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形式逐渐成熟

2023年,由于峰谷电价差异增加、储能系统成本下降、产业政策频繁出现三大驱动力的共鸣,工商储能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

在峰谷电价差方面,2023年,我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形式逐渐成熟,新电力系统建设加快,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逐步运行,导致峰谷电价差扩大,负电价出现。

在储能系统成本方面,2023年,储能行业供应侧碳酸锂价格暴跌后反弹。此外,大量资本和行业巨头进入该局,电池企业和储能集成企业的成本也有所下降。具体来说,受电池价格下跌的影响,工商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同比下降约50美分。

在产业政策方面,2022年,中国发改委、能源局、科技部等部门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应用的通知》极大地促进了工商储能产业的发展。

作为分布式储能系统在用户侧的典型应用,工商储能的特点是靠近分布式光伏电源端和负载中心。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的消耗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电能传输的损失。

我国主要有四种工商储能参与模式:用户侧、电网侧、储能建设单位及相关设备生产单位;参与者主要有三种收入来源:用户节约电费、需求侧响应奖励和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

在工商储能技术方面,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是主流,但需要注意安全性;液流电池安全性高,成本相对较高,潜力巨大。

在工商储能热管理方面,液冷技术是磷酸铁锂电池热管理的未来方向,比风冷技术更具优势。目前,宁德时代、BYD、星云、楚能新能源等企业的液冷技术在项目中表现良好。

在受众企业方面,工商储能受众企业是一些能耗高、价差高的企业,包括高能耗纯电力企业、污水处理厂、无机基站和数据中心 IPC 机房、光储充一体化充换电 站、港口岸电联通港、两部制电价大型工业企业等。

在参与企业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等电池企业、阳光电源、奇点能源、海博思创等储能系统集成商、高特电子等储能BMS企业均在布局中。

在运营模式方面,我国主要有两种工商储能运营模式。一是工商用户购买储能设备,获得控股价格的利益。缺点是用户需要承担初始投资和设备维护成本;二是能源服务企业投资储能资产建设和独立运维,与行业用户分享收入。

目前,工商储能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在山东、安徽等地,独立储能电站享有共享租赁、现货套利、容量电差等短期收入模式,年收入可达2000-3000万。

原则上,电价超过70美分的地方适合工商储能的发展。广东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的工商储能利润最好。广东珠江三角洲峰谷价差1.34元,浙江1.38元;其他地方,河北约1.14元,江苏约0.9元,安徽约0.8元。

未来,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工商储能产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预计到 2025 2025年,工商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66GW左右。换句话说,在2025年之前,整个工商储能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2025年,竞争达到顶峰,蓝海变成红海,行业竞争加剧,逐步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储能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06199971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