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和评级只是暂时的,他需要做生意越来越难
对马斯克来说,股价和评级只是暂时的,他需要“做生意越来越难”目前,将长期布局的大棋继续下去。
联名只有0次和无数次。
不久前,越来越多的奢侈品联名游戏,如Fendi和西茶联名茶,Lv联名Manner咖啡,特斯拉也在过去几年在社交网络上不断使用联名产品进行讨论。
6月26日下午,赫莲娜与特斯拉合作的消息率先出现在朋友圈。爆炸的点在于两个与风马牛不同的品牌联手做电音节,在中国7个城市依次开展活动。
赫莲娜应该是近两年国内护肤行业的宫殿级存在。昂贵的价格和高奢华的质地让无数女性屈服于它的绿宝瓶,特斯拉不需要解释太多。
截至26日,赫莲娜和特斯拉的官方声明已在微博上讨论了近1亿条。作者问我的朋友,你期待什么?大多数朋友回答说,他们不期待电子音节的内容,而是期待如何包装的过程。
顶流之间跨境联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品牌曝光度和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还可以实现名利双收。
在业内人士看来,依靠过去积累的经验和声誉并不能保证品牌的永久竞争力。毕竟,在年轻一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的影响下,该品牌正在考虑如何创造更受欢迎的商品,并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关注。
但是作为现在的汽车圈“顶流”,最近,特斯拉也遇到了麻烦“不顺”。
首先是股价。北美时间6月26日美股收盘时,特斯拉下跌6.06%,收于241.05美元/股。这是特斯拉今年1月31日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在此之前,特斯拉的股价就像坐在火箭上一样。在2022年遭遇历史上最大的年度股价下跌后,特斯拉的股价今年翻了一番多,市值接近万亿美元。即使在最近的股价下跌之后,特斯拉的股价区间自5月份以来仍上涨了约50%。
据彭博社报道,当天,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将特斯拉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并指出股价大幅上涨,但利润承压。
据彭博社报道,高盛的评级下调是过去一周的第四次。
高盛认为,鉴于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可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充电、储能、软件/FSD和服务,并通过直销模式销售),特斯拉在长期增长中处于有利地位,但估值已反映在股价中。德拉尼及其团队表示,在最近的大幅反弹之后,市场给特斯拉的估值已经超过了该股的长期机会。
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莱上周也降低了对特斯拉的评级。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莱指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可能被迫降价,其利润面临负面修正的风险。因此,未来对特斯拉的利润预期可能会下降。
摩根士丹利将特斯拉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摩根士丹利认为,此前的上涨已将特斯拉股价推高到“合理水平”。巴克莱表示,该股涨幅过大、过快,并质疑特斯拉最近的基本面。
就在上周,华尔街警告说,特斯拉的闪电飙升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投资者对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潜力过于乐观,该股已经出现了“超买”。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分析师目前平均预计该股将在未来12个月内下跌12%。数据显示,华尔街对特斯拉的评级为20“买入”、20个“持有”、9个“卖出”。
但对马斯克来说,股价和评级只是暂时的,他需要“做生意越来越难”目前,将长期布局的大棋继续下去。
所以结束了“中国行”随后,马斯克迅速准备在北美市场“加电”。
在福特和通用上周宣布将采用特斯拉的充电标准后,特斯拉赢得了一些朋友。新车制造商Rivian最近也宣布与特斯拉在充电标准方面保持一致,包括现代汽车Stellantis、梅赛德斯-奔驰等纯电动车型也将采用特斯拉充电标准。
想象一下,特斯拉、通用汽车和福特在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约占70%。如果三大汽车公司共同完成充电标准的统一,预计特斯拉将“一统北美”,特斯拉紧紧抓住市场优势,从基本充电布局补能问题出发。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统一标准化和秦统一七国一样难。首先要解决利益标准,然后是安全标准。光是这两个项目就几乎毁掉了一家汽车公司流动资金链中最大的开支。
目前,德克萨斯州作为特斯拉总部和新超级工厂所在地,已经率先公开强迫该州所有直流快速充电器同时配备CCS和NACS连接器。
当然,好消息也相当明显。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通过与特斯拉NACS的合作,博拉曾透露,通用汽车可以节省4亿美元的充电建设成本。
特斯拉免费向其他竞争对手开放标准和充电网络。事实上,每个人在1000亿元的布局前后都携手合作。在资本市场上,许多投资银行已经帮助特斯拉计算了一个账户。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假设未来电动汽车里程普及率将达到30%、特斯拉充电站占市场份额的80%、到2030年,特斯拉的充电业务利润率将达到70%,其估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
许多国内分析师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竞争轨道将从单一车型、智能和渠道转向充电和能源补充。目前,这种先发优势可能不够明显,但随着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补充能源最终将成为轨道上最重要的结构,当时特斯拉等具有自身充电和能源补充基础的汽车公司是绝对优势。
此外,就在今年,特斯拉在中国的业务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包括新的发电、输电和供电业务(核电站运营和建设除外)。各种迹象表明,特斯拉正在进入中国的电力市场,并希望引发一段时间“血雨腥风”。
然而,由于中国电力行业长期受到两网五大发电巨头的控制,外国和尚特斯拉对中国电力市场持乐观态度“经”吗?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28229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