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陶能源将在乌海建设固态电池零碳工业园区

近日,内蒙古乌海市人民政府、海勃湾区人民政府与清陶能源签订了投资协议。

清陶能源将在乌海建设固态电池零碳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70亿元,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将具备5万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的零碳生产能力,以及10GWh固态电池电池和低碳PACK生产能力。

这是清陶能源今年实施的第二个固态电池产业基地。今年2月,它刚刚在成都郫都区签署了实施动力固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的合同。成都基地总投资100亿元,规划产能15GWh,计划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位于郫都区景荣镇,第一条生产线设计产能1GWh,即将进入生产阶段。

估值超243亿元

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导,专注于固态锂电池、陶瓷隔膜、锂电池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实现了固态电池核心材料、核心技术、定制设备的独立控制,是中国最早的固态电池企业之一。

目前,清陶能源已完成固态电池、新材料、自动化设备、电池回收布局,共有13家子公司,建设了“新能源材料-固态锂电池-自动化设备-锂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孵化-产业投资”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在技术方面,清陶能源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选择氧化物 第二代固态电池选择了聚合物的技术路径和氧化物 卤化物 聚合物路径。

在产能方面,清陶能源已投产1.7GWh固态电池产能,到2025年计划在建产能为35GWh。

在客户方面,清陶能源与多家主流汽车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主要的合作机构是上汽和北汽福田。

在与北汽福田的合作中,双方共同开发的第一套大规模生产的商用车固态电池系统在清陶能源PACK智能制造中心进行了调试,并正式离线。该系统采用清陶基本安全磷酸铁锂固态电池单体,可满足8年40万公里的商用车保修要求,并通过各种严格的安全测试。

与上汽的合作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程度,下面再表一遍。

在资本引进方面,清陶能源已完成9轮融资,融资轮达到F轮。上汽、北汽、广汽等知名投资机构并不缺乏投资者。

随着今年5月上汽集团追加投资27亿元的敲定,清陶能源总估值飙升至240多亿元。

然而,由于固态电池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清陶能源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上半年,清陶能源营业收入1.7亿元,净亏损1.3亿元。

上汽坚定地“押注”

上汽集团是清陶能源合作最紧密的客户和最坚定的投资者。

截至今年5月,上汽集团已三次投资清陶能源,累计投资约29.835亿元,间接持有约15.29%的股权,是清陶能源最大的产业投资者。

前两项投资分别是2020年和2022年通过基金参与的清陶能源E 轮、F 清陶能源总投资约2.835亿元进行轮融资。

其中,2022年是清陶能源与上汽集团真正合作的开始。今年7月6日,上汽清陶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成立。同日,上汽集团宣布,与清陶能源合作开发的1000多公里长里程固态动力电池将于2023年率先应用于上汽自主品牌新车型。

双方如期交出答卷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今年8月22日,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联合宣布,联合开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载试验。在实现“系统级零热失控”的前提下,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68Wh/kg,测试车辆最大续航里程1083公里,充电10分钟续航里程400公里,2024年智己品牌新车量产。

据了解,该电池为半固态电池,成本相当于目前三元锂电池0.86元/Wh的成本。

今年5月,双方宣布进一步深化双方长期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了额外投资27亿元外,协议还同意加快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车型上清陶能源现有固态电池产品的产业化应用;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

仅仅三个月后,清陶能源宣布计划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上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资企业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清陶能源认缴出资5.1亿元,占51%;上汽集团认缴出资4.9亿元,占49%。

合资企业的成立,不仅将加快清陶能源固态电池产品在上汽集团整车上的产业化应用,也将成为清陶能源下一代固态电池的重要“起点”。根据清陶能源规划,下一代固态电池产品的成本将比同等规格的磷酸铁锂或三元电池低10%-30%;第三代产品于2027年推出,成本将再降低40%。

此外,维科锂注意到,据上汽集团报道,下一代固态电池主要通过正极材料和电池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将于2025年推出,实现智能、非凡、荣威、MG等车型产品的“10万辆”销售规模。

固态电池“混战”

目前,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固态电池有明确的指标、期望和国家规划。

目前,固态电池行业普遍处于研发和试点阶段,中国、日本、韩国在固态电池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欧洲、美国政府和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固态电池改变现有的电力和储能电池模式。

就全固态电池的实现路线而言,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其中,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技术方向之一,因为它具有最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有明显的偏见和乐观。例如,日本和韩国继续全面投资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基本上没有氧化物路线;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选择氧化物和聚合物复合物的混合固液电解质路线的国家。

最近,日本汽车公司巨头关于固态电池的行动和新闻很多。例如,日产在10月25日举行的东京车展上介绍了其正在开发的全固态电池(ASSB)该技术表示,第一家实验性生产工厂仍计划于明年开始运营,第一款采用ASSB技术的大规模生产车型预计将于2028年推出。

丰田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全固态电池专利的公司,于10月23日宣布了全固态电池项目的新进展:下一代固态汽车电池的大规模生产。10月12日,日本光兴石油公司宣布,将共同致力于提高固态电解质量生产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力,努力使全固态电池进入2027年至2028年的实用阶段。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11713107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