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制霸10-20万区间,现在在降价的路上蒙眼狂奔。
12月1日,比亚迪宣布王朝推出限时燃油转订基金,最高折扣2万元,活动仅限于当月。这个折扣涉及秦、汉、唐、宋、元的一些车型,其中汉EV冠军版和汉DM-i冠军版最高可享受2万元燃油转订基金,而秦PLUS DM-直降1万元到8.98万元起步价。
“我们的车型有不同程度的折扣,现在也有现有的车。4S店有销售方向「科技新知」表示,“假如来店里试驾,优惠力度会更大,还会有额外的购车惊喜。”
比亚迪年底的疯狂是为了冲刺300万的销售目标吗?可以通过降价抢用户换规模的策略,反映在二级市场,但股价持续下跌。面对第三季度价格上涨的特斯拉,比亚迪将采取行动“城市被农村包围”贯彻到底?
防守价格战?
当去年销量飙升至186万辆时,王传福提出了一个内部要求:2023年起步300万辆,争取360万辆。这个目标对比亚迪来说有多难?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比亚迪共售出178352万辆。金九银十期间,分别售出287454万辆和301095万辆。11月,比亚迪售出301903万辆,距离实现300万辆的目标还有326196万辆。
也就是说,在最后12月,为了实现王传福的目标,比亚迪需要在今年的月销量上取得重大突破。
以价换量的效果如何?11月27日至12月3日,第三方数据显示,比亚迪周销量为54812,较上周增长7711。如果按照这个表现计算,如果你想实现300万辆车的年销售目标,可能会有一些悬念。
然而,一些官方人士表示,降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油转电,但现实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亮相的五菱旗下首款超级A级轿车五菱星光,最终以8.88万元的起价成功搅动了之前的比亚迪秦PLUS。 DM-i是主导的插混家轿市场。而且,在车身尺寸和纯电动续航里程方面都优于后者。
早些时候,比亚迪海鸥分享了很多五菱红光Mini的市场份额,现在面对“复仇”我们能做的就是跟进降价。直接表现为11月发布的燃油基金延长一个月,秦PLUS DM-我的价格也从8字开始。
此外,碳酸锂是上游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料,去年价格为60万元,现已降至16万元。如此大的价差给了比亚迪足够的成本控制空间,证实了王传福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的豪言壮语:“比亚迪打得起价格战,至少能赢3-5年。”
市场很快跟随大象,极岳、极氪、零跑、许多理想的热门车型相继宣布降价折扣。因为只有通过参与价格战来提高销售,我们才能在供应链方面掌握更多的发言权,以大规模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自行车的毛利润空间,然后拥有持续价格战的资本。
在某种程度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也是以战止战。
股价回到两年前
比亚迪日赚了1亿,不缺钱打价格战。
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比亚迪Q3收入1621.51亿元,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104.31亿元,同比增长82.16%。换句话说,平均日净收入高达1.13亿元。
美中不足的是,降价冲动无法挽回二级市场的信心。比亚迪股价一度跌至192.81元年内最低点,最大跌幅为36.87%。截至发布,仍保持在199元左右。
年初2月,当比亚迪股价达到最高点304.99元时,人们大喊买不起。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股价下跌,巴菲特很难长期持有。伯克希尔自2022年8月24日首次减持比亚迪以来·哈撒韦持股比例从19.92%下降到现在的7.98%。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股价,而且在市场上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无奈之下,为了增强信心,比亚迪于12月6日中午宣布,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的《关于提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回购公司a股的函》,将以自有资金2亿元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a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或减少注册资本。
许多二级市场投资者认为,比亚迪宏伟、大规模、高增长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如果未来不能建立新的技术护城河,其势能将继续减弱。
在比亚迪面前,一方面为了防守不断探索价格底线,另一方面为了突出高端围攻。
数据显示,国内市场30万元以上车型份额逐年增加,2019年仅占8.2%,2023年上半年达到13.8%。
但从比亚迪的车型销售结构来看,其主力产品仍在20万元以下,在30万元以上的价格范围内,但没有优势,只有D9月份销售超过1万辆。同一范围的理想已经实现了每月销售4万辆汽车的目标。
在20多万款车型中,比亚迪与小鹏、极氪、特斯拉等价格相同的竞争对手相比,仍然存在智能薄弱环节。当许多朋友追求智能辅助驾驶时,比亚迪的大多数车型仍处于自适应巡航阶段;当朋友们以激光雷达为标准时,除了N7,比亚迪很难看到其他车型。
今天的高端市场,既有威小理等新势力,也有BBA等老燃油车。比亚迪腾势、仰望、方程豹等子品牌布局仍处于雷雨点小的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市场证明。
比亚迪向下,特斯拉向上
尽管比亚迪Q4继续降价,但最大的竞争对手特斯拉的价格略有上涨。
特斯拉Model自10月27日起 Y高性能版价格上涨1.4万元以来,Model 3焕新版、Model Y的所有车型价格都略有上涨。数据显示,特斯拉在过去的11月份连续4次涨价。
对于这种挤牙膏式的价格上涨,许多特斯拉车主对此感兴趣「科技新知」说明这属于营销手段,就是要创造一种不买就吃亏的状态。
此外,根据特斯拉历史涨价数据,经过多次小幅涨价,一般会出现大幅降价和小改型车型上市。
据业内人士分析,特斯拉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实力拥有自主定价权,产能控制能力也可以逆周期调整价格,而不用担心无车可卖。相反,价格的小幅上涨会让消费者感到恐慌,并尽快下订单。事实上,在去年的价格小幅上涨后,比亚迪发展得越来越好。
两位头号玩家比亚迪和特斯拉一跌一涨,自然吸引了不少外界的目光。「科技新知」试着从销量、毛利率和智能水平来比较两者的实力。
首先,在纯电动汽车方面,特斯拉在今年第三季度交付了43.51万辆,而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交付了43.16万辆,只有3500辆左右。
其次,在毛利率方面,特斯拉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7.9%,达到四年来的最低水平;比亚迪同期为22.12%,明显优于前者,这也与特斯拉销量恐怖、持续降价有关。
最后,在智能方面,FSD(完全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的杀手。国家汽车智能控制公司首席执行官尚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今年年初以来,人工智能推动了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和市场不断成熟。根据这一趋势,特斯拉没有理由尽快推动其FSD进入中国市场。”
这就是比亚迪目前的缺点,尤其是自动驾驶能力。未来,当自动驾驶软件成为现金流的重要来源时,比亚迪在其他领域积累的领先优势可能会受到影响。
2023年被称为新能源汽车下半年的第一年。年底的战斗必将超出预期。比亚迪的降价和特斯拉的涨价都是基于自身经营状况的考虑。
价格战不仅是一种武器,也是一个必要的阶段,但它仍然是品牌和企业综合实力之间的综合竞争。
原创文章,作者:科技新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11113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