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沈天香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汽车行业的疯狂促销潮并没有让3月份的销售成绩单感到惊讶。

根据4月1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用车联合会)发布的数据,3月份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到158.7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14.3%——这是本世纪以来3月份最弱的环比增长。

对此,乘联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消费不景气和市场价格混乱加剧了消费者的观望氛围,影响了乘用车销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主任范宇也有类似的观点。她在4月3日流通协会月度形式分析会上表示:“经销商门店客流迅速增加,但由于消费者观望情绪强烈,3月份订单和交易率没有明显增加,汽车消费需求恢复低于预期。”

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两组数据也表明,这一轮促销潮未能刺激市场增长。

首先,3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高于荣枯线,汽车流通行业处于低迷区间。

其次,3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2.5,较2月份74.6下降2.1个百分点,说明市场需求低于基期,下期市场销量低迷。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今年3月,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降价促销潮——从新能源汽车到传统燃料汽车,从合资品牌到中国品牌,从当地地区辐射到全国各地。降价、补贴和折扣似乎已成为整个国内汽车市场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40多家汽车公司加入了价格战。

在巨大的折扣刺激下,许多地方的经销商和商店都挤满了客人,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季复苏地图。神奇的是,4S商店似乎拥挤而繁荣的背后并没有给经销商带来实际的交易量。

然而,随着大多数汽车公司补贴的截止日期和国家6B延迟着陆的消息逐渐明确,3月份的降价浪潮逐渐平息,汽车公司的定价也趋于理性。

一波未平,一波又一波,一些企业似乎会继续推出促销政策,给市场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4月,吉利率先开枪,正式推出全国范围内专用车型限时购买活动,限4月1日至30日购车用户,综合补贴高达4.5万元;4月2日,沃尔沃随后给予2亿元限时促销补贴,其中沃尔沃XC60综合优惠至9万元;4月7日,比亚迪海豹综合优惠至3.1万元,截至4月30日。

在疯狂的促销潮下,为什么汽车市场的表现低于预期,价格战何时停止?……成为行业焦点。

01.

多看,少买

“随着政府推出购车补贴,进店看车的顾客数量明显增加,比3月初增加了近一倍。”3月28日,北京市顺义区一家4S店的销售经理表示,虽然店内客流明显增加,但消费者看得多,买得少。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3月份,北京市丰台区、平谷区、石景山区、朝阳区等地开始发放汽车消费券,消费者最多可获得8000元的购车补贴。

以石景山区为例。3月16日至3月31日,消费者凭证在石景山区指定汽车销售企业购车,最高补贴8000元。该活动涵盖20多个汽车品牌,如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和比亚迪。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虽然有补贴和优惠支持,但与湖北、广州等地相比,高达8、巨额补贴9万元还有很大差距。”上述4S店销售经理表示,这导致与消费者心理预期存在一定差距,持有货币购买是正常的。

此前,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东风雪铁龙4S店东风雪铁龙C6售价21.19万元,政企综合补贴仅12.19万元,补贴金额高达9万元。“顾客都疯了。买车和买卷心菜一样。”网络热词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随着各地陆续出台的购车补贴政策,以及厂家开展降价促销活动,车价下跌幅度大于往年,强烈刺激了更多顾客进店看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主任徐建飞说。

他认为,在新车价格下跌和各地推广政策的支持下,消费者对汽车价格下跌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入货币购买状态,汽车购买需求不高,这也导致3月份汽车销售没有达到预期。

经销商预测,如果4月份行业没有重大政策调整,汽车销量将与3月份基本持平,不会有太大变化。

事实上,为了打消市场观望情绪,许多汽车公司已经推出了保价策略。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3月18日,长城汽车坦克品牌宣布推出全年保价政策,承诺全系列车型全年保价。此前,理想、凌克、哪吒、腾势、零跑等汽车品牌推出了为期90天的限时保价政策。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呼吁合理对待这一轮汽车推广,市场应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中国汽车协会认为,这一轮短期推广的原因有很多。各企业推出的优惠车型多为库存年龄较长、老款或滞销库存车型。

