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速度”与“开放”代表繁荣。
作者丨罗超
崔力文负责编辑
金鹏辉编辑
规则秩序和价值体系从根本上逆转,产业模式重构,产业价值转移。
汽车产业“变革”齿轮不断旋转,供应链参与者不断寻找“电动智能化”在方法论上,每个家庭的逻辑和内涵可能不同,但它们都将核心问题指向产品的迭代效率。
速度,还是速度!
“在创新时代,快鱼经常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比亚迪的王传福和地平线的余凯都强调了速度在不同场合的重要性。
当技术发生颠覆性变化时,速度往往意味着价值创造的机遇和主动性。特别是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技术升级日新月异,某一代产品的窗口期有时短得超乎想象。
今天的高级智能驾驶纠纷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一是中国正成为全球高级智能驾驶的创新中心,规模市场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夕;
二是不同“出身”供应商纷纷入局,多元化竞争模式复杂,国际巨头、本土芯片初创企业、汽车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标准配备辅助驾驶(L0-L2)首次超过1000万辆,其中L2级辅助驾驶(含L2) )前装标配交付585.99万辆,同比增长61.66%。
在高级辅助驾驶方面,NOA前装标配配送达21.22万辆,同比增长近80%。预计2025年,NOA(含城区)前装标配搭配量将超过380万辆,前装搭配率将超过17%。
几年前,高级自动驾驶领域鲜花盛开,用火烹饪油。L4/L5似乎就在我们面前,很容易得到。但长期投资过高、技术能力难以落地、无法构建的商业模式……让完全自动驾驶“泡沫”市场开始回归商业本质和用户价值,并逐渐被戳破。
市场回归理性,但市场竞争从未停止。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用户对智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缺乏竞争力的L0-L1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L2和NOA的替代作用明显,市场正在下沉。
此时此刻,脚踏实地、低头看路的智能驾驶更值得期待。在如火如荼的上海车展上,地平线再次强调,“未来十年,智能驾驶将保持L2 在这个阶段,完全自动驾驶只会在一些特殊道路上实现。”
是的,完全自动驾驶仍然很遥远,是整个行业玩家必须穿越的漫长夜晚,但行业不需要太焦虑,同时面对未来的技术布局,关注当前的实时真实用户价值,不断优化用户先进的辅助驾驶体验,是到达另一边的唯一途径。
正如余凯所说,“技术的价值不在于让机器更强大,而在于让人更伟大。”当然,在市场回归商业本质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效率和成本的压力无处不在,每个行业的参与者都不敢掉以轻心。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创新的源泉”。是的,不管是英伟达,Mobileye,或者高通,最先进的智能驾驶芯片和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首批量产合作伙伴一直是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智能市场似乎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直观的表现是,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更换速度堪比甚至快于手机。
根据余凯的判断,到2023年,比赛将结束。时间就在眼前,比赛的窗口期迅速关闭。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创新迭代的速度。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当大卫击败歌利亚时,价格就成了他手中的手柄“利剑”。换句话说,价格压力几乎传递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重塑产业结构,智能驾驶领域也是如此。
上一次,日本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能力引发了价值转移。这一次,轮到中国品牌依靠领先的新能源技术水平和垂直整合能力,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在成本压力和智能驾驶下沉的趋势下,汽车公司、上游芯片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在优化成本“各显神通”。毫无疑问,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正走出自己的道路,性价比已成为推动下半年中国智能汽车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无可争议的创新。以地平线为例,在过去的几年里,一款高性能车载智能芯片从2019年推出到2021年,在软硬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
从征程2到征程3到征程5,计算能力不断提高,性能不断优化,每一代芯片都很快成功批量生产。目前,地平线征程5是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计算能力智能车载芯片,也是中国第一款批量生产的100TOPS级。
然而,在智能驾驶时代,爆炸性的数据计算和先进工艺的发展接近天花板,传统的摩尔定律加速了故障。此时,新的计算架构已成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关键手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计算架构”。在智能计算架构方面,从2019年到2021年,地平线BPU架构从伯努利1.0到伯努利2.0再到贝叶斯三代进化,积累了300多万件前装量验证。地平线推出了最新一代智能驾驶加速引擎,通过智能进化和持续迭代——BPU纳什。BPU纳什也在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
BPU纳什专为Transforrmer、为了优化前沿算法效率,地平线不仅创新地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大大提高了架构的可编程性,而且通过超异构计算架构显著提高了计算能力的多样性。
换句话说,BPU纳什优化了存储架构、发动机、计算、数据流、功耗等方面,可以高度匹配算法,实现领先的真实计算效率,大大降低了硬件和传感器的成本,为主机制造商提供了具有成本效益的智能解决方案“有力武器”。
智能计算方案供应商在地平线上的定位思路非常明确,即一方面提供芯片和可选的量产算法,帮助合作伙伴加快智能驾驶应用的性价比,另一方面提供开发工具,支持合作伙伴的高效开发,开放量产算法,提供芯片原厂支持。
到目前为止,地平线3代量产旅程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00万件,国内外主流汽车企业已定点超过20家。
地平线与理想汽车的合作案例证明了这一点。在2021年的理想ONE项目中,双方创造了ADAS8个月大规模生产和交付的终极速度。目前,理想的L7、L8均配备了基于征程5的理想AD Pro量产智能驾驶系统,项目交付周期进一步缩短,效率再次刷新。
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翔曾称地平线是他们见过的最合作、最专业的团队。这种效率在传统的汽车研发阶段是不可想象的。
这种超高效率离不开成本控制能力和高度的开放性和协调性。仔细想想,由于国内智能车辆的时间窗口太窄,汽车企业和产业链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时间窗口,而不是技术本身。
因此,如何通过整个行业技术栈的分层合作与合作,不断提高效率,加快开发效率,降低上层应用开发成本,成为关键。
开放,再开放
事实上,从传统的商业维度来看,供应链系统已经从原来的垂直线性模式转变为多方并行的网络模式。复杂的供应条件会影响合作效率。解决办法是什么?
