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乘用车国内销量达210.6万辆,环比增长9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9月份乘用车国内销量达到210.6万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1.1%。其中,9月份国内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134.2万辆,环比增长11.4%;今年1~9月份,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累计销量688.6万辆。从价格区间来看,35万元以上同比呈正增长,10-15万元级燃油车累计销量为415万辆。

虽然燃油车在新能源转型的冲击下节节败退,但客观来说,燃油车今年的表现比往年好。2021年9月,燃油车销量为130万辆。

具体来说,前10款车型中有3款燃油车,其中大众朗逸销量32105辆,排名第三,宣逸销量超过3万辆,排名第四,速腾销量2.6万辆,排名第九。

如果我们扩大范围,我们会发现只有Aion在销量排行榜上排名第11到第20, S、比亚迪宋PRO和五菱宾果排名第15位、17、19位,其余均为燃油车。从第21名到第50名,燃油车还是绝大多数的。新能源车型只有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Lumin,理想L7,比亚迪-汉DM,秦PLUS EV,理想L9上榜。也就是说,9月份最畅销的50款车型中,列出了16款,其余34款都是燃油车型。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成为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大家的共识。从中短期来看,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战略相持”阶段。

增量的真因

燃油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降价促销,二是政策支持。

燃料汽车降价促销浪潮起源于今年3月,湖北开始了第一枪。随后,这一前所未有的降价狂潮迅速席卷了全国数十个省市的市场。“20万雪铁龙都是缺点,12万雪铁龙只有优点”,虽然经常被消费者嘲笑,但真正的降价确实吸引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1126.8万辆,同比增长8.8%。这一数据明显优于过去三年同期,甚至优于2019年前6个月的1012.7万辆。这样,受降价优惠的影响,汽车市场复苏的迹象非常明显。

下半年的降价折扣没有上半年那么疯狂,但降价并没有停止。主流品牌仍经常采取行动。除现金折扣外,还涉及各种股权补贴,如积分兑换、金融补贴、替代补贴等。特别是9月份,传统燃油车的综合推广达到16.3%,不仅远高于年初的12.2%,也达到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各车系的推广趋势相对分化,合资车企的推广力度较大。9月份达到17.5%,尤其是豪华车,推广力度持续上升到17.8%,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9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汽车行业稳定增长工作计划(2023-2024年)》,特别提到要稳定燃油汽车消费。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从行业发展节奏来看,汽车新能源的转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毕竟,燃油汽车仍然占据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这将在短时间内使燃油汽车“打翻在地”,从小到大,不利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稳定,更不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消费和工业生产的复苏和发展。此外,传统燃油汽车还涉及到巨大的产业链和许多相关企业的利益。政策支持不仅有助于稳定这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而且保持就业和经济的稳定。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稳定发展和弯道超车之间取得平衡。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市场经济必须复杂、多样、开放。同时,即使新能源汽车好,技术先进,也要给消费者一个适应的时间和过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金军表示,消费者选择油车或电车不应始终依靠政策指导,而应由市场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决定。

未来的机会

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相比,燃料汽车的使用场景更为广泛。例如,在寒冷的北方,燃料汽车不必担心电池寿命。在节假日高速旅行时,燃料汽车不必担心能源补充。在偏远的山区,燃料汽车消除了寻找充电桩的问题。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汽车环境也不同。西南山区、新疆沙漠、内蒙古草原、云贵川山区、高海拔地区、无人区,这些地区不能推广新能源,更不用说产品技术,上述地区基本充电桩问题不能像加油站那样普及;加上中国人口众多,汽车用途不同,汽车场景多样化,有些人喜欢追求新技术,喜欢品尝新鲜,但也有人追求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汽车必须皮革耐用。

J. D. 根据Power今年6月发布的2023年美国新车质量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新车质量在去年达到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后变得更糟。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汽车的质量问题比汽油汽车高46%。总的来说,电动汽车每100辆车有260个问题,比汽油车差,后者每100辆车有181个问题。

月乘用车国内销量达210.6万辆,环比增长9"

报告认为,技术的普及增加了出现问题故障的可能性,问题也出现在基本的汽车功能上,如开门的方便性。这些因素导致今年汽车问题的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换句话说,随着汽车的新功能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

因此,在中短期内,如果新能源车型的产品可靠性没有得到改善,那么燃料汽车仍然是一些消费者的首选。

然而,燃料汽车不会自满,也需要接近新能源的产品体验,市场的发展将促进燃料汽车完成自我创新,如通过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和改进,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使其能够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例如,根据特殊的汽车场景,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如配备更大的油箱,推出具有更强工具属性的车型。

百姓评车

综上所述,燃料汽车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但最终的结果并不一定会消亡。消费者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系统,它是根据需求进行的。燃料汽车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62112953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