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3年3月3日,杨青开始主持东风公司工作,10月27日担任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九个多月来,东风公司换了新颜。
东风公司于11月10日交出了一份“东风答案”,它不仅展示了央企在十四五上半年转型的新成果,也拉开了以杨青为舵手的东风公司十四五下半年转型的新序幕。
在当晚的新闻发布会上,杨青总结了东风十四五上半年的成果——完成新能源品牌、平台、商品、关键总成和核心技术资源的战略布局“自主乘用车 商用车 合资自主”多战线、多品牌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根据规划,东风公司将在十四五后3年(2023-2025年)推出21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和17款新能源商用车基础车。到2025年,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0多万辆。
蓝图似乎早在他的脑海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杨青主持了工作,掀起了许多改革,其中三项是重大的。
第一,实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集团高层领导,集团总部上阵,调整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重大管理体系。
二是优化新车型项目管理制度和机制。推动PM(车型项目总监)制度管理转型,配合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三是实施新能源“跃动工程”。建立研发总院,建设“1 n”研发体系以新能源转型升级为重点,深入整合集团研发体系和研发资源,全面提高研发效率。
十四五下半场该怎么打?
根据杨青在东风公司工作以来的一系列行动,可以概括为:大力整合和收集资源,从分兵突破转变为集团军作战,赢得转型发展之战。
蝴蝶变后的东风正在挺过风暴,走向新的生活。杨青希望能带领东风人建设“三个东风”——绿色智能电气化的东风,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的东风,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东风。
01
整合资源,集团结束
改革是领导工程,领导要有决心和勇气。
这艘巨轮在东风已经航行了54年,拥有近13万员工在庞大的制度下,打破原有的规则,重塑新的制度,是极其困难的。
然而,改革是形势所迫,是大势所趋,是箭在弦上。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戏规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风公司是时候改革了。
东风公司在1月举行的2023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年行动转型升级”。在4月10日开幕的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新闻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上,此次行动向公众发布。
其目标是到2024年,东风独立乘用车主要品牌新车型100%电气化;到2025年,东风独立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售比例将达到1:各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乘用车品牌的7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东风公司必须努力独立乘用车,特别是在新能源层面。
自十四五开始发布“东方风起 科技跃迁”自战略以来,东风公司已经建立了M 三大乘用车新能源平台,如TECH猛士豪华电动越野架构、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DSMA多能低碳节能模块化架构等,还推出了节能、混合动力和纯电动“马赫动力”品牌。这些技术为东风自主乘用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此基础上,东风公司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8月16日,东风公司向外界宣布实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调整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的重大管理体系。
其核心是东风公司总部直接经营东风独立乘用车业务,集团综合管理“东风”东风风神,东风e品牌旗下π、东风纳米等三大产品系列品牌。一般来说,即“公司高管出征,集团总部上阵打仗”,发展全集团的力量“东风”品牌。
此后,上述三个产品品牌的商品规划和项目管理集中,实现了商业企业、制造和营销的集中。东风公司成立了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和乘用车制造总部,负责三个产品系列品牌的营销和制造。
东风内部人士评论道:“这是东风自21世纪以来实施的最重要的管理体系调整,是实现东风公司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目标的重要布局,是实现东风公司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背水战争。”可见改革力度之大。
如今,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品牌定位更加清晰——风神加快了从燃油车向节能车的转型,eπ纳米面向主流电动汽车市场,纳米面向小细分市场。
除了东风品牌,还有蓝图和猛士。前者面向社会新骨干,打造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后者是为越野爱好者定制的,打造豪华电动越野品牌。与东风品牌合作,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形成东风公司的合力。
