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海底捞”式周到服务已被很多汽车公司模仿

蔚来“海底捞”式周到服务已被很多汽车公司模仿

图片来源:度哥

上海车展于2023年4月拍摄

在替代的痛苦下,蔚来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难以乐观。随着新产品的上市,即使销量大幅回升,蔚来仍然受到巨额亏损的困扰。

根据第二季度最新财务报告,蔚来本季度共交付2.35万辆,同比下降6.1%;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14.8%;净亏损60.5亿元。

目前,豪华定位并没有给威来带来高溢价。今年第二季度,威来超过了其他新力量的对手,无论是总损失还是自行车损失。整个上半年也是如此,总损失105.2亿元。

为了匹配豪华定位,威莱努力创造终极服务。一方面,它已经成为威莱的一大标签,另一方面,它也提高了威莱的运营成本。对于汽车品牌来说,独特的技术是豪华定位的支撑点,这是威莱造诣不深的不足。

如今,竞争对手也纷纷效仿蔚来,学习用户运营,搭建换电站。蔚来如何打造核心优势,摆脱亏损,对管理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威来开始布局下沉的品牌“阿尔卑斯”和“萤火虫”,并进入手机业务领域。这些措施能让它走出漩涡吗?

1

损失高于对手

今年4月和5月销量低谷后,交出第二季度“答卷”的蔚来成绩并不理想。

今年上半年,蔚来正处于一代平台向二代平台过渡的时期。今年第一季度末,旧ES8、ES6、EC6开始清理库存,ES7是第二代平台销售的唯一产品、ET5和ET7。蔚来总裁秦力宏曾表示,今年5月,蔚来基本上只销售ET5和ES7。

由于可选车型数量少,威来4月和5月销量低迷,分别销售6658辆和6155辆,远远落后于老对手。

然而,随着第二代ES6于今年5月底上市,新ET5大量交付,蔚来汽车的销量逐渐回升。6月至8月,蔚来汽车的月销量分别为1.07万辆、2.05万辆和1.93万辆。

虽然新车的上市推动了销售的复苏,但与其他传统奢侈品牌不同,威来通过提高自行车销售价格来获得高溢价,资产模式较重,但长期损失高于其他定位较低的新力量品牌。

蔚来财务报告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超过109亿元,在国内新上市势力中亏损最高。同期,小鹏和零跑分别亏损约51亿元和23亿元。走扩张路线,起初在资本市场并不乐观,但率先实现利润,今年上半年利润超过32亿元。

与此同时,威来自行车的损失也超过了其他新力量。结合销量计算,威来自行车今年第二季度亏损近26万元。目前威来整体毛利率约1.0%,汽车业务毛利率约6.2%。虽然这个数据比同期的小鹏和零跑好,但是服务投入过高增加了威来自行车的损失。

与特斯拉以科技感提升品牌基调不同,威来更多的是通过硬件体现豪华定位。空气悬架、座椅按摩、座椅通风等配置和功能是ES8的标准配置。

同时,威来还通过终极服务建设了护城河。威来服务无忧套餐年费1.48万元。购买后,车主可以享受车辆的免费维修和保养。即使车辆在几十公里外发生事故,威来也可以派人第一时间响应,并在维修期间为车主提供滑板车。

保姆级服务给威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李斌曾透露,一个无忧无虑的服务用户每年将损失4000元。

换电模式是蔚来终极服务的一大标志,也是人们视蔚来为重资产模式公式的一个主要原因。相应地,这项服务非常“昂贵”。据媒体报道,蔚来一代电站的成本约为300万元,第二代电站的成本约为150万元。目前,蔚来电站的数量已超过1700个,成本可想而知。

与技术相比,周到的服务门槛更低,更容易被复制,而且随着车主数量的增加,很难保持原有的服务质量。

2

缺乏技术造诣

事实上,蔚来的“海底捞”式周到服务已经被很多汽车公司模仿。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极氪出现在首款ZEEKR车型上 001后,用户服务品牌ZEEKR发布 Care,声称将在24小时内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还有换电模式。今年7月,飞凡汽车公布了全面加速换电计划,宣布北京、海口换电站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虽然蔚来是同行模仿的对象,但由于高启动成本,蔚来本身“降级”了服务。起初,为了获得用户,蔚来车主可以享受终身免费换电的权益。今年6月12日,蔚来宣布新车车主免费换电服务将不再作为基本用车权益,用户可以选择单次付费换电。

