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会议研究所
每周的氢能产业报告和评论
(1225-1231)
2023年最后一周
自然有很多大事
这个行业取决于最后一个月
最后一个月看最后一周
比较2022年和2021年的最后一周
最明显的变化是绿氢产业的蓬勃发展
还有订单的变化
不仅仅是签署意向订单
更多的是订单交付
本周关键词
上海发布了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
2023年12月29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申请2023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的通知》。
橙色研究所评论:以下是21年、22年、23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任务汇总表,第一年800项示范任务,第二年1800项示范任务,第三年1415项示范任务,三年4015项示范任务。上海四年示范(2021年8月至2025年8月)共推广燃料电池车5000辆,示范任务只有785辆(5000-800-1800-1615)。
每周一图
明阳“木星一号”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离线
12月26日,由明阳智能子公司明阳氢燃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推出的30MW纯氢燃气轮机正式下线。该燃气轮机是世界上第一款30MW纯氢燃气轮机,由明阳氢燃气独立开发“木星一号”纯氢燃烧室可实现100%的纯氢燃烧。
研究院点评:配置10组独立“木星一号”纯氢燃烧室每小时最大耗氢量3.8万立方米,每年可消耗1万吨绿氢,相当于5万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年耗氢量。抓住它“沙戈荒”地区的“大基地”明阳先胜一筹项目。
研究燃料电池行业
【特别注意】
中石化:2060年,中国氢能产业规模将达到4.6万亿元
12月28日,中石化发布了《2060年(2024年版)中国能源展望报告》和《2024年中国能源化工发展报告》。其中,《中国氢能产业展望报告》是中石化氢能领域的首份展望报告。报告预测,2060年中国氢能消费将达到近8600万吨,产业规模将达到4.6万亿元。
【政策】
1、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个部委:加快氨动力船型研发,探索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船型的开发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年)—2030年)。指出到2025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建设。绿色船舶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
橙色协会研究所评论:航运业绿色动力技术替代是未来的趋势。加快甲醇和氨动力船型的研发,探索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船型的开发,加快绿色船谱系化供应能力的形成,对继续掌握工业高地至关重要。
2、中国领先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启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2月29日,由中国牵头的ISO 7637-1:2023《道路车辆 电骚扰是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 第一部分:词汇及一般规定和ISO/TR 17326:2023年《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启动性能试验方法》2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橙色协会研究所评论:到目前为止,中国领导了17项国际标准,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标准,显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订单】
1、鹏飞集团第二批100辆氢能重卡投入运营
12月29日,鹏飞集团第二批100辆氢能重型卡车投产仪式在山西孝义举行。交付的氢能重型卡车配备了昆华科技135kW燃料电池系统和6个385升Ⅲ型氢瓶,整备质量11.4吨,行驶里程650公里。
研究院点评:2022年11月,首批100辆氢能重卡已交付。
2、国氢科技帮助宁波投运首批100辆氢能物流车辆
12月26日,国家电力投资华东氢能产业基地第1000台燃料电池下线暨宁波氢能车批量交付仪式在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首批交付100辆,主要是4.5t常温货车、4.5t冷藏货车,将应用于宁波菜篮子配送服务领域。
3、国鸿氢能向荣成集团再交50辆氢能重卡
荣成新能科技集团氢能重卡交付仪式于12月24日在荣成集团举行“5G ”三智公园举行。荣成新能车队加入了50辆氢能重卡,标志着荣成集团正式超过275辆氢能重卡。
【融资】
1、捷氢更新上市材料,重新进入审批环节
12月28日,捷氢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了新一轮上市材料,并重新进入上市审批环节。数据显示,捷氢科技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887.32万元,共销售燃料电池系统119套。另一方面,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显著改善。
橙会研究院点评:更新上市材料,表明捷氢科技科技创新板IPO仍在推进中。
2、未来,科学城将转让所有国氢科技股份
12月28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8621%的股份全部上市转让,底价为24209.1621万元。根据底价,国氢科技估值为130亿元。未来科学城将由北京市昌平区国资委间接持有100%的股份。
橙会研究院点评:重点是按130亿元估值转让。
氢能产业研究
【特别注意】
新疆中石化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安全稳定运行4200小时
12月25日,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截至12月21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平稳运行4200小时,累计向用户端塔河炼油输送绿氢2236万平方米。随着塔河炼油生产装置扩能改造的完成,绿氢输送量将逐步增加。预计到2025年第四季度,氢输送量将达到2万吨/年。
橙会研究院点评:这可以看作是对海外媒体质疑中国电解槽性能的回应。
【投融资】
1、阳光氢能完成A轮6.6亿元融资
近日,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金额达6.6亿元。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高山风险投资、中鼎资本、招商局风险投资、仁发碳中和、中肃资本、上海临港氢能基金、易买母基金领导。阳光氢能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柔性制氢技术迭代和产能升级,全面布局海外市场,引领电氢设备在全球的商业应用。
研究院点评:阳光氢能成立于2021年6月,本轮融资估值为60亿元。
【开业】
1、新疆绿氢与煤化工耦合示范项目启动
12月26日,东方希望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开工仪式在新疆东方希望准东公园举行。项目采用绿色电解水制氢装置,氢气产量为2万Nm3/h,氧气产量10000Nm3/h,氢与净化后的合成气合并进入甲醇合成,氧气进入气化装置取代部分空分装置提供的氧气,可比同类项目减少45%以上的碳排放。
橙色协会研究所评论:煤化工是我国化工的基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耦合煤化工项目是绿氢消费的有效可行方式之一。
2、中科富海液氢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设
12月26日,广东中科低温储运设备制造项目奠基仪式在开平市三埠街隆重举行。本项目由开平公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总投资15.36亿元,计划建设中国第一个大型低温储运设备制造基地,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工厂和自动化生产线,主要产品有液氢罐车、液氢罐、液氢罐、车载液氢瓶、液氢酷德宝等大型超低温液体储运设备。
中科富海液氢技术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是解决氢气储运瓶颈的途径之一,具有一定的应用场景。
【新品】
1、国内首台民用40立方液氢罐车成功开发
12月28日,国内首款民用40立方液氢罐车成功开发并召开产品发布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该装备的研发进行了研发“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液氢制备、储存、运输和加注关键设备及安全研究”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项目支持。该装备由张家港集盛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设计制造。
【签约】
1、我国首个岩洞储氢项目“制氢设备”合同签约
12月26日,国家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项目——大冶矿区绿电绿氢生产、储存、加工一体化氢能矿综合建设项目“制氢设备”合同正式签订。阳光氢能提供5套1000nm³/h碱性电解制氢设备和2套200nm³/h PEM电解制氢设备,结合自主开发的智能氢管理系统,率先实现碱性与PEM制氢系统的联合运行,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运行效率。
储能重磅新闻
国家能源局公布了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占长期储能技术项目的一半以上!
1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一批新的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包括56个项目。储能技术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技术路线。
橙色会议储能评论:试点示范项目是项目商业化和大规模推广的早期阶段。试点示范项目反映了国家能源管理局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共有56个项目被列为新的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包括26个长期储能技术项目,超过锂电池数量。这反映了长期储能正在加速发展为储能行业的主要力量。
26个长期储能项目包括11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3个重力储能项目、8个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包括全钒液流电池、新铁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技术路线、1个液体空气储能项目、2个二氧化碳储能项目、1个铅碳电池项目。
上述信息来源于橙色会氢能数据库
原创文章,作者:香橙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032214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