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合资汽车企业开始备受争议。他们似乎突然与市场和用户脱节,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曾经是跨国汽车品牌OEM和市场技术主体的合资汽车企业应该去哪里?是减缓分离和解散,还是加快转型调整?
东风本田拥有CR-V和思域两款神车,给出了独特的答案,发布了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灵感,致力于打造年轻、智能的电动汽车。
在灵知这个新能源合资自主品牌之前,合资自主品牌曾经是当年各大汽车企业扩大燃油汽车产能的关键,如启辰、理念、开利和之诺等品牌。当时,东风本田也推出了思明品牌。第一个模型是从淘汰的思域改装而来的。
我们不知道灵知品牌是否可以依靠新能源汽车的东风来提升东风本田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销售。然而,这辆由东风本田年轻团队主导的概念车——灵知L可能意味着这条路不适合东风本田。
作为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本田的绝大多数战略车型都被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引入了中国市场,而Pilot和Pasport等中型SUV未能生产,市场知名度已经下降。
当本田无法继续为东风本田输血时,预计东风本田将在2022年开始下滑,预计将影响数百万辆汽车的生产和销量。只有CR-V和思域支持的市场吸引力很小。
东风本田已经跌出了新车销量排行榜前十的位置。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年度销售数据,2023年终端销量仅为61万辆,低于2022年的65万辆,低于广汽本田的64万辆。太神奇了。
2023年,除了CR-V和思域这两位开国英雄外,包括XR-V和英仕派在内的所有其他汽车公司都全面退休,其中CR-V年终端销量高达21.35万辆,思域年终端销量高达17.77万辆。
无法突破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e:N纯电动系列不被市场认可,东风本田未来只希望东风汽车集团。毕竟,后者推出了独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兰图,拥有中国汽车集团顶级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实力。
本土化是合资汽车企业突破发展限制的道路之一,东风本田终于等东风了。
从合资汽车企业的研发体系和能力来看,灵感品牌的纯电动技术很可能来自东风汽车集团,而不是电动汽车技术寻求通用汽车本田的帮助。
如果说特斯拉和蔚小理的生存方式是在不断的尝试和错误中成长起来的,那么长期受到限制的合资汽车公司推出一个新的品牌和模型就像戴着链子跳舞一样。
即使在强大汽车制造能力的支持下,对于他们来说,突破思维,创造新的电动汽车产品来满足新用户的需求也是一个过分的要求。
一个年轻的团队注定没有权力做出决定,最终的产品很容易变成四个不同,就像东风本田的灵魂L概念车一样,说它是一辆概念车太奇怪了。
本田向东风本田输出CR-V、三款明星车型,如思域和XR-V,凭借自己的力量,让东风本田在2021年达到了79万辆的年销量。
然而,面对中国电气化时代,在世界各地缩减战线的本田已经无能为力了。
当燃料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同时面临困难时,本田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更像是在处理中国市场时推出的独家产品,而不考虑基于全球市场和通用平台的车型设计。
对东风本田来说,更可悲的是东方不亮,西方不亮!
BYD、吉利、长安等独立汽车公司经常推出新品牌和热门车型。当新能源汽车市场进攻城市时,东风汽车集团早已与乘用车市场脱节太久,注定要成为东风本田的救命稻草。
让用户感到无助的是,曾经是如此美丽的企业,即使面对油门事件仍能迅速站起来,现在也想让本田的感情消散。
退一万步,就东风本田今天的市场地位而言,即使推出本田品牌的全新车型,也要花120%的努力,更不用说全新的品牌了,一个在中国各大方言体系中难以辨认的品牌名称。
至于灵悉品牌车型的市场表现,除了灵悉L概念车型的特立独行外,还有一年的时间推倒重新开始。
然而,日本本田和东风汽车集团妥协的车型是否值得期待留下了很大的问号。
与丰田仍然坚持推广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面向未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不同,本田开始背叛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坚持,甚至孤立了中国市场,让人们感到无力随波逐流。
我们仍然认识到合资汽车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遥遥领先,但背叛的变化正在削弱合资汽车公司继续存在的意义。
东风本田终于等到了东风,但它应该更加关注Honda的品牌和技术,而不是追求电动智能汽车,即使他们看不清楚,也不能玩,毕竟,东风本田的名字是“东风Honda”!
原创文章,作者:TMC动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11714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