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与华友钴业合作建设镍钴原料项目

根据大众集团(中国)的消息,近日,大众集团(中国)宣布与华友钴业旗下的江苏华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布“30”KW78KWh梯级移动储能系统试点项目全时域主动平衡。

据悉,发布的梯级移动储能系统是基于大众退役三元动力电池,采用华友退役动力电池快速分选技术、高效安全的BMS管理技术、全时域均衡技术等专利技术。大众集团(中国)和江苏华友在保持原有电池组结构的同时,为梯级电池应用量身定制了数字控制系统,保证了储能设备的安全运行。本产品具有电力补充、需求容量增加、峰谷削减、应急用电等功能,可通过智能匹配实现最佳电力运行。

储能系统将率先在华友钴厂投入使用,未来计划逐步扩展到大众集团在华生产基地。

大众与华友钴业合作建设镍钴原料项目

图片来源:大众集团(中国)

大众中国再次牵手华友钴业

事实上,储能系统的发布是大众中国与华友钴业在两个层面的二次合作。

一是退役动力电池市场的又一次探索性发展。储能系统发布前,大众中国和江苏华友利用大众退役动力电池打造低速两轮车梯级电池,推出试点产品。

二是电力电池产业链的深度合作。2022年3月,大众中国与华友钴业、青山控股集团签署了两份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一是三方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在印尼布局镍钴资源开发业务。合资企业规划建设规模约12万吨镍金属和1.5万吨钴金属,可满足约160吨GWh供应电池所需的镍钴原料。

二是大众中国和华友钴业计划在广西等地成立合资企业,从事镍钴硫酸盐精炼、三元前驱和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材料一体化制造平台。

从原材料制造到退役电力电池的梯队利用,大众中国与华友钴业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可见双方相互信任,探索构建新能源产业价值链的共同目标。据悉,在NEW AUTO在战略的指导下,大众中国将继续深化与华友钴等合作伙伴的探索,围绕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闭环价值链,涵盖从原材料获取到回收的整个过程。

华友钴业赢得了2023年第一个三元前驱体长单

12天前,即1月4日,华友钴业除了与大众中国的合作拓展外,还获得了2023年第一份三元前驱体长单。

当天晚上,华友钴业宣布公司与POSCO CHEMICAL CO.,LTD.浙江浦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华公司)分别签订了三元前驱体购买协议。

根据协议,华友钴及其子公司计划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向浦项化学提供约16万吨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此外,华友钴及其子公司计划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向浦华公司提供约1.5万吨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

一般来说,两份购买协议涉及的三元前驱体供应量达到17.5万吨。据行业公开数据估计,1GWh三元锂电池对应约1400吨前驱体。供应的17.5万吨三元前驱体对应的电池总容量达到125GWh,足以满足约16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用量。

华友钴业未在公告中明确公布交易价格。然而,三元前驱体在过去三年中的平均价格是10.7万元/吨-14.4万元/吨之间。2022年12月底,包括523型、622型和811型三元前驱体在内的价格约为11万元/吨-13万元/吨。粗略计算,华友钴业两份供应协议涉及金额约192.5亿元-227元.5亿元之间。

维科锂电池注意到,这是华友钴业在2022年7月底拿下特斯拉三年半前驱体长单后,再次拿下三年长单!

总结

无论是大众与华友钴业合作建设镍钴原料项目,还是浦项化工和特斯拉“扫货”三元前驱,背后的共同逻辑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向高能密度发展,高镍化趋势明显,预计后续正极材料高镍化将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目前,华友钴业在建三元前驱体产能32.5万吨(含合资公司),已开发批量生产多种8系、9系前驱体,储备多种高镍、NCMA2022年,前驱体新产品仍在全球积极建设或联合汽车公司共同建设镍钴资源项目,有助于在未来高镍化趋势中提前抢占位置。

截至1月17日,二级市场收盘,华友钴业报63.84元,总市值1020亿元。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8013886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