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日本汽车的新能源化能否依靠电池反击?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日本汽车还值得期待吗?
作者张之栋
崔力文负责编辑
金鹏辉编辑
编者按
丰田、本田和日产在中国遇到了一个寒冷的冬天。马自达和斯巴鲁在少数民族的道路上越来越窄。三菱和铃木远离中国消费者的视野,日本汽车在中国的份额从25%降至15%。
在中国,日本汽车的份额迅速被中国品牌划分。在世界各地,日本汽车出口首次被中国超越,并逐渐接受中国原产地汽车返还日本。只有BBB(奔驰、宝马、比亚迪)三个外国品牌参加的东京车展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本地车展。
当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蓬勃发展时,世界汽车的重点将转移到中国。普通混合动力和氢路线的差异选择和电气化转型缓慢的日本汽车是否真的达到了极限?日本汽车真的会进入新一轮的“失去的20年”,就像柯达被数码相机取代一样?还是正如外界所说,日本汽车已经陷入了“创新者的困境”?
10月25日,停办四年的东京车展重新开幕,首次更名为日本移动旅游展。这一次,日本汽车将带来什么电气化转型成果?他们如何认识到百年来汽车行业的巨大变化?《汽车公社》报道小组将前往车展现场,在深秋的东京为读者逐一寻找答案。
日本汽车省油耐用。为什么卖不好?事实上,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日本品牌的销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根据乘客联合会的数据,今年1日~9月份,整个日本品牌的表现都不是很好。
丰田销量下降 本田销量下降4% 21% ,日产销量直接下降 26%……
情况非常明显。就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而言,日本汽车的好日子已经过去。此外,除了销量下降的“日本三巨头”和仍在坚持的马自达外,斯巴鲁、三菱等日本汽车品牌也无法支撑和抹油。
时代变了,人们开车不用油,甚至开始追求更舒适的体验。当汽车不再是单一的运输工具时,所谓的日本汽车经济耐用的质量就很难跟上《纽约时报》的潮流。所以问题是,像丰田和本田这样的全球汽车巨头看不到市场的变化吗?
答:当然,我们可以看到,但在此之前,他们创造了太多的沉没成本。
毫不夸张地说,日本品牌的普及依赖于技术、制造和供应链三大“法宝”,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正是这三大法宝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
换句话说,日本品牌在各个方面都投入了真金白银,以至于巨大的“家业”创造了,怎么会这么容易放弃呢?
显然,在日本汽车品牌看来,新能源转型和电气化转型不会那么快,燃油车型和油混合动力车型仍将长期保留。众所周知,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成为后来者,并在中国市场甚至全球汽车市场肆意运行和分裂蛋糕。
日系老矣?
丰田、本田、日产等日本汽车品牌相对于大众轰轰烈烈的ID战略深度、积极求变、别克E5等单一车型的决心,确实犹豫不决,停滞不前。
当然,也有上面提到的“沉没成本”,但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总体趋势,日本汽车品牌似乎开始变得积极起来。他们还值得期待吗?日本汽车品牌还能一举翻身吗?
点错科技树?没那么简单?
