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2022年,今年前十个月激光雷达销量已超过总和。
本文早就知道IPO的原创性了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RoboSense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简称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速腾聚创”)2023年12月3日晚,已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听证,并披露通过听证后的数据集,拟在主板上市,摩根大通和华兴资本担任联合保荐人。
鉴于速腾聚创已获得海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并已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倾听,如果一切顺利,速腾聚创将在今年内成为“中国第一个智能驾驶感知系统”。
01
激光雷达今年前十个月销量超过13万
9家覆盖国内销量前十的整车厂
速腾聚创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激光雷达硬件为基础,布局人工智能感知软件形成解决方案的激光雷达和感知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硬件 软件”商业模式也使速腾聚创与市场上大多数激光雷达纯硬件制造商不同。
根据燃烧咨询的数据,速腾聚创是世界上第一家实现车辆规格级固态激光雷达量产的激光雷达公司——2021年6月,速腾聚创批量将旗舰激光雷达产品M1交付给北美汽车厂。根据烧灼咨询的信息,速腾聚创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开始汽车规级激光雷达项目量产交付的激光雷达公司。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速腾聚创与21家汽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激光雷达产品量产定点订单增至58款,已实现上述21家汽车厂及9家一级供应商的13款SOP。截至2023年11月27日,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产品量产定点订单进一步增至62款,为11位客户实现了22款SOP。
其中,截至2023年6月30日,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产品已被世界上最畅销的汽车厂(按2020-2022年销量计算)和中国十大汽车厂(按2022年销量计算)中的9家选择,包括中国最大的汽车厂和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并与世界250多家汽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根据烧灼咨询信息,截至2023年3月31日,与世界其他激光雷达公司相比,速腾聚创服务的汽车厂和一级供应商数量最多,定点车型数量最多,SOP车型数量最多。截至2023年11月27日,速腾聚创已获得15家汽车厂和一级供应商的定点订单。
自成立至2023年6月30日,速腾聚创已交付13万多台激光雷达。其中,今年上半年应用于 ADAS 产品销量约3.99万台,已超过2022年全年3.69万台。
此外,根据招股说明书的补充披露,今年前10个月,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总销量和ADAS产品销量分别约为13.60万台和12.17万台,均远高于2022年同期约4.07万台和2.44万台,今年前10个月激光雷达总销量已超过2020年至2022年三年的总销量。10月份ADAS产品单月销量超过2.8万台。
此外,除了应用于汽车行业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速腾聚创还为约2200名机器人和其他非汽车行业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烧灼咨询信息,2022年机器人行业客户累计销量(不含16线以下的低端激光雷达)居世界第一。
02
今年上半年,ADAS产品收入占44.7%
第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上升至8.7%
财务数据。从2020年到2022年,速腾聚创的收入分别为1.71亿元、3.31亿元和5.30亿元。今年上半年,速腾聚创的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2.37亿元增加了38.7%至3.29亿元。
从收入构成来看,从2020年到2022年和今年上半年,来自ADAS应用的速腾聚创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6%、12.1%、30.2%和44.7%。
今年前三季度,速腾聚创收入从2022年同期3.66亿元增加62.0%至5.93亿元,超过2022年年度收入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速腾聚创的毛利率已转正至3.9%。此外,根据招股说明书的补充披露,今年前三季度,速腾聚创的毛利率已从2022年同期的2.3%提高到6.0%,其中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8.7%。特别是ADAS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79.5%提高到2023年同期的-7.7%。
可以预见,随着半导体芯片价格自2022年底以来趋于正常化,ADAS应用的收入比例不断增加,速腾聚创的各项生产成本将逐步降低,生产效率将继续提高,从而推动毛利率的持续优化。
此外,速腾聚创的产能利用率也在显著提高——例如,速腾聚创红花岭工厂的利用率已从2023年6月的24.8%提高到2023年10月的67.1%,并计划继续通过自营工厂和合资企业立腾提高产量,扩大产能。
自成立以来,速腾聚创已获得北汽、菜鸟、中国移动、华兴新经济基金、国调基金、复星、吉利、粤民投、海通证券、昆中资本、立讯、利汉投资、东方富海、普和资本、尚琪资本、信达鹏鹏、小米、云峰基金、宇通客车等知名机构和行业投资。
在招股说明书中,速腾聚创表示,IPO募集资金净额约45%将用于研发,继续建立和优化产品管道和团队扩张,支持研发计划;约20%将用于提高制造、测试和验证能力;约20%将用于加强销售和营销,促进与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的业务合作;约5%将用于探索潜在的战略合作关系或联盟机会;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
公众号IPO早知道这篇文章(ID:ipozaozhidao)原创写作,如需转载,请联系C叔。
原创文章,作者:IPO早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060913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