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作为全球纯电动汽车的绝对领军人物,从技术到市场,没有哪一家新能源车企不以超越它为终极目标。当特斯拉借助中美欧全球产业链打造百万辆产销量规模之时,深居中国的比亚迪成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车企。
作为全球纯电动汽车的绝对领军人物,从技术到市场,没有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不以超越为最终目标。
当特斯拉借助中美欧全球产业链打造百万辆产销规模时,深居中国的比亚迪成为唯一能与之竞争的汽车公司。
当BYD仅在中国单一市场快速实现年产销数百万辆时,BYD也开始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同时继续大规模扩大产能,以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这是日本和欧洲两个发达的汽车市场。
我记得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与特斯拉隔空对话,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当时辩论的主题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随着国家对自动驾驶实行更加严格谨慎的政策,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普及遇到了严峻的时间和政策考验。
最后,与特斯拉在国际市场上领先的不是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而是比亚迪的元、唐、汉三驾纯电动马车。
威来、小鹏、岚图等造车新势力集体出海时,中国汽车出口超过德国,仅次于日本。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和大规模出海,中国汽车出口将继续加速增长。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预计将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基地,这将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2022年9月,比亚迪201、259辆出口乘用车736辆。10月,销量增加到217、816辆,月出口量增加到9、529辆。其中,第一批出口元家族车型两个月累计出口量高达13、498辆。
难怪有传言说比亚迪计划订购多达8艘可装载7700辆汽车的滚装船,总成本近50亿元。
采取预防措施,如果自建团队是真实的,这意味着比亚迪计划的出口量已经达到了自建团队的规模:一个可以控制物流成本,另一个可以通过汽车出口的最后一公里,掌握未来出海的主动性。
比亚迪的销量从2021年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翻倍速度增长,当威小理等新车势力的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朝着2万辆的目标前进时,受产能限制,相关车型的交付时间不断延长。
从王朝车型到海洋网军舰和海洋生物DM插电混动和EV比亚迪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品类最丰富的汽车企业,纯电两大新品类。
更重要的是,汉、唐、宋、海洋网驱逐舰05、海豚豚和海豹几乎都很畅销,成为各个细分市场的龙头车型。
自主传统车企一直依靠一两款爆款车型来支撑销量规模,比如哈弗H6、长安CS75和传祺GS四等明星车型,而比亚迪则打破了自主品牌发展的牢笼。
随着全国汽车和三电系统生产能力的释放,比亚迪的新车交付时间正在缩短。可以预测,比亚迪的销量将继续快速增长。同时,也有能力腾出手来满足海外用户的需求。
比亚迪在销售渠道上与世界各地的经销商达成了合作和大规模采购计划。目前,出口物流已成为保持稳定出口的关键。
拥有自己的专属船队,成为比亚迪在可预测、不断增长的出口量背景下可能而必要的选择。
在相同的百万产销规模下,比亚迪依赖中国的单一市场,而特斯拉依赖中国Model 3和Model Y两款主力车型驰骋全球市场,各有千秋,河水不犯井水。
与中国市场的全系列车型不同,比亚迪主要在海外市场推出汉EV、唐EV和元等少数主力纯电车型,精品车型战略与特斯拉相似。
虽然特斯拉的绝对特点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但电动系统是用户购买汽车的主要原因。欧洲汽车公司的油改电车型销量可观,更不用说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本地纯电动车型了。
威莱向欧洲出口电力交换和服务系统,小鹏汽车推广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这意味着它们需要比中国市场花费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时间,让海外用户接受中国品牌的新电动智能汽车产品。
比亚迪电动汽车以船队为基础出海,从一开始就是电动汽车市场的大规模销售。
无论是借助当地优秀的经销商体系,还是纯电使用习惯的无缝连接,比亚迪的出海之路都是C位出道。
特斯拉的全球努力为比亚迪带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全球机会。当特斯拉遇到比亚迪纯电时,当Model 与比亚迪汉相遇,这一新能源汽车的历史碰撞,由中美两大汽车公司在欧洲这一汽车发源地上演。
这是一场关于全球市场地位的争夺战,也是绿色能源梦想交汇的完美乐章。
原创文章,作者:TMC动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10221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