生态,更开放的生态!
纵观整个技术发展的历史,IBM在PC时代初期占据主导地位,直到整个生态和windows出现,IBM被戴尔超越;手机行业也是如此。一开始,苹果占主导地位,但从整体出货量来看,基于Android的其他生态出货量将远远大于苹果。
智能汽车时代肯定会演变出类似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时代的底层、统一的芯片架构、操作系统和上层繁荣生态。对于底层计算方案,真正的护城河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生态。没有软件生态的计算方案就没有灵魂。
因此,为了消除合作之间的隔膜,开放合作生态,提高合作效率,近年来,地平线有意识地构建了一套易于使用、友好、可推广的开发工具链,确保了开发和优化过程的高效率。
地平线新推出的嵌入式应用开发套件——踏歌®(TogetheROS™·Auto),通过多模块协同开发,解决行业内多供应商协同开发的困难,可以将开发、集成、验证效率提高200%,帮助合作伙伴高效迭代到下一个自动驾驶时代。
地平线工程开放工具链也是如此,帮助行业玩家充分利用旅程5硬件资源,实现BEV感知等领先算法的有效部署,兼容各种算法框架和算子,提供定制加速计算能力,支持生态合作伙伴探索更高灵活性的算法创新。
事实上,原始设备制造商正在与供应商双向前进。可以看出,长城汽车等原始设备制造商也在促进企业内部平台、共同化,建立统一的硬件平台规划和软件统一基线,为生态合作伙伴互动和深度合作开发奠定基础。
没有合适的厨具,光有精美的食材是做不出好菜的。如果没有全栈易用的工具链,强大的芯片就很难有用。“没有成熟的工具链,即使它的芯片是最稳定可靠的,其他人也不能使用它。”
智能车载芯片本身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很重要,但软件生态导向用户导向市场的关键是智能车载芯片。生态建设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下沉、合作和不断完善。
“在传统的主要供应商之前,可以为许多制造商开发相同的系统,但使用供应商的软件解决方案,迭代速度无法跟上竞争,所以我们应该自己开发”。在之前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理想的CE0李想再次解释他的担忧。
因此,对于芯片公司来说,交付不仅是硬件,也是一个系统。未来的商业模式是芯片 算法 工具链 以开发平台为核心,生态必然是竞争的关键。
“芯片在整个信息产业的生态中起着最上游的作用,所以它自然是生态的参与者。”只有形成产业生态,通过生态合作不断迭代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产业链发展的效率和速度。
“开放,再开放”这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声音。通过底层技术平台和软件开发平台向不同的生态合作伙伴开放多维开源,加快智能汽车应用的开发和智能汽车的大规模生产过程,应该在大多数人面前传播“康庄大道”。
你看,地平线就是这样,一方面,将地平线的旅程芯片打造成业内效率最高的智能车载芯片,另一方面,它不仅是开源OS,还向一些汽车制造商开放BPU IP授权致力于打造智能汽车时代“Wintel”(Windows Intel)和“ARM Android”。
此前,一些芯片制造商的封闭系统无法处理满足不同汽车公司个性化需求和规模效应之间的冲突,也可以预测与汽车公司分道扬镳。
到目前为止,智能产业将有四种合作模式:
以Mobileye为代表的全栈黑盒模式,将芯片架构、芯片及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软硬件系统全部开发后交付给整车厂。也就是说,这相当于一个黑盒子,整车厂根本无法参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过程,开发周期长,创新速度慢。
英伟达模式,以“软硬件解耦”将GPU架构开发成芯片,然后包裹操作系统 CUDA,让汽车公司开发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
TogetherOS模式 BPU跟 SoC 开发完成后,中间底层软件通过开源OS协同开放模式与车辆在一起。它不仅包括整个自动驾驶应用程序,而且深入到操作系统的底部,可以更有效地调用操作系统下的各种资源。
BPU IP授权模式。也就是芯片合作模式。整车开发将实现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自动驾驶的软硬件系统的高度协调,大大提高迭代速度。这实际上与特斯拉FSD的开发不相上下。
地平线基于四种丰富的合作模式“朋友圈”规模越来越广。智能机器人、轻舟智航、东软瑞驰、智能驾驶技术MAXIEYEYE。、采埃孚都接受地平线“你有我,我有你”合作模式与生态系统。
如果不能在自己的计算架构上构建软件生态,就不能掌握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在内的独立汽车的创新主动性。
多维开放的好处是提高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差异化竞争力,加快研发和创新。面对高级智能驾驶的整个场景,围绕旅程5,地平线形成了中国最繁荣的软硬件生态矩阵,协调开放的生态系统满足了汽车制造商在效率和差异化方面的大规模生产需求。
构建地平线的以“芯片 工具链”为核心高效开放的技术平台和完整成熟的开发环境是构建生态系统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硬件到软件、从感知到监控的全栈功能研发。
智能驾驶大规模生产不是一夜之间实现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需要多方协调和大量的里程来充分测试和验证。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继续优化芯片上的工具链和开发计划,积累大量的大规模生产项目,继续支持智能驾驶向高水平发展,经过大量的生态积累,实现定性变化和真正的飞跃。
地平线目标明确,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引擎,通过大规模量产,帮助汽车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创造差异化的高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体验价值。正如余凯所说“汽车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机器,正在完全改变,并将再次改变世界。”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1227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