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汽车公司关注欧洲和美国市场?

导语

Introduction

与其一头扎进陌生的环境,不如先找一个。“拐杖”,在开始之前看清楚状态。

作者张之栋

李思佳,李思佳

金鹏辉编辑

出海,去欧洲!国内汽车市场内部卷很困难,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开始关注海外。因此,在备受关注的慕尼黑车展上,有许多中国汽车品牌“反客为主”高调亮相,引发了新一轮出海热议。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车展上越耀眼,就越能反映出欧洲新能源汽车转型缓慢的尴尬局面。而且“贴脸”输出后,一些欧盟当局表现出的愤怒并没有那么令人惊讶。

“全球市场现在充斥着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由于国家的巨额补贴,它们的价格被人为地降低,这扭曲了我们的市场。”

慕尼黑车展后的第三天,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每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工作“盟情咨文”在演讲中,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声称保护自己免受影响“受益于国家补贴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影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根据欧盟法律,如果被认定违反贸易协定并倾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将触发惩罚性关税,相关汽车公司也将征收10%的关税。换句话说,欧盟当局正试图通过“贸易保护”,将中国汽车公司拒之门外。

但是,时代的大潮流,真的会被逆转吗?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成功归类为政府补贴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表现。就实际情况而言,就像我们喜欢BBA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海外市场都在拒绝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竞争应该激励我们,而不是吓唬我们。”

慕尼黑车展期间,德国总理朔尔茨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德国汽车工业分别受到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如今,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也将为德国汽车公司提供服务‘创新驱动力’。”

为什么许多汽车公司关注欧洲和美国市场?

相对于“法系”从中作梗,“德系”格局,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德系”麦格纳,世界第四大零部件供应商,也向中国汽车公司出海,递出橄榄枝。

不久前,麦格纳欧洲总裁Uwee Geissinger表示,目前正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就欧洲生产进行谈判。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斯太尔制造商拥有闲置的生产能力,可以为中国汽车公司提供OEM服务。

显然,在麦格纳看来,帮助中国汽车公司出海是一件好生意。在这方面,麦格纳中国总裁吴珍说:在全球化浪潮下,麦格纳非常自豪和期待帮助中国汽车公司在世界各地实现其高质量的汽车。

是的,麦格纳已经做好了准备,顺应大势,拥抱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麦格纳汽车事业部全球总裁罗兰·普雷特纳还告诉汽车公社:

“在未来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出海问题上,我们可以为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产品开发、小批量CKD/SKD模式或现有格拉茨的生产能力。简而言之,我们确保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带来双赢的合作模式,包括合资企业。”

麦格纳的例子表明,外出的中国汽车公司不仅有竞争对手,还有很多帮手。

因此,退一步说,如果一家汽车公司想出海,但对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感到恐惧,或者对欧洲市场有些不可预测,他们不妨使用麦格纳“拐杖”,看一看,走一走,试试。

或者心里还是不够踏实,所以除了麦格纳这条路,中国汽车公司出海,还有其他的依赖——中国零部件企业。

为什么许多汽车公司关注欧洲和美国市场?

此前,国内汽车出口不多,汽车产品的出口主要是零部件。因此,大量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如延锋和均盛电子,率先实现了海外市场的布局。

对于“人生地不熟”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这些都是早一步的“走出去”零部件供应商不仅是其未来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指南针”。

事实上,也许正是这样一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技等电池厂商在出海的路上都表现出了极其激进的一面。

当然,如果你还想保险一些,特别谨慎的汽车公司,你不妨遵循国家政策,沿着一带一路,一步一步地探索。纯有轨电车不容易销售,然后混合动力汽车、增程汽车、燃料汽车相继上阵,最终可以打开局面,进一步树立品牌的海外价值。

“理想主义”要不得

必须承认的是,尽管海外市场很多“团结”但值此汽车行业百年没有大变化的力量,如果中国汽车企业只是理想主义的话“走出去”,然后很有可能落入现实主义的蜘蛛网。

所谓出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少量汽车产品出海,销售声誉;第二阶段,坚定海外市场,销售数量;第三阶段,当地工厂建立供应链系统,销售技术和品牌。

至于为什么许多汽车公司关注欧洲和美国市场,原因是大多数汽车公司仍处于出海的第一阶段。

这些积极出海的汽车公司可能需要的不是在海外市场销售多少辆车,而是巧妙地建立一个名字,以出海的名义建立一个足够高的品牌形象。特别是对于历史不那么悠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他们需要这些东西来进一步证明他们的品牌价值。

但毫无疑问,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要想成为世界品牌,就必须走上出海的道路。无论是卖名声还是卖数量,只要能卖名声,就意味着提前预订未来市场的门票。

当然,旧势力不会让新兴势力随便革命上位,更何况除了利益竞争,还有很多地缘政治的影子。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市场在各出口地区大幅增长622%,出口量超过 37 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目的地国。

至于原因,不要多说。因此,另一方面,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威胁,美国和欧盟都筑起了高墙。

美国《降低通胀法》要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和整车厂在美国本土或“盟国”重资产设立工厂,否则不予补贴。欧盟“碳关税”即将到来的政策,以及即将到来的政策“反补贴调查”,大大提高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的门槛。

显然,尽管中国汽车已经有了世界出口第一名,但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比例不占大部分,只有40%左右。中国汽车要想真正崛起,就必须打出新能源汽车的牌照,打出中国特色。

好消息是,追求美丽、方便、舒适是世界上常见的。

无论是国内流行的智能功能,还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先进理念,都将成为各大汽车公司出海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利刃。但必须承认的是,虽然中国汽车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但前进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

如今,国内市场的价格战、海外市场的各种限制、供应链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汽车企业自身的发展……各种因素的融合表明,中国汽车要想攀登高峰,就必须稳扎稳打,处处谨慎,走好每一步。

但不要气馁,请相信,有一天回顾过去,目前的困难和障碍,只是促进中国汽车强大的营养。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人最终会让我们变得强大。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201712385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