与新能源和智能相比,日本汽车在普通混合路线和氢路线上的选择不符合新时代的趋势。这也被认为是“错误的技术树”。但似乎每个人都忽略了日本的电池行业,包括移动力电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首先,说到日本电池的发展历史,我们不能绕过松下这个企业。
1991年,索尼首次将锂电池商业化;1994年,松下成功开发出充电锂电池,近10年来一直处于消费锂电池的领先地位。在松下的带领下,日本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年产能飙升,甚至占全球锂电池市场份额的90%。
不幸的是,日本当局缺乏投资锂电池的决心。日本从国家层面押注氢燃料电池,导致其在锂电池行业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松下也参与其中。
但即便如此,松下还是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和机遇,在动力电池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
松下从2009年开始长期向特斯拉供货,并与内华达州合建了一家电池厂。
然而,成功也是小何,失败也是小何。松下在动力电池业务上的崛起非常依赖于特斯拉的供应,因此来自“大客户”的麻烦也随之而来。
总的来说,松下作为世界十大动力电池装机企业之一,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新能源。这些成就在日本企业中是独一无二的。
不幸的是,日本品牌在电气化转型过程中进展缓慢。没有人知道中韩电池制造商“抢蛋糕”,日本汽车品牌和政府当局能坚持多久。
好消息是,东京车展带来了许多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在汽车电气化转型方面,以丰田、本田和日产为首的日本汽车品牌改变了以往的扭曲,带来了一系列完整的概念车型。
比如丰田的电动陆巡,KAYOIBAKO ;本田Prologue,SUSTAINA“口袋概念”;日产的“HyperEV概念车系列,轿跑,MPV、SUV车型,应有尽有。
很难想象日本运营的新能源将如何进入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但很明显,他们在探索中前进的速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慢。
因此,日本电力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能给日本电力电池行业带来更多的帮助吗?答案必须是肯定的,但仍会有很多利益交换。
日本电池在电动汽车时代会错过吗?
受国情影响,纯电动汽车在日本并不受欢迎,比特斯拉强,去年在日本的年销量还没有达到6000辆。因此,日本品牌的电动汽车不仅局限于日本当地消费者的喜恶,而且基于世界。
相应地,在当今的全球市场上,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并不像预期的那么“温和”。
在10月25日举行的东京车展上,虽然中国企业不多,但比亚迪和新旺达都是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导者。巧合的是,他们都是松下消费电子电池业务的老竞争对手。
显然,与日本品牌“滚动”、离开甚至放弃中国市场相比,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看到了面对困难的机会,甚至击中了松下的“家门口”。
不可否认,日本汽车品牌的统一觉醒将不可避免地为日本电力电池行业带来强大的动力。但现在日本电力电池行业面临的问题是,一个独特的松下能否支持日本汽车的下一个电气化转型。
你知道,早在去年,宁德时代就与日本国家汽车品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谁能保证第二个日本汽车品牌不会与中国电池制造商达成合作?
硬币的另一面,事实上,面对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日本电池并非完全无能为力。现在有两张“底牌”摆在它面前:4680电池和固态电池。
不用说,4680电池作为特斯拉高度赞扬的未来动力电池形式,谁能率先赢得这个盘子,谁就能率先突出包围。松下的优势在于,从最初的1865到进一步的2170,再到今天的4680,其圆柱形电池的技术、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都实现了系统和标准化的能力。
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市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受到青睐。
据报道,丰田和日本光兴石油公司共同开发了硫化固体电解质,并取得了“突破”。预计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或2028年批量生产。松下也不愿落后。它宣布将在2025年至2029年批量生产一种小型全固态电池。它首先应用于无人机,并逐渐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时间也是生命。无论是错误的科技树还是缓慢的电气化转型,通过东京车展不难看出,日本汽车品牌已经做好了充分拥抱电气化时代的准备。当这台巨大的机器运行时,它强大的惯性必然会掀起一股新的浪潮。
国内新能源汽车一定能领先吗?宁德时代一定是世界第一吗?日系车永远追不上吗?
生于忧患,死于幸福。我们常用“大象转身,多难”来形容中国汽车以外的汽车品牌,认为中国汽车已经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其他竞争对手和前辈已经成为缓慢的追随者。
如今,从供应链、生产成本、智能化等方面,这些缓慢的追随者开始加快步伐。
所以,强大的日本电池,真的错过了电动汽车时代吗?
也许是的,因为现在只有松下一家日本电池制造商可以看到,其余的三三两两,不值得一提;但也可能不是,日本汽车电动齿轮旋转,属于日本电动汽车的“寒武时代”,将不可避免地推动整个日本零部件供应链的重建和升级,动力电池是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是这样,面对日本汽车品牌的“虎视眈眈”和“遥遥领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准备好应对了吗?你准备好了吗?还是继续卷内,沉浸在“楚门”的世界里?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71012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