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蚂蚁嘲笑大象的奇象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蚂蚁嘲笑大象的奇象。

创造这种奇迹的不是别人,就是我们隔海相望的邻居——一个生活很好的日本人。他的名字叫川西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疯狂地说:“中国电动汽车没有技术惊喜。”

川西泉也是谁?他是索尼本田移动旅游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的社长。

什么,我没听说过?小编会给你介绍的。索尼本田移动旅游公司去年刚成立,由索尼和本田持有50%的股份。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推出销售和服务,旨在促进电动汽车和移动旅游领域的创新。

总之,目标远大,但还没有实现。

川西泉认为,虽然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感觉就像把智能手机的图标拼凑在一起,没有技术惊喜。”

川西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在索尼负责智能手机业务,认为中国提供的车载娱乐没有什么新意。

川西泉认同的新想法是什么?川西泉表示,他们的产品开发将以高性能为基础,然后在未来几年实现功能扩展。“就像索尼的PlayStation一样,从一开始就推出高性能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蚂蚁嘲笑大象的奇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西泉发表上述言论之前,索尼本田移动旅游公司刚刚宣布了该品牌的第一款车型。”AFEELA“原型车。这款车内外配备了45个摄像头和传感器,配备了超长的集成中央控制屏幕,集成了索尼的影视、音乐、游戏等娱乐功能。

如果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是“冰箱彩电沙发”,那么索尼本田的“AFEELA也就是PS5 大彩电的组合。

对此,有网友热评:“明白了,买发动机送车变成了买PS送车。”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蚂蚁嘲笑大象的奇象

川西泉之所以对中国电动汽车唱得不好,是因为它有点“酸”。然而,正是这些没有“技术惊喜”的中国电动汽车在川西泉口已经成为当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流,而日本汽车却逐渐退居舞台边缘。

2022年,比亚迪以186万的年销量成功超过一汽-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得销量冠军。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销量达到207.9万辆,成功卫冕年度销量冠军。

除了比亚迪,汽车制造的新力量和传统汽车公司的新能源品牌都表现良好。例如,广汽埃安连续两个月终端交付量超过5万辆,理想汽车也以月销售4万辆为目标。

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在中国大放异彩,在国外的声誉也逐渐增强。不久前,在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阿维塔、小鹏、零跑、问业等新能源品牌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吸引了参展商的大部分关注。

日本汽车在慕尼黑车展上几乎消失了。显然,在全球电气化浪潮的席卷下,日本汽车跟不上,也没有产品可以销售。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日本汽车的销量正在逐渐下降。

至少目前,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电气化步伐并不快。

即使在此之前,丰田章男也多次公开反对电气化,认为电动汽车是资本的过度炒作。丰田正式被引入电动轨道,直到新任总裁佐藤恒治上台。

与丰田类似,本田、日产和其他更小的日本品牌在电气化转型方面都非常缓慢。最直观的例子是,自去年年初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了最激烈的战斗,而日本第一个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来得很晚。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日本合资汽车企业的生活并不容易。

丰田推出了两款电动产品:BZ4X和BZ3。前者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虽然后者得到了比亚迪三电技术的支持,但销量仍然不高。更严重的是,这两款车上市不到半年,因质量问题被丰田召回,其中BZ3召回了所有销售车辆。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蚂蚁嘲笑大象的奇象

去年,本田在中国推出了首款纯电动产品:e: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分别发布了N系列双车战略:NS1和e:NP1。然而,这两款车上市后市场销量低迷,对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帮助不大。本田的下一款纯电动汽车e:NS2,要等到2024年才能上市。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蚂蚁嘲笑大象的奇象

日产销售的新能源车型包括ARIYA艾瑞雅、启辰大V DD-i超混动,超混动驱奇骏,超混动驱轩逸,轩逸电动驱动e-POWER。在几款产品中,上半年只有超混电驱轩逸销量超过6000辆,其他车型的市场表现一般。最近,由于逆变器软件设置不合理,日产唯一的纯电动汽车艾瑞雅宣布召回。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蚂蚁嘲笑大象的奇象

事实上,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壮大,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普遍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在这方面,德国品牌大众率先认识到现实,并于今年7月宣布与汽车制造新力量小鹏汽车合作。这是国外知名品牌首次向中国新汽车制造商伸出橄榄枝,双方的合作无疑将加快大众汽车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和销售。

虽然日本汽车不愿意承认,但发动机轰鸣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电气化和智能席卷世界的时代,中国独立品牌率先进入游戏,形成了一套新的电动汽车定义,跟上时代的步伐比“说话”更有意义。

不久前,在慕尼黑车展上,中国电动汽车的出现让世界大吃一惊,而日本汽车则不为人知。现在,在东京车展期间,日本不妨让世界看看它的新能源汽车是如何制造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车门视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311413050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