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O问界依托全新M7上市起死回生,华为兵团绝对是一个堪比
如果华为的效益没有下降,那么在这些企业面前只有硬到底或倒戈加入。
随着年底的临近,今年汽车制造业新力量的销售模式基本上已经成定局。即使在疯狂的价格战背景下,受各自交付能力的限制,今年的年度排名也可能无法在剩下的几个时间内翻出太多的水花。
从绝对值来看,理想无疑是今年最大的赢家。自10月以来,连续两个月交付超过4万辆,11月交付达到新高,达到41030辆。今年累计交付32.57万辆,不仅超过去年,而且提前实现了2023年30万辆的销售目标。接下来的12月只是看看历史纪录的高度。
曾经的“蔚小理”今年,它迎来了良好的增长。小鹏是唯一一家在2月份销量超过2万辆的汽车公司,蔚来汽车在累计销量中排名第二。横向上,包括“蔚小理”零跑、哪吒、极氪等大部分新势力月均销量已超过1万,累计销量已超过10万,基本站稳脚跟。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全面崛起的背景下,只有去年新势力销售冠军哪吒同比下滑,目前年销售目标达到率不到50%。
此外,华为兵团已成为新势力的另一大亮点,AITO问界依托全新M7上市“起死回生”,目前,自行车销量已超过10万辆。此外,年底上市的M9明年必然会掀起一场风暴,智慧的加入直接使华为兵团能够在汽车行业攻城略地。
十万 分水岭
长期以来,威来、小鹏和理想的销售可以说齐头并进,行业将三者并列为新力量汽车制造的第一梯队。然而,自今年以来,威小理的稳定形势已经被打破,理想的汽车率先突破,不仅销售差距越来越大,而且率先实现利润。
2024年,理想将推出四款全新车型,即增程L6和三款纯电动车型,以挑战月均5万辆的销量目标。此时此刻,理想汽车以现有产品阵容完成了35万辆的年销量,实际上进行了很大的终端折扣,这也反映出一些L系列车型的销量正逐渐接近瓶颈。
明年纯电动车型的上市是否能成为理想的新动力和销售增长点,取决于李翔本人是怎样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是的。过去,关于纯电动汽车的理想批评数不胜数。增程被视为汽车行业的科技之光。现在,当你想推出纯电动汽车时,你必须开始秘密地为它铺平道路。
李翔不是唯一一个打破舒适区的人。2024年,蔚来还将推出自己的廉价品牌——阿尔卑斯。最近,蔚来汽车一直是一件好事。它与长安和吉利携手换电。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后,投资31.58亿元告别“江淮制造”,一切顺利。
然而,对于目前的威莱来说,缺乏热门产品和过于复杂的业务领域是两个核心问题。虽然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和收入显著回升,但损失仍在继续。因此,威莱只能希望子品牌阿尔卑斯的交付能够稀释威莱系统的整体投资支出,成为收入的新支点。
第一梯队思考如何做大做强,压倒BBA,但有些人还是在10万辆生死线下苦苦支撑。2023年,威马和爱驰相继破产,赛道上的玩家只会越来越少。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汽车行业非常重视规模效应,年销售10万辆汽车是定量变化到定性变化的第一个起点,这意味着工厂的健康运行也标志着该品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对于从零开始的新力量来说,年交付量是否达到10万辆基本上是生死线。
蓝图、智己、阿维塔、高合等徘徊在生死线下的汽车企业,除了高合是由资本创立的,其余都是由国有企业背靠的“官二代”,东风、上汽、长安不会让这些转型标杆随意倒塌,而昂贵的高合也不容易超过10万辆。
目前,汽车制造新力量的损失是可以被资本接受的。保持当前的销售趋势,扩大销售规模是汽车制造新力量实现利润的核心。目前,销售规模超过10万辆的企业也给了资本足够的耐心等待扭亏为盈。
2024年考验高合的不是产品或品牌,而是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虽然特斯拉的输血销量在10年内勉强超过10万辆,但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高合没有太多时间。
华为兵团的进攻
除了2024年造车新势力格局的突然变化外,华为兵团绝对是一个堪比当年特斯拉国产的震慑存在。
据报道,华为一直在开发多个软硬件平台,包括R&D汽车控制平台、智能驾驶舱平台、智能网络平台、电子电气架构平台等。,并根据平台为不同的车型提供服务。这是一种为赛力斯提供高度定制服务的模式。华为不同的产品线正在形成军团,将产品重用到其他原始设备制造商。
余承东在今年年初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说:“各汽车厂生产的产品不重叠。我们希望它们能够结合起来,成为汽车系列中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汽车厂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不重复浪费资源,共同发挥作用”。
据路透社报道,华为向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抛出橄榄枝,询问他们是否有兴趣购买华为智能汽车软件和零部件公司的少量股份。尽管华为目前还没有收到积极的回复,但它已经举起了中国汽车工业火车头的旗帜,并开始在终端攻击城市。
在华为兵团中,AITO问界和智界的加入已经成功布局在SUV板块和汽车板块,明年甚至将出现与江淮合作的MPV板块。
在强大的势能下,华为兵团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0月,问界交付新车1.27万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新车1.05万辆,单车单月交付突破1万辆,创历史新高。
此外,尚未上市的M9也显示出爆炸的迹象。在华为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发布会上,余承东宣布,尚未正式上市的M9预订量已超过25000辆,随后汽车预订量增至30000辆。最新发布的智能S7也已开始预售,每周预订超过30000辆。即使在终端商店,也有一个盛大的场景,看到汽车需要排队。
根据目前的交付速度,AITO世界品牌今年的年销量预计将接近10万辆,华为系统明年的销量也将直接达到20万辆。
从现有产品阵容来看,华为打算通过技术加持实现自主品牌的高端化,价格范围也直接达到25万~30万,在此之前,李翔在微博上表示,他曾经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小鹏、蔚来等头部新势力也相似“在劫难逃”。
另一方面,除了头部车企,智己、岚图、阿维塔等下游品牌其实也在“华为军团”在辐射范围内,如零跑、哪吒定位较低的品牌,幸运的是还有喘息的机会,但此时窗口不会太长,
11月,华为与长安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邀请各方汽车公司入股。相关产品也将覆盖新能源行业几乎所有的细分市场。
到那时,真正形成的“华为军团”它将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完全颠覆现有的汽车制造新力量模式。如果特斯拉进入中国是鲶鱼效益,鼓励自主品牌取得巨大进步,那么华为就是太平洋食品链顶端的巨鲨。
如果华为的效益没有下降,那么在这些企业面前只有硬到底或倒戈加入。
END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62213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