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什么修起来那么贵(智能体系加电池维护成本高)
“新能源汽车修车不如换车”的说法在行业内也算是众人皆知。几天前的一则新闻令人大吃一惊,有媒体报道,今年8月购置极星2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黄先生公开投诉,他的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大灯与底盘受损,电池板被撞凹陷。黄先生最不能接受的是经4S店铺维修后被告知:由于底部铝板不能单独更换,整个电池组需要更换,所有维修费用报价54万元。
业内人士都知道新能源汽车修车不如换车的说法。
几天前的一则新闻令人大吃一惊,有媒体报道,今年8月购置极星2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黄先生公开投诉,他的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大灯与底盘受损,电池板被撞凹陷。
黄先生最不能接受的是经4S店铺维修后被告知:由于底部铝板不能单独更换,整个电池组需要更换,所有维修费用报价54万元。
据悉,极星2的官方指导价为25.78-33.80万元。黄先生的极星2是价格33.8万元的顶级车型,实际开票价为24.9万元,不足电池维修费用的一半。
针对极星2天价维修费事件,尽管极星表示,54万的价格是不真实的。但电动汽车难修的话题也很快被热议。
将电动车,修不起输入百度词条,竟然会有近400万的讨论。即使你随意打开一篇文章,你也会抱怨你买得起电动汽车,修不起的真实经历。一些网民不禁感叹,过去,高大的智能技术根本经不起风雨的浪费,发现交通事故后的维护成本惊人;不仅是碰撞,还有一些智能部件需要维修,拆卸、组装和维护的成本也很大。
虽然据中国商业新闻报道,极星表示,上述用户的车辆已被完全损坏和报废,保险公司已全额赔偿,没有维护问题,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可以感受到黄面对高维护成本后的无助。
天价账单
“新能源汽车修车不如换车”的说法,在行业内也算是众人皆知。
二手车商张叔(化名)简单粗暴地告诉他BC,在今天的市场上,他们不会主动收集新能源汽车。即使有,他们也不会通过熟人帮助寻找特斯拉和比亚迪。
这些东西,今天好明天坏,客户问,我们问别人,不仅我们不专业,而且延迟别人的时间,所以商店库存不会故意收集;目前或燃料汽车市场好,有很多人收集三菱,铃木,发动机时代是家庭培训,现在智能不容易做。张叔叔说。
如果说这是我们科技进步路上不可避免的金钱成本,那我只能认出来。张叔叔的朋友小王对此也有深刻的理解。
作为特斯拉的车主,小王一年前不小心撞坏了尾灯。他最初可以在普通车辆维修店花1000元修理后尾灯,并在特斯拉维修部门发布了高价维修文件。
小王说:他们给我看了为什么要这么收费。因为特斯拉车型的特殊车身结构,后尾灯部分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的拆卸和安装,具体也不太清楚,但是价格真的很高。真的很感谢……
小王不明白的是特斯拉目前大规模使用的综合压铸技术。
所谓综合压铸技术,就是将多个零件的压铸整合成一个零件的压铸。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大提高造车的效率。一条不短的装配线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
这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大大降低汽车制造成本。Model Y它将79个部件合成在一起,在特斯拉的下一代计划中,它希望一次冲压更多的部件,以提高产能,降低制造成本。
事实上,不仅小王,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车身碰撞,汽车公司专业维修会建议更换车身主体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在燃料汽车时代,这种情况很难发生。
但类似特斯拉CTC方案,零跑车CTC电池底盘集成和比亚迪CTB这确实是电气化创新方向的创新。这些技术使电动汽车在智能领域更加舒适,特别是在减少零部件数量、节省空间、提高结构效率等方面,使汽车公司有更多的空间专注于提高耐久性和智能化。
但一体化设计注定有利有弊。
这些技术只是汽车公司优化其高效产出,与用户相关的意义不大。当零跑和比亚迪电池底盘集成技术问世时,一些技术媒体承认。
因此,当消费者看到此类交通事故时,综合设计带来的严重不利也会影响他们的消费欲望。行业专家也直言不讳地表示,集成程度越高,维护成本越高。
高科技配置成为大负担
在当下智能车机、智能系统一一被放进车体后,电动汽车成了高度集成的智能载体,可这个载体却经不起碰撞。
早些时候,新闻爆出,一个小鹏P7报道,一个雷达的最高价值是9000元。更无奈的是,新能源智能车的维修几乎被汽车公司自己的店铺垄断。
再比如特斯拉Model 3推出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以来,其一直采用12个超声波传感器,1个前向毫米波雷达及8个摄像头的配置。而两位数的超声波雷达及高清摄像头数量,几乎已经是行业里定位高端车型的基本配置。
然而,汽车公司在设计开始时会考虑功能和安全。从目前已发布的车型来看,例如,前激光雷达主要部署在保险杠/中网和车顶两个区域。
据媒体报道,以蔚来ET7、理想L以9为代表的车型将激光雷达放在挡风玻璃顶部,奥迪A8、小鹏P5.极狐阿尔法S等车型将激光雷达放在保险杠上。业内普遍认为,将激光雷达放在车顶上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遮挡,效果最好。考虑到维护成本,盖的位置在车辆碰撞中容易变形。由于日常小刮擦难以避免,将昂贵的激光雷达放在盖上也会增加轻微事故的维护成本。
但作为新手或老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碰撞事故,所以这些最初引以为豪的功能很可能成为消费者产生数万元维护费用的罪魁祸首。
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主开玩笑说:雷达数千万,毫米波雷达损坏,激光雷达外部损坏。这些话一出来,就是数万元向他们挥手。提车有多高兴,现在有多后悔。然而,没有一家汽车公司会提前通知这些,售后服务也不会明确解释这些智能设备的价格,除非必须维修,否则这些价格将明确标记。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汽车公司推广的高级智能技术与维护成本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问题。因此,这也是张叔叔不会主动收集新能源汽车的观点之一。
自去年年底以来,新能源汽车保险上线以来,新能源汽车主续保时的保费上涨了20%~30%,一路上涨的保费可能来自维修成本高。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保费确实比燃油汽车高得多,在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的保单索赔内容中,理赔的满足条件也很苛刻。
例如,许多附加条件包括电池容量的正常衰减,不属于三电系统的保修范围;三电系统的人为碰撞、水泡、火灾和事故不提供保修;只有第一个车主享受,二手车客户不包括;车辆为非家庭用途;未按用户手册到授权服务店进行维修……
如今,新能源市场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燃料汽车市场,但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在汽车企业创新的同时,基于当前产品,提供更真诚的保修政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在轨道上更进一步运行的源动力。
-END-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09/1511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