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充电机器人带来新的充电方向
国家通过能源转型,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绿色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主导,以绿色低碳能源发展为关键,协调促进能源、工业、交通节能降碳。
“难求”成为新能源车主最大的痛点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1620万辆,据公安部7月8日发布。截至2023年8月,全国只有720.8万台充电基础设施。与传统的油车不同,它可以在3-5分钟内完成续航,而充电桩数量不足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紧张”。这样的问题在正常状态下勉强够用,但在节假日交通流量巨大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成为车主最头疼的问题。特别是旅游时,大量新能源汽车排队充电,新能源车主在高速服务区上演抢“桩”战。
移动充电机器人带来新的充电方向
移动充电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为新能源车主带来了相对较好的充电解决方案。
移动充电机器人相当于一个大型的“充电银行”将主动变为被动,以实现“桩寻找汽车”。车主不需要专门寻找充电桩,只需要在手机上预约或订购,移动充电设备将根据定位自动向车辆提供充电服务。消除用户寻找桩和排队的麻烦,避免移动汽车的焦虑,有效缓解节假日高峰期充电困难、排队时间长等行业痛点。
移动充电机器人不受场地、基础设施规模和电力容量的限制,具有一键召唤、随叫随到、移动灵活等优点。
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向未来充电方向
目前,深圳、海南、浙江等地已开放移动充电机器人试点项目,实现充电服务从“汽车桩”向“桩车”的转变,有效解决新能源车主“难以找到”的痛点。为未来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在分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新能源研发、有机参考、定向力量,大量投入使用移动充电机器人,提高服务能力,确保过往车辆用电需求,提高旅游使用感、幸福、满意度、绿色低碳交通,帮助国家新能源战略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机器人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11012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