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电池垄断]为时尚早,去宁德时代化?

最感人的利益,尤其是动力电池市场。当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0%以上时,整个汽车价值链的重构重心将圆满转化为围绕动力电池供应链的建设。

换句话说,此时的动力电池已经成为汽车产品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争相“分食”宁德时代

好消息是,中国电力电池行业已经赶上10多年,突破欧美专利封锁,打破日韩市场垄断,最终成为行业领导者。根据相关数据,今天的中国生产了世界上约70%的锂电池、近80%的正极材料和90%以上的负极材料。

宁德时代被誉为宁王,是十年风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11年前,曾玉群回国创办宁德时代,美国贝尔实验室购买锂电池专利;

2012年,宁德时代接下华晨宝马订单,硬啃800页技术文件,一战成名;

2015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超过韩国三星和LG,发展提速;

2017年,宁德时代跑赢松下,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霸主。

争相“分食”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就像整个中国电力电池行业的缩影。然而,不同的是,当宁德时代周围充满鲜花和掌声时,也会出现一些噪音:通常使用专利棒,离谱的竞业协议,汽车公司专横的条款,挤压上游产业链……

总是有宁德时代的流言蜚语在市场上流传。这是胡说八道吗?还是无风不起浪?

事实上,无论哪种解释,都很难改变宁德时代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宁德时代的市值低于万亿只是资本市场的失败,但如果其行业形象急剧下降,每个人都不会一起玩,这才是真正的隐患。

为时尚早,去宁德时代化?

日前,韩国SNE Research9月份,全球动力电池装载量达到54.7GWh,同比增长61.2%。其中,宁德时代装车量为19.9GWh,市场份额高达36.3%,居世界第一。

这意味着今年9月,世界上每三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配备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更可怕的是,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这一价值将进一步扩大。

今天的微妙之处在于,汽车公司对宁德时代有很大的看法。

宝马应该被称为宁德时代的伯乐,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如胶似漆。但出乎意料的是,宝马也选择了其他动力电池制造商作为第二和第三供应商。

今年9月,宝马正式宣布第六代宝马电池(GEN6)改变形状,用圆柱形电池代替方壳电池。

不久之后,宝马与宁德时代和亿威锂签订了价值超过100亿欧元的电池生产需求合同。两家供应商将在中国和欧洲建立两家电池厂,每家电池厂年产能为20家GWh,为宝马提供圆柱形电池。

随后,宝马宣布与愿景电力公司开启新的合作项目。宝马集团将在斯帕坦堡工厂生产的电动车型上购买愿景电源的圆柱形电池。愿景电源还将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一个新的工厂,以便在附近提供宝马,并计划年产能30GWh,2026年投产。

如果宝马决定不再挂在歪脖子树上,那么特斯拉对比亚迪刀片电池的规划确实是在制衡宁德时代。

比亚迪最早供应特斯拉的确切消息来自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随后的8月,消息进一步证实,外国媒体称,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已经交付给特斯拉的德国工厂,并配备了刀片电池Model Y 将于9月下线。

显然,比亚迪在特斯拉分离的是宁德时代的蛋糕。

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价格在1300元/度,普通动力电池价格在700元/度~1000元/度之间。相比之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只有宁德时代的一半。

虽然特斯拉拿宁德时代的电池肯定是优惠的,但从特斯拉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可以收获质优价廉的电池,还可以制衡宁德时代。为什么不呢?

事实上,宝马和特斯拉对宁德时代的态度并不孤单。尽管广汽和宁德时代之间的拉扯,但早就有传言称市场对宁德时代的霸主条款。

据了解,宁德时代与吉利、中国重汽、上汽、徐工、北汽、东风、三一重工成立了30多家合资企业;宁德时代与合作伙伴要求预付款、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数量大纲波动。

对于那些没有建立合资企业的人,宁德时代要求相关汽车公司有一个预付款池。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威莱需要有2亿个预付款池,交货和供应从中扣除,池中的资金少于2000万。

蔚来新建电池厂自主研发电池的原因是为了摆脱宁德时代包生产线和预付款的霸王条款,除了保证自身供应链的稳定。

小鹏的行动更快。自从有传言说何小鹏和曾玉群吵架后,他的电池供应商已经发展到中创新航、新旺达、亿威锂能和新旺达。

此前,《经济日报》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去宁德时代化的文章。在本文的最后,有一句话:客观地说,是宁王引领中国电力电池进入国际供应链系统,实现集体超越。因此,现在说去宁德时代化,要么不负责任,要么别有用心。

必须承认,宁德时代确实为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一努力已经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和荣耀。从汽车公司的行动和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想说的是另一句话——没有宁王,只有宁王。

虽然汽车公司现在不会站起来,但如果他们继续遭受压迫,未来的反弹肯定会越来越激烈。更重要的是,现在盯着宁德时代,不止一群动力电池行业的朋友。

宁德时代谁在分食?

简单来说,宁德时代赚钱太容易,令人羡慕。

今年以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在动力电池市场屡见不鲜。就连刚上市的中创新航,也顶着盈利能力不足的帽子冒险冲刺IPO。另一方面,在宁德时代,仅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就高达94亿元,同比增长188.42%,是去年中创新航的67倍。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1-9月宁德时代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占47%以上,但宁德时代在市场上赚了大部分钱。面对这种情况,LG许多电池制造商,如新能源、松下、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技等,当然不会这样看。

天下熙熙,都是为了利润。刚上市就股价暴跌,迫切需要证明自己的中创新航,特别积极。

当地时间11月2日,中国创新航空公司宣布在欧洲布局工业基地。该项目计划位于锡尼什港附近的工业区,是欧洲第二大深水港,可以24小时运营。选择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攻击欧洲市场,另一个是攻击北美市场。

宁德时代的北美工厂计划自美国《减少通胀法案》发布以来一直没有声音。声称是世界第三的中国创新航空公司希望扭转当前无利可图的局面,然后分离宁德时代更多的蛋糕,努力进入海外市场是一场精彩的国际象棋。

总之,至于动力电池,既然有人选择迂回战术,就会有人想起另一个炉子。归根结底,动力电池仍然需要为汽车市场服务。与电池制造商相比,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是真正的甲方。

由于近十年的发展,国内动力电池供应链已经成熟,强大的汽车公司,当然,想要掌握自己手中的动力电池。长城的蜂巢能源就是一个独特的例子,而广汽始了不做工人的第一枪。

10月底,广汽埃安正式宣布成立于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

蔚来也不甘落后,除了换电业务越来越得心应手外,还清楚地认识到了动力电池的重要性。

蔚来早在今年6月CEO李斌在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表示,拥有400多人组成的电池相关团队,深入参与电池材料、电池及包装设计、电池管理系统、制造技术等研发工作,全面建立和提高电池系统研发和工业化能力。

与广汽因派电池蔚来还成立了自己的电池公司——蔚来电池科技,注册资本20亿元,曾舒湘担任法定代表人,李斌担任董事长。

显然,在汽车产品的竞争中,动力电池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个论点,比亚迪的卓越是最好的证据。所以不要惊讶,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制造电池。

就在这篇文章完成后,宁德时代的股价终于回到了400多元,但其总市值不到万亿元。

也许资本市场的规则是这样的。总会有下一个人接手。但看着绿色、红色和红色的K线,我不禁嘀咕:在这个巨大的股市里,有多少人在等待分割宁德时代的市值?一鲸落万物生的场景会出现吗?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06161154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