东风公司于11月6日宣布实施新能源,以深入整合集团资源,打造高效协同研发“跃动工程”,东风研发总院成立,东风研发总院成立。“1 n”研发体系。
“1”也就是说,在原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研发总院调整成立了7个中心,包括科技规划中心、先进材料与先进技术研究中心、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和造型设计中心。
R&D总院负责全集团乘用车的技术规划和R&D,负责造型、架构、动力总成、智能软件、先进材料、验证等一般技术的开发,建立技术储备货架,实现从技术生产到落地的全过程管理和实施。同时,直接负责东风乘用车公司和猛士汽车科技公司的产品开发。
“n”也就是说,在R&D总院的统一管理下,各事业单位的R&D力量承担上装开发和适应性开发的任务。
“1 n”通过资源整合,促进系统、流程、标准、信息系统、工具等技术底层逻辑的整合,实现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技术发展的统一规划、集中研发和资源共享。
在这个系统下,每个分支(子)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按需点单”,快速响应市场,进一步提高R&D效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在三年的转型升级行动中,东风预计将在自主新能源领域投资500亿元,加快行业领先人才的引进。目前,研发中心已在武汉建设,总投资5.2亿元,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
帮宁工作室认为,这两项改革行动是集团个人结束、集中资源和力量、提高效率和协作能力的体现,不仅有利于打造竞争平台和热门产品,而且有利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概念。
02
机制创新,唤醒血性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焕发新的活力,企业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特别是机制制度创新,形成动力。
为确保新车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运行,创造更具竞争力的商品,东风于9月7日举行了新车型项目目标责任书和赌博协议签署仪式,促进了PM系统管理的转型,并匹配了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在PM系统管理转型方面,PM负责新车型全生命周期的销售和收入目标。通过加强项目球形组织模式,我们可以在PM的领导下,通过规划、研发、采购、营销等环节实现项目目标;通过建立三级会议机制,确保项目运行效率的提高。
在完善项目配套机制方面,通过提高PM考核权限、出台激励措施、更新管理手册等措施,真正实现PM管理、敢于管理和管理。
杨青在签字仪式上表示,希望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新车型“高目标、高激励”模式,打造爆款车型,更好地支撑和保障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和集团“三年行动转型升级”。
他认为,新车型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方案有两个特点:
一是打破以往上下级管理的垂直管理模式,加强横向支持,实施矩阵管理。PM作为甲方,与乙方项目副总监、乙方部件、金融支持单位、乙方人力资源部、战略规划与技术发展部、财务规划部、管理部等集团职能部门签订赌博协议,有权评估乙方,真正调动公司所有相关资源。
二是加大赌博力度。新车型项目管理不仅管理新产品上市,还管理其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小变化和大变化,对新车型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新车型项目关系到东风未来的发展,保证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是东风必须赢的战斗。
两个多月后,11月27日,东风公司2023年PM精英训练营开幕,为期12天的51名学生参加。通过提供角色认知、战略管理、营销三段论等理论课程和实践演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逻辑思维、资源协调等技能,真正实现PM管理、敢于管理和管理。
为深化改革,提高高管任期制度和合同管理质量,东风公司还于11月6日宣布实施月度“双目标”刚性考核机制。
“双目标”刚性考核机制,根据当前业务目标和MTP中长期能力提升目标,对东风公司下属各级单位进行考核,对东风乘用车新车型项目总监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最终调整,促进高管能够上下规范化。
实现当前业务目标和MTP中长期能力提升目标,与高级管理人员工资支付和岗位调整联系,旨在通过评估改革促进思想改革,层层传递压力,激发高级管理人员的血液,不仅鼓励他们承担责任,积极追求当前业务结果,而且强调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点。
在内部演讲中,杨青强调,转型发展的战略图景清晰可见。战略确定后,干部是关键因素。他希望散发出东风干部应有的血液和努力,不怕困难和挑战,向内,敢于改变,带领全体员工走出一条血路。
在杨青的主持下,东风公司刀刃向内,积极推进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体现了改革者的勇气和决心。对于东风公司的团队来说,只有投身于游戏,真正放手,才有机会留在牌桌上,成为新车时代的主角。
03
帮助合资企业,协调发展