在终端市场,在这一轮推广之前,许多车型都有相当大的优惠价格。为了吸引注意力,终端宣传夸大了降价力度,增加了客户获取,容易误导消费者。中国汽车协会呼吁适当的营销宣传,媒体报道应客观准确。

尽管如此,价格战还是造成了许多不可逆转的后遗症。其中,经销商受到的伤害最大。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经销商目前面临三个问题。

一是终端价格波动大,客户观望情绪强烈,订单和成交率下降,库存难以转化为资金流,经销商利润下降;

第二,第一季度销售任务难以完成。超过60%的经销商表示,完成度不到80%,其中20.5%的经销商完成度为70%~80%,46%的经销商完成不到70%;

第三,国家六B排放标准于7月生效,经销商面临清仓压力。

“虽然降价在短期内有效地推动了销售增长,但从中长期来看,价格体系的混乱将导致一些消费者观望货币,大幅下降的汽车公司的品牌实力将受到损害或不可逆转。”徐剑飞坦言。

02.

从价值战到价值战

“价格战不太可能继续扩大降价规模。预计本轮价格战将于4月左右结束。”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4月2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表示。

4月1日,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表示,与崔东树的观点几乎相同,“这一轮价格战已经基本结束,行业将逐渐回归理性。经过这一轮波动,它将进入稳定状态,价值将更多地决定价格。”

邓承浩认为,价格战会导致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偏差,但最终会回到基于价值来决定产品的价格。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如果你不知道用兵的害者,你就不能知道用兵的好处。——《孙子兵法·战斗篇。随着工业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价格成为企业营销和抢占市场的最直接途径。

如果价格战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在短期内带来数量增长,那么价值战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保持高质量增长的秘诀。

的确,价格战可以换来销量,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行业价格体系的崩溃。因此,吉利汽车、广汽丰田、深蓝汽车等价值战相继开始。

3月21日,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甘家阅在吉利汽车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吉利更愿意通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成本控制优势,为消费者打造高价值产品,在市场上打一场价值战。

甘家悦表示,吉利汽车可以通过供应链整合控制成本,形成汽车产业链红利,为客户带来价值优势。因此,吉利不需要参与价格战竞争,而是专注于品牌战、价值战、技术战、服务战、道德战,塑造更高的品牌形象,继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3月23日,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降价趋势,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市场越紧迫,汽车公司就越应该有战略决心。广汽丰田不打价格战,只打价值战。

“在经常谈论颠覆的时刻,在唯快唯变的浮躁中,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汽车市场的竞争是马拉松,不是为了一时的飙升,而是为了继续领先。”文大力说。

未参加价格战的蔚来汽车也传达了类似的观点。

“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没有所谓的行业定价权,威来也不会参加价格战。”威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关键是价值应该值得这个价格,而不是盲目地降低价格,盲目地降低价格可能对行业不好,不要恶性竞争。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2023年,行业正处于整车价格竞争和汽车产业链转型的痛苦时期。

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额达158.7万辆,同比增长0'

他表示:“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革命和汽车行业深度转型的痛苦时期。新能源汽车全面挤压燃油汽车市场,整个燃油汽车产业链承受压力,新旧竞争拉开‘辽沈战役’决战序幕。”

新能源轨道仍然很热,但随后的竞争也在加剧。许多业内人士预计,汽车行业的强劲重组即将到来,已经闻到了火药品牌的味道,并主动选择从价格战升级到价值战。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技术都是最关键的。未来,汽车企业仍需注重技术改进,用相对先进的技术取代价格调整。”崔东树表示,在原材料和电池降价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合理的价格调整。

今年4月,随着新车的密集发布、许多城市春季车展的启动和降价补贴政策的收紧,大多数汽车的价格可能会趋于稳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4月份汽车市场整体稳定,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乘用车终端销量约150万辆。

原创文章,作者:帮宁工作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11196875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