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斯”带着小米版的“保时捷”来了?

“雷布斯”带着小米版的“保时捷”来了?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否认了对小米汽车低价的猜测。

“做100项第一、唯一、最重要。”雷军用了大量的“极限词”来介绍小米汽车的性能,这意味着小米汽车推出的产品将是高端和先进的。

雷军愿意在他职业生涯的后半段赌博,并在三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上赞扬了即将到来的小米汽车。在新闻发布会的后半段,雷军的声音甚至有点嘶哑。

经过几天的热身,雷军于12月28日在北京发布了小米汽车的最新技术进展,并介绍了小米首款纯电动SU7的设计和研发背景。

“雷布斯”带着小米版的“保时捷”来了?

图片来源:小米新闻发布会

虽然这款车还需要再等几个月,但不会是性价比路线上的低价车型。

“这辆车会有点贵。”雷军说,小米SU7,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技术汽车。“不要喊9.9万(指小米SU7的定价),这是不可能的!”雷军进一步说:“任何有这种表现和配置的人都要超过40万!所以不用说14.9万,要尊重科技!”

前一天晚上,雷军发了五条微博,说小米真诚地向比亚迪、威来、小鹏、理想和华为致敬。”我愿意保留我所有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雷军回忆起过去三年的旅程,他投资了几支新力量,知道很难建造汽车,但“弓没有回头箭”。

“小米应该能够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Dream相媲美 Car。雷军说:“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小米汽车制造技术有多好?

到目前为止,官方宣布已经快三年了,小米汽车终于来了。

“雷布斯”带着小米版的“保时捷”来了?

图片来源:小米新闻发布会

雷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大量小米汽车“世界最高”、“世界领先”、“世界唯一”、“世界最严格”和“世界第一”的技术。

雷军表示,小米超级电机是世界顶级电机,刷新了天花板。由小米自主研发生产,21000rpmV6/V6s电机量产上车;27200rpmV8s将于2025年上车。小米超级电机转子预研技术已实现35000rpm。小米已开发了三代动力电机技术,申请了155项专利,获得了60项专利。

雷军透露,小米已建成并投产9100t大型压铸厂,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压铸岛装配线,60台设备准确控制了400多个参数;开发了大型压铸材料和小米泰坦合金。小米已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大规模压铸材料的汽车厂。

与此同时,小米开发了最流行的CTB集成电池技术。CTB电池组体积效率达到77.8%,最大功率达到150kWh,CLTC续航时间为1200 km。同时,小米开创了电池倒置技术,快速向下释放热量,确保安全。

在冬季耐久性方面,小米采用双能热泵,一热多用,直接供应乘客舱,三热源逐步加热技术,连接电机产生的余热,运输到成员仓库,电池组最大加热功率18kW。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与宁德时代合作生产电池,并建立了自己的电池组工厂。

当然,领先的技术离不开对研发的大力投入。

在此之前,雷军在央视新闻播出的“面对面”节目中表示,“小米汽车坚持‘十倍投资’战略。一般汽车企业在R&D投资300-400人左右,R&D投资10-20亿元,而小米第一辆车投资3400名工程师,R&D投资100多亿。”

雷军表示,在过去六年中,小米R&D投资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4%,预计2023年R&D投资总额将超过200亿元,未来五年R&D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高强度的R&D投资为小米的向上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11日,小米自动驾驶技术最新进展正式公布,采用全堆栈自主研发算法技术布局策略,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小米成立了500多个独家团队投资33亿研发成本,专注于完善自动驾驶技术,2024年目标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极端内卷,小米能造车吗?

自官方宣布造车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汽车市场与以前完全不同,汽车市场越来越卷曲。

雷军说:“小米从小就被卷起来了。我们不怕!”。小米推出的第一款车型也表明小米不愿意平庸地制造汽车。数据显示,小米SU7车长4997mm、轴距3000mm、车宽1963mm,车高1440mm,风阻系数CD 0.195,零百加速只需2.78秒,最高时速为265km/h。

雷军对第一款车型的选择也有自己的想法。雷军说,汽车是汽车工业每个阶段的基准,历史上记住的大多数著名汽车都是汽车。汽车有更多的机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所以我们坚定地选择了汽车。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汽车比SUV更困难,所以小米选择了所有技术决策中最困难和最远的道路。

雷军说,小米SU7 没有准确的标杆车辆。“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希望做一辆能承载大家所有向往的梦想的车;在驾驶等机械质量方面,我们希望与保时捷Taycan媲美 Turbo;在智能化方面,我们希望与Tesla媲美 Model S;还有最领先的技术和最丰富的生态。”

“雷布斯”带着小米版的“保时捷”来了?

图片来源:小米新闻发布会

雷军此前表示,汽车业务不是聚光灯,现在电动汽车已经从机械行业转变为信息行业,加上一些同行已经在做,小米将被淘汰。小米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和智能办公室,都是全智能生态系统。如果它与电动汽车集成良好,它将具有很强的扩张性。

在雷军看来,“小米在制造汽车方面有许多自然优势,因为今天的智能电动汽车本质上是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工业的整合,这两个行业正在高度整合。小米汽车在进入汽车行业方面有挑战,但总体上难度可控。”

当然,雷军之前也表示,他对小米的第一辆车有期待。“我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这肯定会很担心。更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来买,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各种焦虑(都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1月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增长34.5%和36.7%,市场份额达到30.8%。1月至11月,中国出口汽车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当然,让外界更关心的是,在极高的期待下,小米车型能否真正在质量上达到新的高度。与电子消费品不同,汽车在技术创新、开发和应用方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则,尤其是在安全领域。米粉此前表示,希望小米造车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小米车”,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性能。

如何控制质量风险,如何妥协价格,是小米未来无法回避的障碍。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浪尖上,拥有雷军所有声誉的小米汽车能一炮而红吗?

原创文章,作者:AutoM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301914283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