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公共充电站的需求也在增加。从消费者体验来看,充电困难、充电缓慢仍然是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选择“障碍”。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充电站投资大、周期长、成本高、盈利困难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痛点。
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公共充电站规模相似,有的人满为患,有的生意不好,利用率低。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不久前,华为数字能源推出了一系列科普视频节目《比特与瓦特》。每个节目都会邀请一位华为数字能源技术专家在大约两分钟内简单地解释数字能源领域的最新技术。
节目中有两个生动活泼的机器人卡通人物:比特和瓦特。比特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化身。在视频中,比特经常提出新的趋势和新的解决方案。瓦特是电力和电子技术的化身,其人为设计平静可靠。在视频中,瓦特深思熟虑,愿意接受新技术和观点。
近日,《比特与瓦特》第二期节目介绍了华为全液冷超快充“一秒一公里”它背后的黑色技术受到了许多朋友的欢迎。第三个节目解码了新技术,今天让我们揭示充电站利润背后的秘密。
1 充电站的“翻台率”,为什么这么重要?
目前,充电站已成为电动交通行业的关键基础设施。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决定充电站业务质量的因素是什么?除了地理位置、客流等客观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翻台率”。
充电站的操作逻辑与餐厅有些相似。
如果一家餐厅想要蓬勃发展,顾客愿意吃之前,首先要做好菜。就像充电站充电快,充电体验好,车主愿意充电一样。这个问题在业界已经有了解决办法。目前,大功率、高压快速充电技术已经成熟,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加油体验已经成为现实。比如华为推出的全液冷超充技术,超充终端最大功率达到600kW,可以实现“一秒一公里” 补能速度为用户带来“一杯咖啡,满电出发”极端充电体验。
第二个重要条件是“翻台率”。例如,一家餐厅有10张桌子,菜肴上得很快,顾客很快就会吃完,你可以接待下一波顾客。这样,在一天的营业时间里,更多的顾客,自然的生意很好。充电站也是如此,充电桩的数量是固定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充电桩的利用率,满足更多客户的充电需求,收入将会很高。
然而,传统的充电站得到了改善“翻台率”有挑战。
在传统的充电站中,每个充电桩的功率都是固定的。然而,每个进入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的实时充电功率需求并不恒定。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功率需求不一致。最小需求不到20辆 kW,最大需求达到480kW,差别达到几百kW。
这导致了供需不能准确匹配的矛盾。对于“胃口小”也就是说,当汽车所需的充电功率小于充电桩功率时,部分功率将闲置,造成浪费。对于“胃口大”也就是说,当汽车所需的充电功率大于充电桩功率时,充电功率不足,汽车需要很长时间“吃饱”,导致充电缓慢,用户体验差。
由于这一矛盾,传统的充电站“翻台率”利润有限,客流有限,难以盈利。因此,升级充电站“翻台率”,它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帮助运营商赚更多的钱。在良好的工业生态中,只有运营商才能赚钱,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运营商在每个充电桩功率固定的前提下,如何统筹优化,精打细算,“翻台率”能提高的范围总是有限的。归根结底,提高充电站盈利能力只能靠技术创新。
2 华为功率池技术是充电站周转率的两倍以上
要从根本上完善充电站“翻台率”,必须打破传统模式的规章制度,用新思路求解。
华为数字能源的新理念是资源池。资源池是云计算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原理简单易懂。有一个关于资源池的形象隐喻。200年前,每个家庭都必须打井来解决吃水的问题。现在人们使用自来水。水厂集中水资源公式处理、净化,然后按需分配给每个家庭,这就是资源池。
在创新理念下,华为推出“功率池化和功率柔性智能分配技术”,充电站破解“翻台率”难题。
“功率池化和功率柔性智能分配技术”将传统充电桩的充电模块一分为二,采用两级功率共享架构进行创新。第一级,充电站总功率通过功率池技术拉通形成资源池,为统一智能部署奠定基础。二是采用多级通道,动态、高精度地将动力资源分配给不同的充电桩,满足不同动力车辆的充电需求。
这样,既不会造成功率浪费,也不会造成功率不足。使充电站的每一千瓦时,都能灵活地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通过“功率池化和功率柔性智能分配技术”,更多的汽车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充电,充电效率更高,“翻台率”更高,盈利能力更强。与传统的一体桩设备相比,根据测试,“功率池化和功率柔性智能分配技术”市电利用率可提高5-10PCT,充电站周转率可提高一倍以上。同时,通过自主研发拓扑、液冷散热、智能搜索等技术的整合,充电站OPEX的整个生命周期(运营成本)可以降低46%,大大提高运营商的盈利能力。
此外,华为超充解决方案采用光储充一体化和光储集成,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站的盈利能力。在电力获取困难或电力扩张困难的充电站,通过光伏储能供电,实现市政电力和储能的共同利用,可实现充电低谷储能和高峰放电,大大节约成本。同时,免改市电的光储融合也减少了大功率充电设施对电网资源的占用和对电网的影响。
3 超充时代已经到来,华为引领超充网络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到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超过1亿辆,储能容量将超过5000GWh。预计2025年,中国将有2400多万个充电桩和670多万个公共直流充电桩。
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一个新的超充时代即将到来。
在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促进充电桩高质量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按计划,到“十四五”最后,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系统能够满足2000多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预计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达到654.3万台。根据2023年6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适度推进建设,到 2030 年度建设优质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城市面、公路线、农村点布局的充电网络,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提高运营服务水平。”
在技术层面,超充行业的两大趋势日益突出。首先,在材料、设备、电池、汽车等领域,大功率、高压快速充电技术已经成熟,“一秒一公里”能源补充体验正在加速普及。其次,过度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
在市场层面,从电网、充电运营商到主要城市,他们已经开始积极拥抱和运行超充电技术路线的布局。预计未来2-3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布局超充电站。目前,广州、深圳、上海、重庆、郑州等城市已提出建设“超充之城”、“超充之都”的目标。
在超级快速充电网络的发展中,华为数字能源不仅是技术的领导者,也是市场的先驱。专注于“全国十几万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公共”在电动汽车高流量场景中,华为数字能源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合作,加快建设高速网络和城市网络。
目前,华为已在深圳、桂林、成都、湖北、浙江、福建等地建设超级充电站。
在深圳,华为建立了多个超级充电站,方便市民随时快速充电,从交通密集的皇岗公园、莲花山公园到深圳人才研究院的企事业单位公园。
在桂林,桂林市政府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的桂林全液冷超充示范项目已经启动。未来五年,桂林将大力发展超充电站,实现超充电覆盖。
华为与湖北交投集团合作的全液冷超充示范站在沪渝高速荆州东服务区投入运营,“2超10快”终端配置可同时为12辆车提供充电服务。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已得到证实。优质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整合“一秒一公里”华为数字能源将结合行业上下游生态力量,为电动旅游行业各方带来终极体验、优质、优质的效益。
原创文章,作者:智能进化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201712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