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威马汽车怎么了]一年怒亏82亿,给外国老板发12.6亿工资

喜欢关注体育赛事的朋友,一定经常能在新闻报道里见到“怒”这个字,它除了可以用来赞誉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爆棚,例如“怒射”、“怒扣”、“怒举”,还可以形容比赛胜负结果的悬殊,一旦某只队伍取得大比分获胜,就可以拿下“怒胜”的称谓。在中国经济已然步入资本化时代、概念营销大行其道的今天,各路名企大佬封神亦或成妖。

喜欢关注体育赛事的朋友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看到愤怒这个词。它不仅可以用来赞扬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爆发,如愤怒射击、愤怒扣篮和愤怒举动,还可以描述比赛结果的悬殊。一旦一支球队赢得了大比分,他们就可以赢得愤怒胜利的称号。

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资本化时代和概念营销流行的今天,各大知名企业老板封神或成妖的故事似乎不再那么容易引起人们的胃口。这个时候,如果新闻题目里没有怒字,恐怕真的不要指望引起任何轰动。

于是,三个月赚100亿,拼多多疯了一个月赚7578万!解密羊的套路。只有这样的标题,才有资格冲上热搜,占据头条。

然而,没有人预料到自2021年以来,很少有新闻出现。即使是在新势力汽车公司争夺流量和销量的领域,威马汽车也逐渐停止了,但最近像雷声一样重响,让专家们大吃一惊。

一年怒亏82亿,给外国老板发12.6亿工资, 威马汽车作为、理想等众多同龄人相比,威马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最初领导者IPO道路一直崎岖不平。但最近有消息称,威马已准备在香港上市。出乎意料的是,一旦招股说明书公布,上述标题中的数字就会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

事实证明,损失的数据不仅没有任何掺假水分,而且足以说明新的汽车制造力量上有趣的生态群体形象。

当然,所谓创业的本质是烧钱,先烧钱再赚钱。但我们还是忍不住想问,威马的工资结构真的合理吗?威马在如此巨大亏损的表现下,发誓要继续为上市采取整个重大行动?

纵观整个赛道,造车新势力的新在哪里?真的能像行业概念描述的那样,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座又一座山上吗?

回顾威马速度的美顾威马速度的美绝尘

正如前面所说,威马确实是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先驱,是第一个国内新车轨道,也是罕见的智能制造基地(包括汽车工厂、电池组工厂)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代表企业,也是第一个实现整个产业链数字汽车企业的新力量。

然而,这家两三年前还是新势力梯队的龙头车企,现在却成了落后最快的球员。

负面新闻屡见不鲜,车辆自燃,用户反馈差,中高层人员变动频繁,IPO连续受阻。原因是技术不过硬,没有始终坚持路线,稳定的技术壁垒和品牌实力无从谈起。

可以说,在汽车制造的新力量中,威马从未找到自己的企业灵魂,而不是魏小理。这首先直接关系到威马及其年薪12亿的创始人沈直接相关。

沈辉曾在博格华纳、菲亚特中国、吉利、沃尔沃等著名汽车公司担任高管,绝对是传统汽车公司具有深厚资质和背景的舵手。

在威马成立之初,沈辉发布了一个朋友圈,在过去的六年里,这里有数百次采访团队成员。吉利并购组成员、沃尔沃全球管理团队成员、沃尔沃中国管理团队成员现在是我们项目的成员。

由此可见,沈晖作为一个在传统汽车制造业有着十足人脉的人,一旦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就能轻松享受到堪比弹射起步的优势。他借鉴了特斯拉招募大量传统汽车公司精英的经营。为了组建豪华团队,沈晖甚至毫不犹豫地与前俱乐部吉利闹翻。

此外,在早期阶段,威马充分将沈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速度。首先,他在温州投资建设了生产基地,然后通过控股中顺汽车获得了汽车生产资质,成为当时汽车制造新力量中行动最快、牌照最齐全的汽车企业。

在获得生产资,威马就推出了第一款上市车型EX5.实际补贴后价格在9.9-21.63万之间,价格与同价位燃油车基本持平。威马凭借如此快速的发展趋势,迅速赢得了第一批国内电动汽车爱好者的粉丝。

一时风头无二的威马,应该成为资本的宠儿。自2015年成立以来,威马共完成融资12轮,总融资额超过350亿元。2020年9月,威马还完成了新车史上最大的100亿D轮融资。数一数威马的投资者名单,几乎可以看到所有数不胜数的商业机构和政府国投。

从领跑到陪跑,威马的速度遇到了绊马索

然而,一开始,风平浪静的威马在上市的路上尝到了所有的痛苦。看了几年股票后,登陆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无望威马最终不得不选择改为香港股市。

除了新证券法的实施外,分析原因IPO随着审计的收紧,威马自身的问题不容忽视。此前有报道称,威马的上市材料在审查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包括技术内容不足、研发成本率低、持续巨额亏损等。