合资品牌在东风公司未来发展蓝图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几乎所有合资品牌都面临着份额下降、新能源转型缓慢的挑战。然而,在合资企业的新时代,中国母公司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可以使合资品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东风作为中国股东,在2023年为神龙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两次重要帮助。
一是推动神龙公司“10·19变革”。10月19日,东风与神龙达成了工业房地产交易和租赁协议,前者购买了位于湖北武汉和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结构。双方还达成了租赁安排,东风将目标资产出租给神龙。
帮宁工作室将此举称为神龙汽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0·19变革”。通过此举,东风公司利用系统优势,帮助神龙汽车融入东风新能源业务领域,加快神龙汽车转型,激发活力。
同日,东风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东风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股东对神龙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调整安排。
东风表示,将继续支持神龙汽车发展新模式,激发新的商业活力,利用系统优势帮助其积极融入东风新能源业务领域。
另一方面,根据东风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和业务需求,充分利用神龙汽车全球基准工厂的优势资源和现有生产能力,充分发挥集团制造资源的协同作用,加快东风新能源的推广“跃迁行动”布棋落子。
其次,11月12日,东风乘用车与神龙汽车首款车型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不仅是东风集团支持神龙汽车新能源发展的具体实施,也是神龙汽车实施战略转型、融入东风独立事业的开端。
针对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两大合资品牌,东风与日本股东讨论的新战略是同时发展合资自主品牌。
在东风日产方面,借助启辰品牌,促进东风日产新能源事业的快速发展。东风日产启辰打造“三横三纵”其中,技术矩阵,“三横”代表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三纵”代表混合动力、纯电、氢能等三条技术路线。
在11月举行的广州车展上,代表“三纵”的启辰大V DD-I插混,启辰VX6(纯电)、启辰大V 氢境(氢能)集体亮相,展现了启辰发展新能源的实力。
东风公司与日产汽车全面合资的结晶——11月11日,东风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同日,东风有限公司发布“启DNA ”战略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蓝图:增强合资企业自主研发实力,加快合资企业主导新产品投放,提高合资企业全球化能力,优化整合合资企业业务板块。
杨青表示:“作为股东,东风公司将继续全力支持东风有限公司的未来发展,全力支持东风有限公司‘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为世界,’在发展理念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国际化进程,帮助东风有限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高点,促进东风有限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此前,11月9日,杨青到东风有限公司东风日产进行调查时表示,东风日产应以再接再厉的态度带领团队赢得一场又一场小胜利;“追赶者”姿势,坚定“打就打胜仗”信心,提振“赢就赢全局”努力为东风公司的转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东风本田推出全新能源品牌。9月21日,东风本田发布全新品牌——这是主流合资汽车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该品牌针对Z一代用户,第一款概念车已经出现,基于新的智能电动平台,第一款大规模生产车预计将于明年夏天出现。
在中外股东的支持下,灵通将确保整个价值链的高质量和可靠性,整合强大的本地供应链系统,匹配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高效研发能力,带来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下一个变化是东风商用车,帮宁工作室了解到,这个变化也是一个大手术。
根据官方产销快报,东风公司今年1月至11月累计汽车销量约218万辆,同比下降约 18.2%。其中,岚图品牌在乘用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11月份交付量为7006辆,同比增长365%,1-11月份累计交付量较同期增长129%。
出口业务也很突出。今年前11个月,东风公司出口汽车20.4万辆,同比增长13%。东风进出口公司出口销量40907辆,同比增长81%,东风核心自主品牌风神、蓝图、东风商用车出口销量翻了一番。
其中东风风神品牌出口10287辆,同比增长141辆%;东风商用车出口11269辆,同比增长169辆%;岚图品牌出口4527辆,同比增长436辆%。
对杨青和东风公司来说,下一步主要取决于主流市场“东风”品牌能否爆发,是东风公司乘用车板块规模增长的核心。而且“东风”三大品牌系列都处于竞争激烈、市场巨大的领域,杨青及其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九个多月,掀起“三大变革”,剑指“三个东风”,东风蝶变新生。这不是杨青团队与时俱进的赌博吗?东风公司对行业变革的响应不是吗?
原创文章,作者:帮宁工作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82214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