威来打造的智能标签曾经让它在资本市场大受欢迎。2020年11月,威来市值超过比亚迪;2021年1月,公司股价达到67美元/股。

如今,智能故事在资本市场和汽车终端市场都逐渐冷却。截至新闻发布,威来在美国的股价只有10.08美元/股,与巅峰时期相比大幅下跌。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智能只是汽车的锦上添花,不能成为利用市场的杀手。今年前7个月,比亚迪和埃安在国内新能源品牌中排名第一,智能标签并不强。

对此,易车研究院院长周立军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是“便宜”——综合成本优势突出。那些价格昂贵、综合成本超过燃料汽车的车型注定没有市场。BYD已经完全转向生产新能源汽车,新力量在它面前没有优势。

而且在技术领域,蔚来也不足以傲视对手,与其豪华定位相匹配。

特斯拉和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开发了一种集成成型技术,可以开发自己的FSD芯片;另一个是国内最好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在三电领域积累了几十年,依靠几十年的DM-i技术成功地抢占了燃料汽车市场。

相比之下,虽然威莱声称拥有中国第一个全铝车身结构、世界第一个三元锂动力电池组和世界第一个集成壳体同轴感应驱动系统,但这些技术本身在行业中并不具有创新性和颠覆性。

在这方面,香松资本董事沈孟告诉《汽车圈的能见度》,“包括威莱在内的新力量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上没有太大的创新。电动汽车结构简单、汽车制造成本低的优势给了新力量进入市场的机会,但其技术储备注定是先天性的。”

3

另寻增长点

蔚来的纯电豪华定位,本身的市场空间相对狭窄,蔚来本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4月和5月的低潮之后,威来最终选择“妥协”,威来声称永远不会降价。今年6月12日,威来宣布全系列降价,降价效果立竿见影。

但这还不够。今年7月,易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洞察报告,提到阿维塔、智己、极狐、蓝图、蔚来等高端纯电品牌今年上半年表现不佳。建议高端纯电品牌抓紧“混改”。

易车研究所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形成小型纯电动和大型混合动力汽车的“错位模式”,价格是高端纯电动产品预购用户关注的第一个因素,其次是品牌、形状、质量等。购买高端品牌的家庭用户购买滑板车的预算不高,其中10万~占20万元的近40%,占20万元~30万元占30%以上。

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越来越集中在汽车和滑板车上。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海洋等主要纯电动滑板产品的汽车公司和品牌一直高度关注汽车市场。就连威来也从ES6变成了价格更低、尺寸更小的ET5,占当前总销量的41%。

易车研究院曾分析过价格超过10万元的Model Q推出后,将成为特斯拉新的销售责任。

李斌也意识到蔚来纯两个下沉的品牌正在酝酿电豪华定位对规模和利润的束缚。

7月下旬,有媒体报道称,威来子品牌“阿尔卑斯”将推出单电机方案。该品牌定位20万~在30万元之间,其产品将于2024年上市。

在过去的两天里,更多的消息传出,威莱新的入门级品牌阿尔卑斯将于明年下半年推出第一款纯电动汽车,基于威莱NT3.0下一代平台,可配备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单电机、800V高压架构,与威莱共享电站。

今年早些时候,秦力洪透露,蔚来另一个子品牌“萤火虫”的价格将达到10万元~预计明年第三季度将在欧洲市场推出20万元。

与此同时,蔚来也进入了手机市场。在第二季度报告的电话会议上,李斌透露,蔚来将于9月下旬交付手机产品。据报道,蔚来手机被称为NIO Phone,价格将在7000元左右。目前只使用iPhone作为UWB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可以告别车钥匙,更好地体验。早期的目标用户主要是威莱车主。

综上所述,豪华纯电动品牌普遍面临困难,蔚来不是“独一无二的”。至于如何走出亏损泥潭,易车研究院给出了布局混合动力汽车的“处方”,蔚来本身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试图布局下沉的市场。曾经不被资本看好的理想,股价超过蔚来和小鹏,也说明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在资本市场很受欢迎。

至于一系列措施,威来能否实现规模和利润的大幅提升,还需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作者|思铭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112112137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