最直接的问题是销量的下降。2019年8月,威马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1.13万辆,超过了当时所有造车新势力。2021年,威马总销量为4.41辆,不到三大新势力魏小理的一半。

威马汽车作为最古老的汽车制造新力量,受到汽车自燃、多次被迫召回等一系列产品的批评和口碑危机的影响,今年销量继续下滑,甚至被零跑、哪吒、问界等年轻一代抛在身后。今年1月至8月,威马共交付2.91万辆,而零跑和哪吒分别交付7.66万辆和9.32万辆。3月份交付的问界累计销量已达3.94万辆。

随着销量的下降,威马的价格宣布上涨。10月1日,威马表示,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综合因素,威马将出售在售车型W63款车型每月涨价2000元,具体为10-12月。因此,威马也被网友吐槽为最佳理财产品。

此外,联合创始人离开,大量经销商退出网络,然后员工离职潮,更不用说与吉利的怨恨总是困难的,已经是鸡毛,在这种情况下,年损失82亿,给外国老板12.6亿工资新闻,再次给负面舆论更糟。

事实上,12亿元的年薪是基于沈辉的固定工资+上市成功后的一次性限制性股权激励。仅就固定工资而言,沈辉的实际年薪据报道是税前201万元,但这也是几家同级别汽车制造新力量企业创始人的工资。

那么,为什么要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只有上市成功才能实现的12亿年薪,实际上是基于香港股市上市的财务会计逻辑,以便给资本市场更好的预期帮助。然而,企业的高亏损与创始人的高薪之间的对比被媒体和公众肆意放大。

现在在威马面前,就像希腊神话一样,墨西拿海峡的两个名叫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的海妖进退两难。威马只能依靠上市来缓解当前的财务困难,但今天的市场表现给上市蒙上了阴影恐怕上市的成功还不得而知。自6月1日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招股说明书以来,威马汽车还没有进一步发展。

那么,威马作为第一家自建工厂,引领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为什么要走到多歧途,今安的困境呢?

简单来说,威马的优势技术和特点并没有有效地汇聚成产品实力和品牌实力。在没有特别称号的卖点的情况下,批评问题屡屡出现。

出生于传统汽车公司的沈辉,不仅没有为威马建立深厚的技术积累,而且与威小理三杰的创始人相比,沈辉不擅长在互联网上创造主题营销,导致年轻消费者在终端市场上从未对威马建立过情感共鸣。

真正的实力还是虚胖子,新势力汽车的前路是什么?

事实上,不仅是威马,几乎所有造车新势力的汽车公司都处于快速失血、难补血的尴尬境地。根据蔚来、小鹏、理想近期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净亏损分别为45.4亿元、44.02亿元和6.52亿元,三家新势力汽车公司半年亏损近100亿元。

此外,互联网上还有一个笑话,说威来卖一辆车损失了10万元,这实际上是根据威来发布的损失数据和实际交付量来计算的。

除了糟糕的表现外,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一些专业人士表示,大多数新力量倡导的自我研究实际上是传统汽车公司的基本运作。新力量真的没有什么能与传统汽车公司拉开差距,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拿出来。

与此同时,新能源竞争最激烈的细分是15-25万在赛场上,传统汽车公司也在加速追赶。

未来,造车新势力必将面临比亚迪、广汽埃安、大众和众多合资品牌的层层围堵。无论新势力汽车公司是真正的实力还是胖子,他们未来的突破之路都将极其艰难。

事实上,无论是汽车制造的新力量还是传统汽车企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竞争都是电池、电机、电气控制的三电系统和数据智能技术的应用。

根据2021 年,市场研究机构 J.D. Power 根据发布的《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报告》,近四分之一的消费者将智能体验作为半年内购车最重要的决策因素。

在影响购车决策的七个要素中,智能汽车体验占14%,24%的意向购车者认为智能汽车体验是购车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与此同时,缺乏新技术已成为潜在客户购买汽车的第三大担忧。

今年,这份报告揭示了一个新的趋势。与其他年龄段相比,95后在购车时更注重智能化。

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计算能力将成为新的马力,智能将成为新的性能。汽车制造商希望在实现硬件升级的同时,开发出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软硬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答案。

结语

科技革命的动能衰竭使整个世界处于股票竞争状态。股票经济的到来必然会给汽车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加强研发,我们才能创造增量的机会。为了摆脱今天的困境,威马汽车迫切需要在研发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才能回到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第一梯队。

对于以全栈自主研发为目标的汽车制造新力量,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找到自己的自主研发基因,不要做定义自主研发,你可以到处自主研发的概念自动售货机,毕竟,未来的消费者不能轻易为故事买单。 (文/知顿 青峰)

原创文章,作者:知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2619882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