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2022Q3季报解读]营收同比飙升398.5%

近日,零跑汽车公布三季度财报。从财报成绩来看,有喜有忧。喜的是销量营收同比环比均出现大幅度增长,忧的是亏损同比扩大86.11%。营收同比猛增398.5%,销量能否穿越迷雾?详细来看,三季度零跑汽车销量3.56万辆,同比大增186%;营收42.88亿元,同比猛增398.5%。三季度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

近日,零跑汽车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从财务报告结果来看,有喜有忧。幸运的是,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亏损同比增长86.11%。

[零跑汽车2022Q3季报解读]营收同比飙升398.5%

营收同比飙升398.5%,销量能穿越迷雾吗?

第三季度零跑车销量3.56万辆,同比增长186%;收入42.88亿元,同比增长398.5%。

第三季度,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健康,这是零跑增长的基础。根据乘联披露的数据,9月份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值得一提的是,零跑销量同比增长186%,超过全国市场。

此外,零跑三个月累计销量3.56万辆,平均月销量超过1万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性能数据,9月份只有15家企业批发销量超过1万辆。

国泰君安认为,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650万辆,全球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零跑有望进一步实现销售突破。

[零跑汽车2022Q3季报解读]营收同比飙升398.5%

今年以来,零跑车的月销量一直保持在1万辆以上,但10月份零跑车的交付量突然暴跌至7026辆,危险警报响起。

零跑解释说,10月初浙江金华疫情导致工厂停产,新车型C01交付爬坡和C11增程试生产浪费了一些生产能力。年底零跑销量能否反弹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零跑汽车2022Q3季报解读]营收同比飙升398.5%

在售价方面,零跑车的平均售价约为12万辆。与上半年相比, 9.77 万元大幅增长。因此,收入增长率远高于销售增长率,零跑毛利率显著提高。

但第三季度零跑车毛利率仍为负,为-8.9%,比去年同期的-44.5%有了很大进步。零跑解释说,毛利率上升有三个原因:销售增长、车型结构改善和平均价格上涨。产品结构调整和价格上涨是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今年零跑的交付目标是12万辆,明年定在24万辆,充满信心。然而,10月份零跑的交付量有所下降。如果你想达到明年的目标,量必须在未来一年多内大幅增长。

近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发布了10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1-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443.2万辆,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7.6万辆,同比增长85.8%。从趋势来看,乘用车市场明年将保持100%的增长。虽然10月份零跑的交付量低于预期,但之前月销量一直稳定在1万辆。如果明年能跟上市场增长,月销量达到2万辆并不难。

同时,寄予厚望的零跑增程版车型——C11也即将推出。零跑高管认为,中国的增程式车型市场将有显著的增长空间,世界的销量也向市场证明了这一点,增强了行业对增程式车的信心。据悉,零跑增程车的价格比纯电动车便宜,在消费者眼里更划算,有望成为零跑的下一个爆款。

应对挑战,重塑估值逻辑

目前零跑的市值约为235.4亿港元,约187亿美元,理想约180亿美元,零跑市值远低于对手。今年金融市场动荡,连美国科技板块都成了重灾区,新能源汽车也未能独善其身。

[零跑汽车2022Q3季报解读]营收同比飙升398.5%

现金储备将成为征服市场的弹药成为征服市场的弹药。特斯拉来势汹汹,自主品牌在当地市场阻挡进攻就是胜利。截至2022年9月30日,零跑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现金、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长期银行定期存款余额约为117.8亿元。

公司创始人、CEO朱江明在财务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前进方向:

——推出零跑C01多场景智能豪华电动车。豪华定位意味着零跑想要提升品牌形象,而不是局限于低端。BBA市场正面临着比亚迪、极氪、理想、威莱等品牌的侵蚀,零跑不能落后。埃安也在攀升。小米的启示告诉后来者,如果品牌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固有的廉价和低端的形象,就越难摆脱。

——四季度推出C11增程版车型,丰富产品矩阵。

——第一批汽车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化迈出第一步,交付给以色列。

威来在德国发布了新车,比亚迪向海外扩张,上汽MG电动汽车在海外很受欢迎,海外市场为中国的独立能源汽车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目前,独立品牌电动汽车不追求销售,而是利用新能源东风来提高品牌知名度。比亚迪在新加坡的月销量只有100辆左右,但它已经向世界证明,它可以与特斯拉和传统的大品牌制造商竞争。

新能源汽车仍处于赛马圈地状态,市场将振荡,但整个行业向上的总体方向不应改变,电池价格上涨或补贴取消都不能改变趋势。

中国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650万辆,这一数字的意义往往被许多人忽视。去年,日本国内汽车产量约为784万辆,德国国内汽车年产量约为500万辆。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还有一个更有意义的可能性,那就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覆盖高中和低端汽车,尤其是高端汽车。即使在日本和韩国,他们的高端汽车在欧洲和美国的大型工厂面前也要逊色得多。中国的高端电动汽车已经扎根。只要它们茁壮成长,未来就会有希望。零跑推出零跑C智能豪华电动汽车01多场景可能就是这样。

知名投资者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特斯拉的成功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小奇迹。事实上,用电动汽车与燃料巨头作战是一个奇迹。事实上,中国电动汽车也在创造小奇迹。

虽然新能源汽车前景光明,但短期内风险依然很大,风险不可预测,投资者要谨慎!

作者:巴斯

文章来源:香港股票研究所

原创文章,作者:港股研究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8171469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