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维小尼;编辑 | 郭郭→这是《环球零碳》的第395篇原创在中国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交通运输行业的排放占总排放量的9%左右,大概10亿吨,是能源生产和工业之后的第三大排放源。虽然占比不高,但脱碳难度还是很大的。交通运输行业包括公路、铁路等道路交通,也包括航运、航空等水运和空运交通。
撰文 | 维小尼;编辑 | 郭郭
→这是《环球零碳》第395篇原创文章
在我国100多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交通运输业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9%,约10亿吨,是能源生产和工业之后的第三大排放源。虽然比例不高,但脱碳还是很难的。
运输业包括公路、铁路等道路交通,还包括航运、航空等水运和空运。
根据《中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的数据, 在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部门排放中,道路交通排放占84.1%。作为制造业、生产大国和世界领先的在线消费经济体,中国货运能耗占50%,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37%。
此外,在道路客运方面,汽车和摩托车的能耗占45%,公共交通只占4%,而自行车的排放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我们能抓住汽车和摩托车的牛鼻子,交通减碳将带来巨大的减碳效果。近年来,为了摆脱石油70%以上的外部依赖,确保能源安全,中国全力支持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交通的脱碳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中国汽油消费达到了顶峰 乘用车碳达峰基本实现。如果建立这一观点,就意味着中国可能比2030年提前多年实现碳达峰。
01 2018年,中国汽油消费达到顶峰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汽油表观消费量(指当年产量加净进口量)达到12644万吨峰值后,未来几年持续下降。
崔东树在《中国汽油消费已达到峰值-乘用车碳达峰基本实现》一文中表示,自2018年到12644万吨以来,中国汽油消费呈现高波动,其中2019年为12517万吨,2020年为11620万吨。
虽然2021年中国汽油表观消费量反弹,但为12282万吨,较2020年增长662万吨,同比增长5.7%。但比2018年峰值12644吨下降3%。
今年仍在下降。截至2022年8月,累计汽油消费和单月汽油消费均呈负增长。国家发改委运营局于2022年8月发布全国成品油运营快报, 1-8月,全国成品油消费量为22579万吨,同比增长0.7%,但汽油和航空煤油同比下降6.4%和29.6%,柴油同比增长13.7%。
这意味着近四年来,汽油消费量没有超过2018年的高点。
02 进口原油也在下降
中国原油进口量对外依赖性很高,超过70%。
进口原油主要用于提炼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部分用于提炼石油液化气、石脑油、润滑油等油,以及石油焦、沥青、燃料油等副产品。但总的来说,成品油占原油加工的一半。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成品油产量为2826.9万吨,占原油加工量的52.44%。
随着汽油消费的高峰,中国原油进口也在下降。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51297.8万吨,比2020年5420.7万吨减少5.4%,是近20年来首次下降。
2022年也在下降。1-7月原油进口量为28983.5万吨,比2021年1-7月30178.7万吨减少4%。
即使是成品油进口也在下降。2022年1月至7月,成品油进口量为1321.3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503.4万吨减少12.1%。
一方面,汽油消费量和原油进口量的下降与当地疫情的爆发有关,抑制了消费者的需求。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汽油消费与燃油汽车数量密切相关。自2015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汽油汽车的替代作用逐渐显现,导致汽油消费增长放缓。
03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超过30%
10月11日,乘用车联合会公布9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数据显示,1-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434.1万辆,同比增长115.4%。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9月底,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114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数量92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数的80.56%。
更重要的数据是,9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30%,达到31.8%,比2021年9月高出11个百分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0%,将对燃油汽车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新能源汽车体验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更多的人会在下一个换车周期到来时选择新能源汽车。
这将加速汽车行业的洗牌,极大地颠覆燃油汽车。
以网上租车为例。近年来,网上租车的电气化发展非常迅速。今年,网上租车的电动汽车占新能源汽车的81%,而2019年只有40%。最近上升了40%,新能源租赁的渗透率从40%上升到80%。
燃油车比例大幅下降,从55%下降到17%。
当然,燃油汽车比例的下降会大大降低油耗,尤其是汽油消耗。这也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给交通脱碳带来巨大效益。
根据崔东树文章的计算,根据每年租用12万公里的油和低油耗7升的计算,出租车平均每年使用7吨以上的油。目前,应该有300万辆网上租赁活跃,即2000万吨汽油,占总汽油消费的近20%。随着电动汽车更换燃料汽车租赁,未来应减少数千万吨以上的汽油消费。目前,对私家车的需求有所下降,未来汽油消费不会超过1.2亿吨,随着公共商用车电气化的加速,汽油消费将加速下降。
因此,崔东树认为,根据燃油汽车所有权的发展趋势和新能源的增长趋势,国内汽油消费达到了顶峰,即乘用车碳达到了顶峰。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去年发布的《国内外油气工业发展报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成品油需求有望达到峰值或接近峰值,国内石油消费增速将放缓,显示峰值迹象。
04 交通脱碳路还很长
为了更准确地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费,交通部门是首要任务。2017年,交通占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57.5%。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替代燃料最有利于控油,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汽车能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都被电动汽车或氢能汽车所取代,而是交通领域的碳中和。这一步只能减少对汽油和柴油的依赖,从碳峰到碳中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刘科院士所说,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中,考虑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或者电网中的大部分电仍然是火电,电动汽车对减碳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有限。
目前,中国67%的电能来自燃煤。如果电动汽车的电能仍然来自煤炭和电力,电动汽车不是清洁能源或碳中和。它还需要更多的绿色电力,如可再生能源和风景。只有当能源结构和电网中的大部分都是可再生能源时,电动汽车才能被视为清洁能源。
(参考资料见阅读理解)
关于我们:
原创文章,作者:环球零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01201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