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夕,农民工默默反抗,将长城汽车架放在火上。
虽然每年3月都是人员流动的旺季,但无论是跳槽、换工作,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录用“优化”,本月前后,离职人数将迎来小高峰。
然而,从20岁的员工到7天的新员工,在同一时期集中离职是相当罕见的。尤其是这种事情,其实会发生在长城汽车这样的老资质企业身上,更是难以置信。
刚刚因为“背刺”比亚迪,为什么长城汽车在口水战中不掉风这么快?“众叛亲离”了?
1、长城汽车三年未达到销售目标“清算”中高层营销?
长城汽车离职风暴之所以能震惊四座,主要是因为“老保定”离开大量中高层员工。
河北省保定市长城汽车成立于1984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仍有许多长城汽车从一开始就坚持到现在“老保定”员工。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无论这些员工的等级如何,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此外,作为一名老员工,面对年龄限制和与公司密切相关的股份利益,除非他们根本做不到,否则他们永远不会轻易改变离职的想法。
毕竟,如果你主动离开,没有N 1.对于农民工来说,可以获得相关的赔偿“血亏”。
但在这一轮离职风暴的名单中,有许多老长城人已经工作了10多年或20多年。
与此同时,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多数离开的人都是长城汽车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三名副总级高级员工,以及十多名科长、部长等中层核心干部,其中一些甚至只有7天。
在这方面,两种相互关联的解释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渠道中流传——
一是2023年10月长城汽车推进反腐行动后,趁机组织结构“大换血”,春节前后“优化”失去这一轮辞职的员工。竞业协议、辞职补偿等后续纠纷正好集中在现在一起公布。
另一方面,为了扭转业绩下滑,长城汽车空降了大量管理层,导致内部工作环境长期紧张。再加上高KPI的压力,老员工抱怨新员工难以适应,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
银箭财观团队在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后,认为反腐败“阵痛”无论是高KPI压力还是高KPI压力,都可能没有触及根本。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长城汽车员工的抱怨:“董事长不再信任我们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句话背后的能量足以让每个员工冷汗直冒。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是汽车行业的传奇人物,也是国产汽车的灵魂人物之一。如果这样一个站在顶端的老板公开表达他对员工的看法“不信任”,员工职业生涯的终结几乎可以当场宣布。
作为掌舵长城汽车多年的资深企业家,魏建军显然不会随意这样做,这足以让整个行业受到影响“封杀”评价。但这并不妨碍,在长城汽车业绩出现明显问题后,对营销部门的能力表示怀疑。
从今年1月23日长城汽车披露的2023年业绩快报可以看出,2023年长城汽车总营业收入为1734.10亿元,同比增长26.26%。但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仅为70.08亿元,同比下降15.22%。
这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增收不增利”,自2019年净利润下降13.64%以来,这是长城汽车近五年来首次下降。
此外,从天眼检查可以看出,与2019年不同的是,当时长城汽车的收入和利润都有所下降,年收入同比下降了3.04%。2023年,当收入大幅上升甚至超过市场预期时,净利润大幅下降,这是不正常的。
更不用说因为这份业绩报告,长城汽车的股价一路下跌,甚至在2020年以来的最低点跌至19.11元。虽然其股价随后开始逐渐上涨,至3月13日已上涨至24.33元,但从长远来看,长城汽车仍将长期徘徊在低谷。
所有这些,源于近三年来,长城汽车的整车销售业绩都没有达到预期。
据了解,2021年至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评估目标分别为149万辆、190万辆、280万辆。但这三年的实际销量分别是128万辆、106万辆和123万辆。
如果说2021年和2022年,长城汽车销售部门有理由因疫情推卸责任。2023年经济复苏,比亚迪卖车缺货的那一年,长城汽车连预期水平都达不到一半,真的很难说过去了。
难怪长城汽车要“优化”长城汽车销售服务中心负责人、哈弗品牌营销执行副总裁、长城汽车用户运营中心负责人,以及主要涉及魏哈弗品牌销售、公关传播、营销等岗位的中层员工。
但与此同时,银箭财观团队也在思考另一种可能性——长城汽车多年来难以实现的销售目标是不是太高了?
毕竟早在2016年,魏建军就误判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并不好看。“长城只是新能源产业的追随者”,导致长城汽车错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机,至今仍在努力追赶第一梯队的背影。
长城汽车的问题会根本不在农民工身上吗?
二、2023年高居投诉榜第二,长城汽车选错“甩锅”重点?
不得不说,近年来长城汽车的投诉越来越多。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汽车品牌中投诉最多的三个,分别是比亚迪、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
对比亚迪的投诉主要是因为比亚迪的投诉“冲销量”,制造商出台了强有力的降价政策,大幅降价了许多新车型。
就像不久前引发广泛热议一样“乘客乘坐出租车后,比亚迪狂笑不止”比亚迪车主的视频,一句无奈的话“7万8是吧”,我不知道有多少车主以14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比亚迪秦。
相比之下,虽然长城汽车的投诉主要是由于制造商的降价,但与比亚迪不同,长城汽车的降价政策直接与保价期发生冲突。例如,魏的蓝山DHT-PHEV,上市时,厂家承诺保价到2023年底,但直到2023年下半年才开始大幅降价。
考虑到2023年长城汽车实际销量不到预期目标的一半,如此紧急的降价行为只能解释为KPI压力的销售部门“急了”。
虽然比亚迪新车发布一年的价格“腰斩”行为也不优雅。但相比之下,至少在银箭财观看来,长城汽车在手段和形象上都远不如比亚迪有分寸感。
特别是在此之前,长城汽车还可以“背刺”态度,和比亚迪打了很长时间的口水战。
回顾冲突的开始,2023年5月25日,长城汽车发表声明,指出比亚迪的两款热门车型——秦PLUS DM-一、宋PLUS DM-i,存在排放不符合规定标准的问题,并已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
暂且不谈汽车工业的商战,长城汽车“打小报告”报告行为是否开创了先例。仅从结果来看,比亚迪的股价在声明发布当天就下跌了2%,而长城汽车的股价则下跌了7%。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双方的失败。
更具戏剧性的是,2023年315前夕,长城汽车刚刚发布奖励,通缉1000万元“网络水军”。
当时,长城汽车还声称,整个2022年都在遭受痛苦“某品牌”有组织的攻击已经掌握了完整的证据链。
两件事放在一起,银箭的财观不得不思考。这个“某品牌”是比亚迪吗?拿着证据的长城车,选择了“同归于尽”报复手段?
事实上,这种危险的想法并不是无针对性的。毕竟,从早年开始,长城汽车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次“友商”发动舆论攻势的习惯。
例如,2018年,长城汽车指控吉利汽车雇佣网络水军,抹黑长城汽车。具体手段是“踩一捧一”风格的贬低。此外,2020年,长城汽车再次声称,哈弗H6等车型由长安汽车组织。“进攻性”负面传播的影响。
我们很难评论真相。
但现在315即将到来,除了行业投诉榜排名第二的长城汽车外,行业投诉榜排名第二的长城汽车“优化”除了营销部门的中高层,是否更应该担心比亚迪会不会和打了很久口水仗的比亚迪一起登上曝光的舞台?
免责声明:本文对公司法定披露的内容和公开信息进行了评论,但作者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另外: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是否必须自行筛选。
原创文章,作者:银箭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3/182315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