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1、2024碳圈开局良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通过
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条例》从行政法规层面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相关制度,为全国碳市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立法确定了碳排放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本条例的出台对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配额的分配、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督、配额的清算和交易运行等机制作出了统一规定。
自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中国碳市场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已发展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本条例的发布无疑将指导制定与碳排放权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督,促进全国碳市场的可持续和标准化发展。
2、2023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21.5GW
1月8日,2024年中国储能CEO大会暨第八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预选赛在广州举行,由广东省发改委、中国能源研究会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
会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岳芬介绍了2023年储能产业的回顾和趋势展望。她指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达到86.5GW,同比增长45%。其中,抽水蓄能比例已降至60%以下,新型储能比例从2022年的21%增加到2023年的近40%。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达34.5GW/74.5GWh,功率和容量同比增长率超过150%。其中,2023年新增储能装机21.5GW/46.36GWh,相当于2022年的三倍。
3、新能源超过煤电,成为吉林省最大的电源
据《国家电网报》1月8日报道,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吉林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856.1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为1267.9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453.9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为134.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0.4%。连续五年,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2023年,吉林新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长39.1%,比去年增长53亿千瓦时。
此外,1月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加快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18项措施。
通知称,应采取多种措施培育高质量发展和增长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形成新的生产力,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园的建设,完善项目建设政策支持,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加强“绿电+消纳”加快项目电网支撑“绿电+”培育新兴产业。
4、宁夏成为单位面积最大的新能源开发强度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宁夏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3600万千瓦,达到3600.15万千瓦,同比增长18.4%。2023年,宁夏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60万千瓦。目前,宁夏已成为中国土地面积新能源开发强度最大的省份。宁夏出台了新能源库存配置激励政策。2023年宁夏储能规模达到286.5万千瓦/573.2万千瓦时,最大充电能达到228万千瓦。2023年,宁夏新能源发电量达到563.09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连续5年超过97%。
5、海南2035氢能产业规划:构建1区2平台多基地格局
近日,海南省发改委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一区(绿氢产业示范园)、两个平台(氢能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多基地(场景应用示范基地)”氢能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据报道,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升级版清洁能源岛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的发展是培育自由贸易港经济发展新轨道、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选择,也是积极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双碳优等生”关键措施。与此同时,海南拥有中国最大的海域面积,随着海上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逐步形成,绿氢的发展潜力巨大。
《规划》还明确了氢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低碳绿色氢源供应项目、绿氢产业示范园区项目、氢能合作交流平台项目、氢能产学研支持项目、氢能产业安全管理项目、氢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建设等七项重点任务。
企业动态
1、2024年第一百亿IPO:黑马户储成功上市
1月3日,艾罗能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成为2024年首家登录a股的上市公司。
艾罗能源发行价为55.66元/股,发行市盈率为7.95倍,开盘涨幅近80%,最高为100.08元/股,市值一度接近160亿元。截至当日收盘 87.93元/股,总市值140.69亿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艾罗能源公开发行股票4000万股,总募集资金超过22亿元,主要投资于储能电池和逆变器扩建项目、光储智能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海外营销和服务系统项目。
随着全球家用储能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家用储能设备的家电化趋势和To C属性越来越明显,产品、品牌、渠道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优秀的技术研发实力已成为企业创造优秀产品质量、建立品牌声誉、扩大销售渠道的基石。自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起,艾罗能源拥有授权专利138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含海外发明专利3项)。
2、宁德时代继续与福特汽车合作,仍有望获得美国IRA法案补贴
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的合作取得了进展。当地时间1月5日,福特汽车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在美国IRA(《通货减少法》和指南中没有看到“任何将我们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技术许可合作排除在(补贴资格)之外的内容”,这意味着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公司的技术合作不排除在新细则生效的IRA法案补贴之外。
1月6日晚,宁德时代相关人士证实,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的合作正在推进中。
3、2024年,晶澳科技的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将超过100GW
晶澳科技官方微博1月7日消息,在1月6日举行的2024晶澳生态朋友圈跨年会上,晶澳科技联合执行总裁李守卫介绍,晶澳如期实现2023年既定产能目标,组件产能达到95GW,硅片和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90%以上。其中,N型电池产能占总产能的67%。
此外,晶澳越南基地正在建设5GW电池项目,美国基地正在建设2GW组件项目,鄂尔多斯基地正在建设30GW拉晶、30GW切片、30GW电池、10GW组件集成能力项目。
2024年,这些项目落地后,晶澳科技硅片、电池、组件的生产能力将超过100GW。
4、长城汽车东盟首个CKD项目将启动,生产电动汽车
1月8日,长城汽车宣布与马来西亚大型制造业上市集团公司EP合作 Manufacturing Berhad (EPMB)CKD组装合作签订正式完成,今年长城汽车组装生产将正式启动,标志着东盟长城汽车首个CKD项目正式启动。根据双方的战略合作协议,EPMB将在当地组装和生产长城汽车的电动汽车及其SUV,促进马来西亚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5、全球最大的绿色能源园区投资240亿美元
印度阿达尼集团董事长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1月10日在“古吉拉特邦充满活力的全球峰会”该公司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向该邦投资2万亿卢比(约240亿美元),创造10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
阿达尼透露,该集团正在古吉拉特邦卡奇地区建设“世界上最大的绿色能源公园”,占地25平方公里,发电量将达到30吉瓦。他说,阿达尼集团还在建立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解氢器和绿色合成氨等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
6、国轩高科与奇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月7日,国轩高科技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技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协议,双方计划围绕奇瑞乘用车、公交车、物流车辆、重型卡车等车辆项目进行全面合作,合肥国轩将充分参与项目开发供应,积极引进国轩三代电池技术,加强与国轩的电池平台、电池一致性和安全、电池大数据的合作;在储能、电动船舶等新业务领域,双方将共同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双方将利用各自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共同拓展海外新能源市场;双方还将在ESG、加强低碳减排合作,共同提高品牌声誉和市场知名度。
7、2023年,新能源制造商零售销量发布排行榜
1月10日,乘联发布2023年1月至12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比亚迪汽车、特斯拉中国、广汽埃安分别为35.0%、7.8%、6.3%的零售份额排名前三。
——END——
原创文章,作者:零碳风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11714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