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万提了比亚迪元PLUS,2月后再开大众ID.3,车主想说句实在话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刘先生跟大大都上班者一样,希望可以不用为养车的问题忧愁,两年前他就筹算买辆新能源汽车,但心里有太多的挂念,不外看到新能源汽车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所以才下定决心采办一辆,可在选择品牌的时候有些纠结,比亚迪是国产新能源的代步车,而公共是终年并吞国内市场销量第一的合资品牌,而旗下的元PLUS和公共ID.3在价格上也有很大的重叠,面临这两款差不多的对手,刘先生终极还是入手了比亚迪元PLUS,在提车两个月以后,他再次开上公共ID.3,心里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16.5万提了比亚迪元PLUS,2月后再开公共ID.3,车主想说句实在话

刘先生采办的是比亚迪元PLUS的最高配车型,是售价为16.58万的2022款 510KM 旗舰型PLUS,而公共ID.3 2022款 Pro 极智版的售价是18.53万,略高于比亚迪元PLUS,当初刘先生会选择元PLUS,并不是由于价格上的原因,而是他感觉公共ID.3不够时尚,而比亚迪元PLUS散发出来的时尚感加倍合适自己的审美,况且在配置方面,两款车也有一定的差距,究竟国产车在配置方面的上风还是比力强的,况且元PLUS的续航方面更长,再说又是电池起家,固然可信度更高一些,接下来深入对照下这两款车,看看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16.5万提了比亚迪元PLUS,2月后再开公共ID.3,车主想说句实在话

在外观上,比亚迪元PLUS满身都能够散发出高级感,全新龙须与翼羽龙晶LED组合大灯交相呼应,篆体“元”字发光标识如一语道破之笔,使气力感和时尚感完全散发出来,而公共ID.3和大大都纯电动车一样,采用的是比力简洁的设计气概,车头是封锁式前脸采用了贯串式的设计,大灯下面还有六边形的阵列浮雕,看起来比力简单大气,比亚迪元PLUS有着内外兼修的颜值,整体看上去很是吸睛,虽然公共ID.3的内外饰在全系车中也算是比力新奇的,但依然无法摆脱公共透露出的那股老气,两台车有着分歧的气概,不外比亚迪元PLUS更招年轻人喜欢。

16.5万提了比亚迪元PLUS,2月后再开公共ID.3,车主想说句实在话

内饰上,两台车也有着分歧的气概,比亚迪元PLUS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健身房,因此在设计上别具一格,中控台有着肌肉型的流线设计,哑铃式的空调出风口也很有特色,握力式门把手以及跑步机式的中心扶手台,使时尚空气加倍浓郁,在配置上,比亚迪元PLUS也走在时尚前沿,VTOL移动电站、NFC解锁等都是公共ID.3所不具有的,公共ID.3则是采用了简洁的气概,车内没有太多的实体按键,材质上也连结了公共品牌的一贯作风,相比来说,比亚迪元PLUS的设计更加个性,而公共ID.3虽然看上去不廉价,但气概上比力普通。

16.5万提了比亚迪元PLUS,2月后再开公共ID.3,车主想说句实在话

在智能配置上,比亚迪元PLUS搭载的是12.8英微暇的悬浮式中控屏,配备5英微暇的全液晶仪表盘,内部使用的是DiLink智能网联系统4.0,公共ID.3则是配备10英微暇的中控屏和5.3英微暇的全液晶仪表盘,车机系统为公共的聪明车联系统4.0,功能上比元PLUS少了数字钥匙,在其它配置上,两者的差距很是大,比亚迪元PLUS比公共ID.3多了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自动泊车入位、陡坡缓降、低速行车警告功能,而公共ID.3多出疲惫驾驶提醒、缺气保用轮胎功能,相比来看的话,比亚迪元PLUS的配置更加丰富,而实用性也更强。

16.5万提了比亚迪元PLUS,2月后再开公共ID.3,车主想说句实在话

在动力及续航上,两台车都搭载了一台电动机,比亚迪元PLUS搭载的是前置永磁同步机电,最大功率为150kW,最大扭矩为310N·m,公共ID.3则是后置永磁同步机电,拥有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N·m,很明显比亚迪元PLUS的动力更强,破百时间仅需要7.3秒,而公共ID.3的实测破百时间为8.01秒,在电池方面,比亚迪元PLUS用的是自家的刀片电池,容量为60.48kW·h,纯电续航里程为510千米,公共ID.3搭载的是来自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容量为57.3kW·h,虽然与比亚迪元PLUS的电池容量差距不大,但它的纯电续航里程仅为450千米。

16.5万提了比亚迪元PLUS,2月后再开公共ID.3,车主想说句实在话

结语:16.5万提了比亚迪元PLUS,2月后再开公共ID.3,车主想说句实在话:“可以看到,虽然两款车在价格上相差不大,但实力方面的差距很明显”。比亚迪元PLUS在动力及续航方面有着明显上风,同时配置上也加倍丰富,尤其是智能驾驶方面,而公共ID.3虽然没有明显的上风,但实力上比力平衡,况且还有着公共的光环,所以在品质上也是值得信赖,通过这两款车也可以看出国产车和合资车之间的差距,虽然公共的影响力比力大,但比亚迪在新能源这条路上也很有话语权,至于如何选择,就要看消费者对哪个品牌的认可度更高了。

原创文章,作者:晓龙聊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3122524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