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部《深度车评》
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有必要重复这句话,不为别的,因为2023年真的太不平凡了——三年防疫政策放开后,2023年承载着恢复经济的高期望。虽然公众不敢指望2023年恢复三年失地,但他们至少期待着更大程度的经济复苏。然而,现实严重打击了这种期望。
三年疫情掏空了人们的钱包,导致人们储蓄意愿高涨,消费意愿持续下降;三年疫情动摇了外贸的基础,加上国际形势和全球需求的变化,外贸疲软。两辆马车失灵,市场活力不足。
具体到汽车行业,由于汽车市场饱和度的快速提高和资本约束下的新汽车制造力量的不断加入竞争,汽车市场固有的节奏被打破,汽车公司与国内消费者的竞争比以往残酷十倍。虽然出口进展迅速,但整个行业仍处于混乱的麻烦之中,没有企业能够独处,都接受了生死的极端考验。
2023年,坚持做“最专业的汽车行业深入报道”《深度汽车评论》采访了近100家汽车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汽车行业的许多上下游企业,对行业进行了40多次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对全行业各类汽车企业进行了全面、准确、深入的报道。同时,根据报告内容,发出了灵魂折磨,包括但不限于:
如何留住人才(长城蹲跳的关键是魏老板必须意识到他必须蹲下……);
如何赢得新用户(老MONEY新目标(下):如何争取新的购车群体);
如何平衡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业务(为什么吉利在新能源时代如此关注油车?);
如何向上品牌(年终特稿) | 中国豪华品牌的诞生);
如何调整和改变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丰田是电动洪流中最清醒的!)。
2024年元旦前后,《深度汽车评论》将于2023年底推出一系列特别稿件,回顾和总结2023年汽车行业。我们期待着我们的总结能给行业带来一些启发。请期待!
-2023年度词-
“乱”
为什么2023年的年度词被确定为“乱”,而非大热“卷”?因为,“卷”它包含了一些市场竞争的积极因素,而“乱”这完全是市场秩序的混乱,导致市场效率下降和社会分工失败。所谓不治则乱,“乱”后果比“卷”惨烈无数。
自特斯拉在年初旺季逆市大幅降价以来,汽车市场开始了一场大战。3月,东风多达8家汽车公司为清理库存油车发起大幅降价,东风雪铁龙C6甚至宣布降价9万,消费者惊呼但转向货币观望,然后其他汽车公司被动参与价格战,消费者期望被简单的降价需求所取代,市场秩序完全破坏。
价格战持续了近四个月。7月,行业协会呼吁联合签署承诺书,以确保不会随意降价。两天后,行业协会收回了承诺书,称价格表达涉嫌违反垄断法。一天后,特斯拉再次降价,价格内部卷的趋势不同。
除了卷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汽车公司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全方位的内卷,包括但不限于新车的速度、服务、技术、营销、广告、明星代言、水军和相互压制……所谓万物皆可卷,无所不用。同时,汽车行业也出现了电子商务的各种混乱。各种减配后的年度新车降价推出,各种打折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各种花哨、实用、不足的噱头技术已成为营销的亮点。
带着互联网思维进入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同时带来了两种武器,一种是投资者的巨额资金,另一种是上帝的视角。在自命不凡地俯视汽车行业后,他们得出结论,汽车行业保守落后,因此我们看到大量工厂崛起,新车不断进入市场。可怕的是,一些新车从研发到上市销售不到一年。一项调查指出,预计两年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左右,但到2025年这方面的产能规划是多少?3000万辆,产能过剩的风险正在形成。
卡占据市场是互联网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新车必须以快速的速度推出,并在资本市场上不断讲故事。因此,不再有所谓的替代品。足够快的OTA升级就是替代品。大量未经充分验证的技术匆忙启动。整车疲劳试验已从实际道路转向更省时、更省力、更省钱的台架。
油车企业一片混乱。没有人敢提到48个月新车的替代思维。从48个月到36个月,再从36个月到24个月,就连老成的跨国汽车企业也被迫跟上潮流。新车开发周期的加快已成为一个可以炫耀的话题。世界变成了你不认识的东西。
造车看起来很漂亮事实上,新势力是弱不可抗拒的。2022年绿驰、长江、游侠、汉腾、云度、赛林倒下后,雷丁、威马、爱驰也陆续倒下,或者人们去楼空或破产清算。当然,恒驰汽车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身边的朋友开玩笑说,买车要先调查一下这家车企能不能活到十年。不要让车还在车企消失,坏了零件的车直接报废。这就是汽车和手机的区别。
最可怜的是上游零部件企业和下游经销商。在主机厂客户一日三变的要求下,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完全凌乱——接受主机厂的要求,能力不足,必须增加投资,不接受主机厂的要求,这意味着客户的立即流失。聪明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将能够大规模供应的零部件业务留给他们的下属企业,并将试错机会留给外部供应商。这个月你刚刚为这辆车完成了模具,下个月设计可能已经修改,下个月车型可能已经停产。你能和谁讲道理?
汽车公司的销售部门也很混乱。最初研究市场竞争的细分,研究竞争对手的定价,然后打破定价的惯例,突然跨级悬崖定价成为常态,中大型SUV定价11万成为现实,定价就是降价。
M7智能驾驶版爆炸后,汽车公司痛苦地喊道,没有智能驾驶尴尬地召开新闻发布会,燃料汽车公司也喊智能不是独家;看到一些企业垂直整合掌握降价主动性,许多汽车公司推出了动力电池,甚至汽车公司直接购买锂矿,导致宁德时代恐慌,迅速呼吁汽车公司三思,呼吁主管部门注意产能过剩。然而,杀红眼睛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再担心这些了,他们的希望已经转向了整个堆栈的自我研究,似乎整个堆栈的自我研究是一个护身符,可以保护企业建造防火墙。
影响迅速影响一线冲杀的经销商,大量经销商倒闭或退网。一家日本合资公司的退网率达到15%,而另一家公司则更糟。近三分之一的经销商退出网络,转售新的汽车制造力量。许多曾经领先的合资汽车公司实际上单方面修改了返利政策,使亏本销售汽车的经销商在年底得不到往年返利的一半。经销商感到悲伤,只能关闭或转移网络。即使暂时按兵不动,也只是勉强维持,用售后维持的利润补贴销售业务。因此,无钱经销商不再是唯一的汽车公司,终端价格、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混乱,4S店整体服务质量大幅下降。
从汽车公司、经销商、零部件供应商、广告和营销服务提供商到货币消费者,2023年汽车市场混乱是全方位的,汽车链的各个环节都被内部消费推动,没有人考虑什么时候是卷的尽头,也没有汽车公司考虑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END——
原创文章,作者:深度车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301914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