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给人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无疑是降价,而且是无休止的降价。
2023年的降价从特斯拉开始。东风品牌在3月份发扬光大,下半年甚至开始月降。降价逐渐演变成每月的固定节目。甚至看哪些品牌降价,降多少,降多少车型,如何降价(是金融政策、现金折扣或积分兑换)。精彩程度堪比每个品牌的月度销售公告,甚至更有意思。
然而,对于汽车公司来说,降价在年初和年底有不同的意义,对不同的汽车公司有不同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更加生动精彩。
从年初到年底
面对从年初到年底的降价,我相信很多汽车公司都有不同的心态。深蓝CE0邓承浩曾在今年4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论坛上表示,如果新能源制造商想要达到50%-80%的市场份额,他们肯定会对燃油汽车发动价格战。
那时候,似乎还是充满了信心。
12月,邓承浩在前几天举行的2023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说,“价格战一个接一个,许多产品的价格远远偏离了价值。就我个人而言,这不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真正高质量发展。”
看不见,此时的画风已经变了,从“一定要发动价格战”到“这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是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真实心理写照。
这和叶公好龙有些相似。我以为我是通过降价这个游戏来倒燃油车的,收获了销量和利润。没想到现在价格战越来越激烈,销量没有收获多少,但是利润严重亏损。
目前,在新能源领域,除了比亚迪和理想,其他品牌都面临着实现目标的巨大压力。就连广汽埃安,长期月销量仅次于比亚迪,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43.40万辆,仅达到全年50万辆目标的86%。像小鹏、蔚来、哪吒、零跑等品牌,前11个月累计销售完成度并不理想。蔚来汽车1-11月交付14.2万辆,年度目标仅为24.5万辆的57.95%;前11个月,小鹏汽车共交付12.14万辆,年度目标达到20万辆的60.7%;1月至11月,共交付12.55万辆零跑车,年度目标完成20万辆的62.75%;1-11月,哪吒汽车交付12.24万辆,全年目标达成率仅为48.9%。
所以问题是,为什么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年初仍然充满信心,在年底感到沮丧?作者认为,他们认为价格战太理想化了,价格战无法控制。就像吃上瘾药一样,总是吃上瘾,很难戒掉。
就连特斯拉也搬起石头砸了脚。作为2023年价格战的始作俑者,特斯拉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8.53亿美元,大幅下降44%;第三季度市场累计销量为43.51万辆,环比下降6.7%,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市场预计第三季度销量为45.67万辆。
与比亚迪相比,销售差距进一步扩大。就连华尔街的老人也批评马斯克,说他发动了一场特斯拉无法获胜的价格战。为了增加利润,特斯拉在第四季度逆市上涨。这表明年初的降价策略失败了。
问题是,特斯拉的价格上涨仍然可以出售。非领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敢提高价格,因为当你上涨时,订单必然会被其他继续降价的公司抢走。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只能把价格战打到底。就连中国汽车协会的价格联盟失败也说明了这一事实。
感觉各不相同
当价格战达到今天的悲惨程度时,每个汽车公司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销售,尽可能多地收获销售。不以销售为目的的降价注定是无效的。只要销售额增加,赢得市场份额就是赢家。
即使是巨大的损失也毫不犹豫。
我们以威来汽车为例。2023年,威来汽车面临经营压力。财务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威来汽车累计亏损超过153亿元。由于业绩不佳,威来最近裁员了10%。
即便如此,蔚来也开始降价。几个月前,蔚来主要SUV车型ES8、ES6、EC6以权益调整的形式进行了改款,实现了全系列降价“3万元”,变相调整价格。
更不用说,效果真的很好。蔚来是在6月份进行的“调价”是的,7月份销量超过2万辆,创下了月度销量纪录。一直浓眉大眼、高高在上的蔚来都降价了。你能忍受吗?
然而,蔚来汽车很快就回到了原来的形状。如果未来几个月销量没有大幅提升,不排除蔚来会进一步降价,但肯定会以全新的名义出现——倒驴不倒架,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头号选手,比亚迪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268.33万辆,距离年度目标300万辆只有一步之遥。可以说比亚迪在2023年的表现非常强劲。
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比亚迪的超高销量也是基于降价。就在11月,比亚迪连续两次调整价格,几乎所有流行车型都包括在内,加上12月1日“燃油转订基金活动”,可以说,比亚迪为了冲击销售目标,尽了最大努力。
比亚迪降价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都背着KPI,但是这么频繁的降价有些。“赶尽杀绝”意思是比亚迪的体积太大,多年来一直深耕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与同行相比优势太明显。财务报告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的汽车毛利率约为22.2%,比特斯拉高出6.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比亚迪仍有足够的降价空间。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降价在不同的时间阶段给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感受。对于比亚迪来说,降价很容易。对于其他新能源品牌来说,降价是一杯上瘾毒药。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的市场行动,这是中国汽车市场最有趣的地方——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直播车市
虽然我们正在见证历史,但作为消费者,作者仍然希望中国市场蓬勃发展。毕竟,充分的竞争可以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的利益,一个主导地位只能让消费者遭受痛苦。十年前,每个人都经历了合资企业品牌的傲慢。
你怎么想呢?
原创文章,作者:直播车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82214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