝焦虑,觉得自己等不及了。因此,他们向竞争对手比亚迪学习,投资汽车产业链。据披露,宁德时代投资了115家企业,其中包括整车厂和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金额超过80亿元。当然,汽车制造自然是“宁王”的首选。
早在2021年5月,宁德时代就与华为、长安合作,推出了豪华智能品牌阿维塔,直接参与了阿维塔的战略决策,身份也由电池供应商转变为技术供应商,“宁王”就想从这次合作中学习汽车制造技术和汽车智能技术。
然而,在阿维塔推出第一款车型后,市场上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浪花,可能是因为该车型没有配备宁德时代的主要麒麟电池,也可能是因为保修问题,许多准车主退出了订单,可以说不利于教师。
作为一个聪明的商人,宁德时代知道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去年12月,他首先入股奇瑞母公司,成为第七股东;然后与华为签署备忘录,在“智能汽车选择”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然后与“老合作伙伴”长安汽车合作,成为新的合资子公司。
此外,去年10月,宁德时代还与越南汽车公司Vinfast合作,双方将深入讨论集成智能底盘,项目主要是研究滑板底盘、电池、底盘、线路控制和非承载车身结构,相当于CTC底盘电池集成后续进化。
滑板底盘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更好地整合电池和底盘,还可以再次升级线路控制转向、线路控制动底盘技术和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度高于目前应用的CTC底盘电池集成技术。
如果宁德时代能在滑板底盘上取得成功,再加上其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汽车公司购买,还能为未来的汽车制造做准备;虽然项目的未来仍然未知,但至少会减少当前的“宁王”的心理焦虑。
编辑总结
如果宁德时代没有那么多花,只是为了赚钱,上下游企业,那么你什么也不会说,毕竟,“宁王”自己,促进了中国电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但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上下游企业使用了一些不合理的条约,属于商店欺凌,当然,没有赚钱的企业联合抵制,分割其原有的市场份额。
原创文章,作者:EV智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06184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