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据了解,调查不仅限于中国汽车公司,还限于在中国生产的西方汽车公司。
10月6日,宝马集团首席财务官沃尔特·默特尔(Walter Mertl)据透露,宝马目前正在填写欧盟问卷,要求提供iX3电动汽车的相关信息。该车型主要在中国工厂生产,最终出口到欧洲。与此同时,宝马的一位发言人补充说,他们被要求在一周内回答问卷,并提供从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产品的投资和生产能力。
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也遭到了中国和德国汽车行业的强烈反对。
欧洲采取了应对措施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使欧洲感受到了对本土企业的威胁。
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正在快速增长。高等工业研究院(GGII)据《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出口月度数据库》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3%。不仅如此,欧洲新能源车型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10%。一些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预计将占欧洲汽车市场的15%至16%。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完整的锂材料生态和强大的设备供应链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著名汽车技术供应商FORVIA负责人曾表示,中国制造商生产电动汽车的成本低于欧洲汽车公司1万欧元,压倒性的成本优势将给欧洲制造商在当地市场带来压力。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充斥着廉价的中国汽车。他们的价格低是因为他们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这扭曲了欧盟市场。”(Ursula von der Leyen)欧洲对竞争持开放态度,但不允许竞争结束,欧盟必须保护自己免受不公平行为的侵害。
因此,9月13日,冯德莱恩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10月4日,反补贴调查正式开始。
简单地说,在欧盟看来,中国对电动汽车进入欧盟的补贴导致中国汽车价格非常低,严重影响了欧盟国家的汽车行业。为了防止中国汽车在欧盟未来垄断市场,它决定减少补贴,甚至不给予任何补贴,以增加成本,从而提高中国汽车的价格。
中方表示强烈反对
“现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税率是10%。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税率是27.5%,这也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推广速度比欧洲慢得多。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反补贴调查最终得出肯定的结论,欧盟很可能也想将关税提高到27.5%。归根结底,在实践中,欧盟对中国的“双反”调查多以征税结案,而且税额较高。
此外,欧盟对中国产品发起调查后,其他国家也可能对中国产品发起类似调查。一旦实施相关措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活动。
在这方面,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欧洲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仅基于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假设,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欧洲要求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谈判,没有提供有效的谈判材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利。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也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强烈反对,认为此举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行为,不仅会扰乱电动汽车工业的正常市场秩序,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利益,还会影响全球绿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欧洲汽车企业“弊大于利”
值得一提的是,受保护的德国汽车公司不支持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原因是中国完整的供应链支持促使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合资汽车公司将中国作为全球电气化战略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中心。
以宝马为例,宝马去年从中国出口了大约2万辆iX3车型,宝马今年刚刚宣布,MINI品牌的两款新电动汽车将在中国生产,并于2024年在中国市场销售,并出口到全球市场。与此同时,宝马在长城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将成为下一代MINI电动汽车的世界第一产地和主要生产基地。
“不仅宝马将面临损失,这项调查还将影响中国的每一家汽车制造商。”谈到欧盟发起的反补贴调查,默特尔明确表示反对征收惩罚性关税,并警告说,欧盟可能“弊大于利”报复性反击超乎想象的“回旋镖式”。
德国大众集团和保时捷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也有同样的看法(CEO)奥利弗·布卢默认为,政界在对中国贸易行为采取行动时应注意谨慎,主张公平竞争,但不应产生保护主义,因为这将导致更多的保护主义。
正如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劲并不是因为它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而是因为中国产业链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中欧贸易合作的稳定和发展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欧盟应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不是使用单边贸易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洲的发展和运营成本,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进行13个月的深入调查,预计将对中欧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101612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