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Introduction“老大、老二打架,往往遭殃的是老三。”作者丨崔力文责编丨曹佳东编辑丨朱锦斌上月,在文章《特斯拉,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一把刀》中,曾展开讨论了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位于中国今年是否存在降价的可能性。十分巧合的是,几天之后,这把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刀没有太多预兆的落下了。
导语
Introduction
老大,老二打架,老三经常受苦。
作者崔力文
曹佳东
编辑朱锦斌
上个月,在文章《特斯拉,一把刀挂在所有汽车公司的头上》中,我们讨论了这家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今年是否有降价的可能性。巧合的是,几天后,所有汽车公司头上的刀都没有太多的预兆。
北京时间10月24日上午8点,特斯拉突然在官方微博上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大陆正在销售Model 3及Model Y价格调整,调整后Model 3车型起价265,900元;特斯拉Model Y车型起价为288元,900元(均为补贴后起价)。
此外,下面还补充说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上牌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消息一出,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可谓倾巢出动。仅从微信朋友圈的场景来看,用抢白菜来形容Model 3与Model Y降价后的终端反馈并不过分,大家都很忙。
此时此刻,随着事情的逐渐发酵,一种声音慢慢出现在行业中:特斯拉的降价直接扼杀了大多数品牌电气化的希望,更具成本效益Model 3与Model Y,已经把对应的车和SUV细分市场的潜在客户已经收获。
至于答案,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可能不完全同意。的确,一旦陷入恐怖的价格战,在垂直供应链和制造端没有太大成本优势的新势力造车,必然会首先受到很大影响。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像大众、丰田、本田、日产这样的传统合资品牌也会感到深深绝望,生活在一条尚未奠定坚实基础的新轨道上。
但这似乎不包括比亚迪。正如今天文章标题中提到的,前者降价,后者不是很慌张。至于背后隐藏的道理,很简单。老板和二胎打架,经常吃亏的是三胎。
事实上,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还有许多其他行业可以从中吸取教训的例子。例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的竞争导致百度市场价值下降,开始被边缘化,并被一些国内新兴互联网公司超越。
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机上的疯狂内卷加速了诺基亚的退出。即使在凉茶饮料中,加多宝和王老吉的手脚几乎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因此,无论出于什么考虑,特斯拉都带头选择落下刀,比亚迪所能做的就是面对面。
幸运的是,就目前的论点而言,这家长期以来一直以新能源领导者为主的汽车公司的情况是乐观的。其中,最令人信服的是刚刚发布的财务报告。
从第三季度来看,比亚迪收入11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59%;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创下单季度新高;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3.35亿元,同比增长930.48%。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收入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比亚迪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910.37亿元,增长185.62%。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利润。根据相关财务报告,2019-2021年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4亿元、42.34亿元、30.45亿元、88.93亿元。
从今年三个季度的表现来看,比亚迪今年的利润继续增长,其中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是第二季度27.87亿元的两倍,是第一季度8.08亿元的三倍。
在之前的业绩预测中,它率先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保持强劲增长,继续创下新高,市场份额领先,继续加强,同比和环比大幅增长,促进利润大幅改善,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压力。
类似的是,上个月初,我亲眼目睹了比亚迪9月份的销量超过20万辆大关,并继续创造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我还写了一段话:到目前为止,这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无疑已经实现了销售产品资金的爆款目标,插入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力两条技术路线并不容易携手并进,相互的内耗并不明显。
此外,根据上述趋势,未来几个月终端销售的可能性将逐渐逐月上升,最终实现年销售180万辆的目标并不太困难,甚至领先特斯拉赢得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冠军,这也是肯定的。此外,预计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也将继续创下收入和净利润的新高。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作为最大的敌人,特斯拉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几个关键数据显示,总收入达到214.5亿美元(约1554.6亿元),同比增长56%;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到32.9亿美元(约237.7亿元),同比增长103%,连续13个季度盈利。
相比之下,尽管比亚迪卖出了更多的新车,但他赚的钱显然不如这家美国汽车公司。接下来,如何提高自己的吸金能力是前者面前仍需关注的痛点之一。
当然,尽管特斯拉降价对比亚迪的整体影响并不明显,但它仍然需要等待时间给出反馈,比如比亚迪汉、比亚迪海豹、比亚迪唐,包括即将上市的护卫舰07。
简而言之,还是那句话:老板,第二个打架,经常遭受第三个。可以预见,一方面,特斯拉和比亚迪之间的竞争只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给弱者留下了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01201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